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9日下午14:30,第223期喻园教育讲坛在学院705教室如期举行。本期讲座的主题是“选择了教育学就是选择了一种好生活”,主讲人杨小微教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分会副理事长,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基础教育改革、教育研究方法等,主持多项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在基础教育学校变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现代化评价、教育发展路径与战略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的研究,代表作有《中小学教学模式》《全球化进程中的学校变革》《探寻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机制》《教育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反思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等。
讲座伊始,杨小微教授引用了郑航的“和谐社会的好生活是基于完整的人的完整生活, 是一种追问着、构建着、追求着的自主生活, 它内含道德理性并藉由道德理性不断得以实现”,以及叶飞的“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就是把社会建成为一个体现公平、充满活力、彼此友爱、运行有序的社会, 把社会生活、个人生活改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生活”的论述,表明和谐社会的“好生活”不仅是个人的“好生活” , 更是社会、群体的“好生活”。“好生活”包含着如下道德伦理内涵:正义、责任、包容他人、人与自然和谐 。”
接下来,杨教授从以下三个问题展开本次讨论:1、我为什么选择了教育学;2、教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3、为什么说选择了教育学就是选择了一种好生活。杨小微教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到一开始在不知何为教育学时,选择了教育学。后来很快就喜欢上教育学,并越来越自觉。到如今教育学与人生事实上已经融为一体,并提到人生是从船工到学子、从巴楚到吴越,学术是从微观到宏观、从课堂到区域。
然后杨小微教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谈到教育学是一门育人的学问,培养人是一项充盈时空、内涵丰富的事业;研究这一事业的教育学,也具有纵横天下、博通古今的特质;教育学是读懂人的学问;教育学是需要多学科对话的学问。
最后,杨小微教授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向大家阐释为什么说选择了教育学就是选择了一种好生活:一是弄清自己的价值取向,明白自己究竟有什么样的学术梦想,要做什么样品质的研究;二是做研究,要有方法论的依托;做学者,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决定学术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三是要有坚守和坚持性。坚持性就是意志力、毅力和恒心;而坚守则是要守住学术研究的方向。
讲座临近尾声之时,杨小微教授分享了三条寄语,第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种精神是人区别于动物最本质的特点,无论做人做事都要体现精神气质,并且坦坦荡荡无愧于心。第二,要有自己热爱的一项事业。人的价值体现在工作中,他希望每一位年轻人都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找寻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第三,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要珍惜时间和生命,安排好生活、学业和业余活动的关系,趁年轻多学本事,方不辜负青春韶华。在最后的提问环节,现场师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本次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字:田庆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