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研究生学术简报《学问点津》第7—8期

来源:jky 时间:2010-08-26 点击量:

研究生学术简报《学问点津》第7—8期

学问点津

顾问:张应强  江洪洋  张俊超

主办:教科院研究生会学术部

编辑:叶阳青 冯加渔 庞慧 时艳芳

    

教育漫话

 

中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寻根与自信重拾

——李宝斌 (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了新的一轮追赶世界先进的努力,几乎所有国内名牌大学都组织了一批又一批的考察团到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多次考察,学习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树立追赶的标杆。这是现实紧迫性的要求,更是中国高教人的西方情结所致。百余年前,中国高等教育在被动地接受西方高教模式的影响和渗透下,开始了自己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为摆脱强势传统教育的羁绊,学习西方和追赶西方,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先驱们痛下决心,与传统决裂。历史肯定了当时凤凰涅槃的胆识与勇气,“否定传统”为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走出了一条新路,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中国大学从建设初期就进入“异化”状态,大学不是以追求高深学问为目的,而更主要的是服务于国家独立和民族自强的需要,功利色彩严重,追捧、模仿西方大学明显。即使在中国高等教育开始近代化100余年后的今天,在“大学国际化 ”、“汇入世界高等教育潮流 ”、“与世界高等教育接轨 ”的旗号下,依然过于强调“国际化”,忽视“本土寻根”。如果说百年前的高等教育近代化对传统的完全否定是出于“凤凰涅槃”,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列出一长串教育强国而没有中国时,就不能不怅恨与忧伤,就不能不对这种“大胆的完全否定”进行深刻的反思;就不能不对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科学阶段,此前四千五百年中国高等教育人文阶段的否定,“大学”对“书院太学私学成均的全部否定,进行质问:如此否定的结果,还会是中国高等教育吗?。

风水轮流,城头变幻。有研究成果表明,“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大概要经历70年至一个世纪,“世界文明中心 ”的转移,大概要经历几百年乃至近千年的历史跨度。没有理由保证一种文化,一种高等教育价值观永远领先世界。其实在我们追随美国强势文化的时候,美国学者一直没有停止对本国高等教育的严肃批评,惊呼美国面临“道德的沦落”与“价值的贫困 ”,告诫人们美国存在着“精神危机”和“价值危机 ”。同时也有不少国外学者欣赏和赞誉中华文化。英国学者凯恩为西方道德滑坡开的处方是“光明自东方来”;1988 年 1月,全世界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曾集会巴黎,发表宣言指出“如果人类要在下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如果我们在热心学习西方之余,能够放下偏见,虚心求教我们的祖先,在本土寻找中国高等教育的另一个源头,溯源而上,我们会发现沿途有不少的珍珠、贝壳,比如教育思想方面,清末洋务学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合理内涵,宋明书院传道济世的办学理念,唐代官学儒释道的成功嫁接,汉代太学天人合一的教育哲学,《大学》平治天下的气概和止于至善的追求;顺流而下,高等教育管理方面,且不论令无数西方学者惊叹佩服的科举神奇,汉代“大都授”与“次第相传”的教学形式,唐朝中央与地方分层、统一与对口并举的官学管理,宋代“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元代“升斋等第法”和“积分法”,明代“监生历事制度”,无不折射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智慧光芒;更有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近2000年前的艺术专科学校鸿都门学,2300多年前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是古代高等教育的璀璨奇葩。追溯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渊源,既是重拾民族的自信和自尊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为吸收和引进外来先进文化创造条件的过程,还是走出国门,输出软实力的过程。如果近代紧跟西方步伐是因为当时正值高等教育发展科学阶段的上升时期,西方远远领先于我们,不学习,不引进,就无法融入世界高等教育的主流,无法发展科学技术,那么在高等教育出现转向人文·科技阶段迹象的今天,我们不应该仍然人云亦云、人步亦趋,将话语权完全拱手让人,甘当永久的小兄弟、小学徒。世界文明中心的转移并非自然而然,而是需要生活其中的人们的智慧、勇气和辛劳。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学习西方重要,本土寻根更重要,只有认识本体,才可避免外来输入带来的过敏与不适;只有选好砧木,嫁接才会成功。高等教育发展的人文阶段,中国曾创造独领风骚的灿烂文化;科学阶段,在痛苦的追赶中仍有成功的经验;如果在人文·科技阶段,在学习“西艺”的同时积极探寻和弘扬“中道”,吸取古人智慧成功解答“人与人”、“人与天”、“人与道”之间的奥秘,那么中国高等教育就能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发出自己的最强音,在回答“风水轮流,谁是英雄的”疑问时,就能豪情万丈地回答“我是英雄我做主”!

