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教育学所成功举办“毕业生学习与生活分享”沙龙

来源:admin305 时间:2015-06-08 点击量:

6月4日上午,教育学所第十期学术沙龙“毕业生学习与生活分享”在学院705教室举行。本次沙龙由余保华老师主持、李伟老师策划。学院书记董晓林、副院长李太平教授及教育学所老师、访问学者江长州老师、教育学所博士生、硕士生等参加了本次学术沙龙活动。

上半场,来自西藏教科所的访问学者江长州老师、博士毕业生王明、硕士毕业生刘蓓分别介绍了在华中大的学习和生活感想。江长州老师对比分析了西藏与内地中小学的差异和影响因素,并用视频的形式展示了西藏当地的教育状况和风土人情。一曲“美丽的姑娘”让大家穿越了时空,来到了洛扎县,“扎西德勒!”王明博士则从“学术历程”、“学习收获”、“人生遗憾”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博士期间学习与生活情况,李伟老师评价这是由“青涩的男生”成长为“学术男”的过程;刘蓓以“时间都去哪儿了?”为主旨,以活泼可爱的形象怀念“怎么就毕业了?”“三年做了什么?”“得到与收获了什么?”介绍她在华中大的点点滴滴。余保华老师评价说道“刘蓓的魅力正是我们教科院培养的果实。”

下半场,硕士毕业生冯怡、杨娟分别以“教科院的时光”和“找工作的心得”为主题介绍了其各自在生活、学习和找工作的经历。冯怡以“重回校园”、“教科院的学习时光”、“课外活动”、“生活时光”介绍了她在教科院的时光,通过PPT的图片展示,我们可以看出她对校园的热爱,同时她为教科院送上了自己的祝福。杨娟通过“定位”、“准备”和“心态”介绍了她“找工作的心得体会”,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杨娟有充分和明确的认识:我喜欢做什么?我能(会)做什么?我将来做什么?结合自身经历,将经验分享给在座的师生。

在两位毕业生汇报之后,老师和学生之间展开了互动和交流,表达了各自对毕业班学生的看法,并送上各自的祝福。

黄芳老师认为杨娟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是工作、家庭、学习,还是个人情感,杨娟都能与她做到良好的沟通,这是一份难得的品质。同时,她也认为学生需要在挫折中不断磨练自己,这样才能更好的成长。

刘长海老师认为,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两点要求:首先,重视实践。学校和老师应该尽可能多给学生创造实践平台,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学生而言,组织和策划活动对大家的成长都很有帮助。其次,注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教育理念、学生观等培养是为日后的实践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学生应该注重反思思维的培养,将经验与反思具体结合,这样对于个人的成长有巨大帮助,为日后形成自己的风格、理念有促进作用。

朱新卓老师首先表达了对毕业班学生的不舍之情,他认为每一届学生犹如“长长的溪水”,每到毕业时,他都会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在这里。朱老师也表示毕业班的学生要对今后人生新的起点和新的期待充满期望,不同的环境将造就不同人生,但是积极向上的热情应该始终保持。最后,朱老师认为学生在求职的环节上屡屡出现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反思的事情,对学生而言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对于学校而言,培养学生方案和培养学生目标,学业和课程的设置应当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学生未来求职和工作的需要。

李伟老师认为,毕业生经验分享会是教育学所的传统,这样的形式一定要坚持下去。对于毕业的学生而言,未来的人生很长,还有更多个人选择,大家一定要有自我的主见,但是听取他人良好的建议也很重要,“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举办毕业生欢送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这是一次“真经验”的分享会,活动的主旨就是:求真、向上、为美。李伟老师从“美”的角度点评了每位发言者的发言。他说,江老师是一个真诚的人,他的经历是原汁原味的过程,反映了人生求索之美,这正是人生积极向上和生命自觉的过程。王明具备了反思和谦虚的美,对于人生反思非常到位,在人生中具有实践、沟通和交流的遗憾,正是成熟的表现。刘蓓是一种活泼可爱的美,对学习和学业的认真探索,没有压力,但是又呈现出女孩子大学校园的生活丰富。冯怡是一种文静淡雅的美,工作后读书感受大学的环境,心无旁骛,放下工作感受大学的美,这正是生命自觉的一种状态,选择放下,选择值得选择的事情。杨娟具有成熟历练的美,给人的感觉是惊讶和惊艳,她自身经验的分享中可以看出,经历风浪和挫折是人生成长的必需过程。李伟说,作为老师要不断反思教学,帮助学生进行选择,同时应该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和表达的机会,改变上课的方式,将传统的讲课方式改变为多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在人生中提升人生的经验。

余保华老师首先对缺席同学表示了遗憾,因为类似的活动对于毕业班的同学而言可能以后很难再次举行。同时,余老师提到了两个人,余秀华和余崇正。余秀华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于目前的东西,非常愿意做的是感谢和珍惜。而余崇正来自“超级演说家”这个节目,他认为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对将来的生活中十分重要,余崇正崇尚的是一种慢生活,对于将来和现在的生活,要做到自然和有控制。因此,余老师希望大家做到:感谢、珍惜、自然和控制,对未来生活赋予期望。

13级硕士生邓守福同学说,“非常感谢毕业班的师兄师姐和江老师为我们所做的汇报也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未来的蓝图。”他也对师兄师姐的离开表达了不舍,同时希望身边的同学提升自身的积极性,不要被压力、论文和工作提供负担所击倒。

李太平老师表示,这次活动是在一个相对自由和轻松的氛围下展开的,今天的汇报是一副具有诗意和细致描绘的画面,大家要好好珍惜在学校这最后的时光。大家现在生活在一个多元、复杂的和浮躁的社会里面,困难和挑战很多,但是大家会很快适应这个环境,工作的压力也会慢慢得到缓解。李老师希望大家应该工作业务要精,做到谦虚和反思,经常反思自身,懂得尊重他人;同事和朋友关系要处理好,要有对话精神,体谅和倾听他人,具备与人为善的心态。他还希望毕业班同学能在日后多与老师沟通和交流,一切顺利。

董晓林书记做总结发言,他首先表达对大家的感谢,大家汇报的内容都是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原汁原味呈现给大家,他学习和收获了很多。董书记认为教育学所是一个具有人文关怀、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集体,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学习。同时,他为毕业班的同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要求:第一,尽快转变角色。走入社会之后,大家会发现社会和学校有很多的差异,需要很强的心理抗压能力。第二,继续学习。学习是没有终点的,只有学习才能不断适应这个变化的社会和环境,才能跟上工作的形势和工作的环境。社会是一本厚厚的书,建议大家多学习、多思考、多积累。第三,做人做事要有责任感。对于一个人而言,最看重的就是责任感,同时要有工作激情。第四,要与人为善。多一点宽容,要敢于吃亏,“责人之心责己,爱人之心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希望同学们走入人生的快车道和人生的顺利方向。(周鸿博)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