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2日,喻园教育讲坛第205期在学院705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次讲坛主题为 “高校·学科·育人:高等教育现代化”,旨在为参加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博士生专题论坛而开展的一次学术预演。本次讲座由柯佑祥教授主持,贾永堂教授、郭卉副教授作为点评导师参与指导,我院硕、博士生积极参与听讲交流,整个报告厅座无虚席。
我院2015级博士生李文平作为本次讲座的第一位报告人,在对1987-2016年《教育部工作要点》进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从我国政策话语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我国政府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以及演变。紧接着,我院2015级博士生段梦涵对我国建设一流学科的三重路径进行了分析,即三重路径的表现形式、作用关系,并对建设一流学科路径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反思和建议。
在前两位博士生的精彩报告之后,我院2015级博士生李良立通过考察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校史资料,分析了我国高校院系治理结构的演变过程和现实状况,并从院系治理结构演变的政治环境和大学对于政府的资源依赖关系两个角度对院系治理结构的历史变迁进行了分析。
第四位报告人2015级博士生罗家才汇报的是“中国大学科层制的形成、实质与变革”。报告包括五部分内容:研究背景,科层制与理性科层制,中国大学科层制的形成,中国大学科层制的实质和中国大学科层制,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双一流” 建设的必要条件。他提出,学界关于中国大学科层制的形成主要有效率说、制度说和理念说三种模式;中国大学科层制依靠政治动员和强力控制推动形成,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确立各级办事机构,不利于学术创新与学术自由。
2016级博士生储照锋作为第五位发言人报告了“地方政府一流大学与学科的实施策略及反思 ——基于24个地区‘双一流’政策文本的分析”。他首先给我们汇报了他的基本思路框架图,这更加直观的加深了我们对他所要陈述内容的理解。接着他分析了地方政府“双一流”政策文本结构的基本特征 ,陈述了地方政府“双一流”实施的主要策略采用分层分类支持策略等。最后他提出,地方政府“双一流”应兼顾效率与公平,注重优化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等。
第六位报告人是2015级博士生谢冬平,她汇报的主题是“单位制、项目制、混合制: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制度选择及审思”。她提出制度体现着政治系统中的自主力量,每一种制度设计都能为组织的有序发展提供保障。但是不同的制度模式有着全然不同的激励机制,由此带来不同的治理效果。随后她阐述了单位制和项目制的内涵要义及特征,从高等教育“一流”建设的制度层面审视“单位制”与“项目制”的混合;认为项目制运作契合了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变革的要求以及政府角色的转变、符合“制度化”过程特征。
讲座最后,贾永堂、郭卉、柯佑祥老师先后作了精彩的点评和总结,报告人和在场的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并就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解答、讨论和交流。本次讲座作为重要会议的学术预演,收到了“展示自我,交流思想,提高水平,追求卓越”的良好效果,也使在场的师生们深受启发。(伍晨露、俸瑞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