∞∞∞∞∞∞∞∞∞∞∞∞∞∞∞∞∞∞∞∞∞∞∞∞∞∞∞∞∞∞∞∞∞∞∞∞∞∞

 

学问之道

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是无限的

刘献君

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点。西方人往往重视概念思维,讨论一个问题时,要把概念辨析清楚,然后再往下走。中国人则注意形象思维,讲究心领神会。不重视概念思维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例如,我们经常讲要抓住“机遇”,但不少人并没有弄清楚什么是机遇,因而往往抓的那个东西不是机遇,或者机遇期过了,还在抓机遇。我们也经常谈要建立“机制”,人事机制、财务机制、长效机制等等,但并没有思考什么是机制,因而弄的那个东西不是机制,大多仍然停留在制度层面。最大的教训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多少年都没有弄清楚。有一个电视剧,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年代,一个老太婆赶两个鸭子,别人问她,为什么只赶两只鸭子,她回答说:领导说了,养两只鸭子是社会主义,五只六只以上是资本主义,我不能搞资本主义。四人帮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草是社会主义,苗是资本主义,荒唐至极。这样的社会主义,弄得全国人民没有饭吃。我认为,邓小平的功绩之一是,敢于说出来,搞了几十年,我们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从事、接受教育的领导、教师、学生,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办学校不等于办教育,学校可以培养人才,也可以毁灭人才,关键在于我们对教育内涵的科学把握。我们做科学研究,首先要弄清楚概念,否则,科学研究无法进行。我们参加考试,为什么有时考不好,关键在于概念不清晰。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这种差别,可以从历史文化,学术思想史、教育史中找到答案。有学者将孔子和苏格拉底进行比较,认为,孔子处于中国古代专制社会,当时政治与道德准则是接受而非讨论的对象,是信仰而非研究的对象。教育所要做的不是探究知识本身,而是如何将圣贤传给我们的知识落实到实践。强调的是直觉、感情和经验。孔子教学常常是走到哪儿便教到哪儿,体悟一句就教一句。苏格拉底则处于雅典的民主制时期,雅典文化具有十分明显的“知性特征”。注重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强调逻辑与思辨。苏格拉底教学时通过层层设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从而得到新的认知和认识到原有知识的谬误,进而激发自己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我认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西方两种思维方式传统,各有优劣。我们一方面要发扬形象思维的优势,同时,又要十分重视概念思维。概念思维,首先要了解概念、研究概念,深入地理解概念。我们深深感到,对概念的理解,特别是元概念的理解是无限的,要用一生去理解。这是因为,人们认识概念往往是从局部到全局,这需要有一个过程。同时,事物本身是发展的、变化的,人们对概念也不断赋予新的含意。因此,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是无限的。

※※※※※※※※※※※※※※※※※※※※※※※※※※※※※※※※※※※※※※※

 

书山撷菁

书目教育想象

作者: (美)埃利奥特•W.艾斯纳

简介:《教育想象》是美国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埃利奥特•W.艾斯纳(Elliot W. Eisner)的代表著作,被誉为“所有课程工作者的必读书”。 关于《教育想象》的写作目的,作者在开篇章节提到:“简而言之,《教育想象》是这样一本书,它为有关教育意义和目的的思考提供食粮,这样,可以更深刻地探查有关学校的分析以及实践者和决策者所面临的问题。更简单地说,《教育想象》试图深化话语,为对学校教育的目的、结构和过程的精当分析提供了一些思路。”结合个人的教育经历,艾斯纳开创性地论述了教育的艺术属性,并首创“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的质性教育评价模式,提出“虚无课程”概念,推动了教育研究的质性转向。

