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李伟:学生成长需要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反思

来源:jky 时间:2013-12-08 点击量:

125日下午两点半,第142期喻园教育讲坛在教科院705室举行。教科院李伟博士给大家带来题为“学生成长需要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反思”的精彩报告,我院12级硕士生李良立担任主持。

在实践上,我国基础教育很难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法都存在着假大空、目中无“人”的现象。学生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遗忘了自我,老师也遗忘了学生。在理论上,教育学承担着促进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任务,研究学生成长需要是教育学研究者的逻辑起点之一。而我国在理论研究方面仍缺乏对“成长需要”概念的清晰定义。最后,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上,研究者与一线教师在对对话过程中会产生困惑,这时候需要通过一些中观概念与一线教师沟通。中观概念兼具理论与实践双重性格,能成为推动变革的生产力。李伟博士认为,基于以上三个因素和踏实做研究的追求,是他展开本项研究的动力。

“成长需要”存在着三重视域,包含“需要”的视域、“成长”的要素和在特定的“教育学视域(或立场)”下,对“成长需要”这一独特概念做出系统、相对独立的界定和理解。李博士以前提论—内涵论—价值论—实践论(方法论)基本研究结构对“学生成长需要”的研究进行展开。前提论指在展开研究之前对必要概念的界定和梳理。内涵论指“成长需要”每种概念的内涵,价值论指“成长需要”在特定条件下的实践价值以及理论价值。实践论(方法论)体现为方法论的思考,包括如何把握“成长需要”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提升成长需要。

前提论中包括对“需要”、“成长”、“成长需要”三个概念的研究和理论分析。我们常常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视角阐述需要观。但是缺乏“需要”的政治学视角。政治学的需要观认为每个人都有认清自己需要的能力,但在目前的处境条件下,由于思想灌输,很多人认不清自己的需要和需要的真伪。需要应当成为一种规范,政治学应该伸张正义,也就是满足人的需要。政治学需要观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它对成长需要研究提出了批判的,正义的视角,可以帮我们走出狭隘的教育学内部视角。与需要相关的概念还包括狭义需要与广义需要基本需要和非基本需要,基本需要和最适需要,基本需要和准需要,需要和想要。只有详细区分以上概念才能对“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把握。李伟博士指出,根据Bradshaw人类需要四分说,需要可以分为:规范性需要,即专业工作者、社会科学家、决策者对特定条件人们需要作出的界定;感知到的需要,即基本等同于“想要”;表达出来的需要,即将感知到的需要付诸行动,相当于需要的诉求;比较的需要,即通过与他人比较而得出的需要,往往是根据接受服务者的特点来进行衡量。这四种需要能形成12种状态,把学生成长需要的研究近一步深化。

关于“成长”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企业家和高级人才的研究。资源学派的企业家成长研究提出企业通过企业家将别人没有认识到的东西投入转化为独特的产出这一过程。企业家精神就是创新资源或是以现有方式整合资源。李伟博士指出,由此投射出的学生精神应该是学生创新性的将别人没有认识到的投入转化为独特的产出。虽然看似企业家以及高级人才的成长研究与学生成长需要研究无关,其实这正是教育学内部的狭隘观点。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学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关于“成长需要”的理解需要结合不同语境包括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学生作为特定的一类人的需要以及在教育者看来能导致或促进教育者期望的学生“特定成长效果”的那些需要。这三类语境具有不同的语境假设及重点。我们需要结合具体情境考虑学生具体的“成长需要”。

接下来,李博士结合内涵论——价值论——实践论的脉络分析了金生鈜、叶澜、李家成、李晓文等人关于成长需要的观点。金生鋐教授将学校情境中人的需要分为生活的安全和秩序需要、教育需要、教育性需要。安全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教育的需要是人获得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需要,而教育性需要是一种精神的需要和内在发展的需要,包括教育承认的需要自主的需要和友爱的需要。叶澜教授“学生成长需要”的观点理论基础是二层次三因素说,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启发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提升。强调教育应提升学生的需要层次。李晓文教授是将心理学与教育学很好融合的心理学家。他从成长、发展的角度认识、体悟当前学生的成长,发现学生当下已经显现出来的成长可能性。他对学生成长需要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需要”调查法,即广泛调查学生的喜好,需要。但是收集到的很多学生需要并不具有成长性。单纯的调查法只看到了需要而忽视了成长。学生年龄小对自己的需要意识不到。第二阶段是问题聚焦法。问题普遍出现则可能暗含成长需要。教师在这一阶段需要观察普遍问题,从问题背后透视学生的成长需要。第三阶段是发展性建构法。教师应在问题频繁出现之前,根据学生出现的微小问题判断其以后的发展,对其自主性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建构其持续的发展性。

最后,李博士提醒大家在研究某个教育问题时,应该将该问题相关概念的基本涵义与具体的语境结合起来,这样研究者才能找出细微的差别研究者必须时刻对概念保持尊重和醒,能够在杂乱的现实中理出头绪,能在流变的情形中保持不变的心,这是每个研究者都应拥有的素养。(刘晶 刘水君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