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赵炬明:学术理想与文献研究

来源: 时间:2019-11-22 点击量:

2019年11月20日下午3时,我院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项目喻园教育讲坛第240期,在705报告厅如期举行。报告人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著名学者赵炬明教授,报告题目为“学术理想与文献研究——赵老师研究经验分享”。讲座由雷洪德教授主持,刘献君教授、李牧川副教授、蔺亚琼副教授、李函颖博士、王小青博士等一百多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此次讲座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关于文献研究,二是赵老师研究经验分享。关于文献研究。赵老师认为文献研究是通过研究现有文献,发现其不足并做出学术贡献的研究。由于学术文献是由学术群体共同构建的,因此其中难免会有矛盾和断裂。通过系统梳理文献,发现这些矛盾和残缺,弥补这些不足而做出学术贡献,就是文献研究。文献研究是相对实证研究或实验室研究而言的。赵老师指出:好的文献研究可以做出重大学术贡献。例如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德布罗意的波粒二象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等,这些都是通过研究文献得到的,而不是实验室研究的结果。关于如何进行文献研究,赵老师建议从百科全书开始,然后进入到经典著作,最后再到前沿文献。这样的阅读顺序有助于在把握全局的同时追根溯源,把握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脉络。赵老师还以笛卡尔和马克思为例,说明为什么文献研究时要坚持怀疑精神和审辩态度,坚持独立思考,力戒权威信仰和人云亦云。

根据自己学习经历,赵老师总结了五种学术境界:地方境界、全国境界、国际境界、全球境界和古今境界。他认为学术境界不同的学者实际上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有不同的学术梦想,关注不同的学术问题,执行不同的学术标准,创造不同的学术成就。因此他建议研究生们在学术事业之初,要通过文献研究,追源溯流、访寻大师、叩问真理、规划人生。

赵老师还提出了好理论的三个标准:1)实证:可观察、可重复、可验证;2)逻辑:自洽、完备、普适;美学:简单。对高教领域,赵老师附加了四个标准:有用、有效、可持续、易推广。他认为丁托的辍学理论、布鲁姆教育分类系统、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都符合这些标准。

关于阅读经典,他认为经典阅读的重点是掌握作者的思想方法。他认为只有了解了作者如何思考的,才算是真正地了解了这个学者。阅读的重点不是作者得到什么结论,而是他是如何得到这些结论的。

赵老师最后分享了他的五点治学经验,1)“国际视野、国际方法、中国情景、中国问题”的研究模式。2)“国内干活(咨询)、国外想辙(研究)”的工作模式。通过积极参加高校咨询工作,在帮助高校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寻找新的研究思路,开辟新的研究领域。3)他认为,由于高等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对某一主题做整体性研究要优于做单点研究。4)在研究中应坚持跟着问题走,突破学科界限,绝不作茧自缚。5)在整个研究生涯中,坚持不断寻找学习榜样,为自己树标杆,立标准,通过学习他人长处,促进自己的学术发展。

在问答交流环节,师生们就自己在学习和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赵老师交流。针对大家的问题,赵老师就组织研究与管理研究的关系、机制与体制的关系、质性研究的本质等问题,做了通俗而精彩论述。互动环节持续了半个多小时,交流氛围热烈,内容精彩,掌声不断。(徐洋洋)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