*****************************************************************************

格言精粹

上学以神听之,学在骨髓矣;中学以心听之,学在肌肉矣;下学以耳听之,学在皮肤矣。

——(唐)马总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蔡元培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吕型伟

∞∞∞∞∞∞∞∞∞∞∞∞∞∞∞∞∞∞∞∞∞∞∞∞∞∞∞∞∞∞∞∞∞∞∞∞∞∞∞

人文视点

信仰的缺失与“集体浮躁”

                      ——王明(课程与教学论2008级硕士研究生)

如今,信仰的缺失几乎已经成为当代国人在精神层面的一种常态,无论是一般市民还是精英阶层,无不深陷于这种信仰的缺失所带来的迷茫、困惑之中,由此导致的急功近利、道德滑坡、诚信丧失、人心冷漠等等一系列的社会性问题交织在一起,共同型构出当代中国社会国人“集体浮躁”的意象。

信仰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所表征的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同时,信仰也是作为人的精神支撑和心灵归宿而存在。信仰通常包括两种,即宗教信仰和道德信仰。就信仰问题来说,宗教信仰在西方国家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而在我国,宗教信仰并非主流。奠基于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中华文化,具有一种强烈的务实精神,并由此形成了“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性格,这使得中国人表现出一种明显的“非宗教倾向”,千百年来虽有种种土生的或外来的宗教在中国流传,但全民族基本上未陷入宗教的迷狂之中,世俗的、入世的思想始终压倒神异的、出世的思想。士人们的“终极关怀”,也即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求始终是在“现世”学做圣贤、君子,以求得人生的“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而非在“来世”寻求精神的解脱。因而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作为中华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忠义仁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构成了士人们精神的支撑和信仰的所在。

近代已降,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开始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之后,西方文化被贴上“先进文化”的标签在士人们中间迅速传播,而传统文化则遭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于是在精神领域,国人第一次遭遇到了信仰的危机,西方自由、民主、科学的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等,加上先期已经传入的基督教思想,与中国传统的信仰价值体系相互碰撞,共同交织在一起。因而整个近代,国人在精神领域中始终处于信仰的冲突与矛盾之中。新中国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受到了广泛宣传,同时西方思想以及传统的文化观念被视为腐朽思想而受到批判,马克思主义遂成为国人普遍的信仰。然而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由于教条式地理解而被误读,加之极左路线对其作用的夸大和歪曲,尤其是在文革中达到了极致,这就使得人们的思想被长期禁锢于教条之中。

而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政治、经济等各项体制的革新,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的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空前加快。然而在精神领域,国人也正在遭受着一场空前的信仰危机:一方面,随着“教条主义”被突破,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冷落,逐渐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另一方面,传统的价值信仰体系在“文革”中早已被冲击的七零八落,并逐步走向崩溃。而在全球化、市场化的浪潮之下,西方的文化价值理念正趁机大肆涌入我国,进一步对国人所残存的价值信仰形成冲击。于是,国人逐步失去了支撑性的信念和价值,在精神领域一时出现了信仰的缺失。在这种信仰缺失的背景之下,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务实精神,就很容易将人们导向另一极端,也即功利主义。而同时,信仰的缺失也使得人们难以抵御西方文化中的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念的冲击,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这主要表现为消费主义价值观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侵袭。借助于大众文化的传播和潜移默化地影响,如今消费主义已经弥漫于整个的社会生活之中,人们日益沉浸于物欲的享受之中而消泯了理想,在价值信仰上也日益为消费所主导。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信仰的缺失构成了当今国人“集体浮躁”的深层的社会文化根源。  

☆☆☆☆☆☆☆☆☆☆☆☆☆☆☆☆☆☆☆☆☆☆☆☆☆☆☆☆☆☆☆☆☆☆☆☆

学思物语

活到现在,想一想自己并不算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而一直在听从着感性的叫嚷。可现在却发现,孤单与沉默能让人思考到更多更深刻的问题。“热闹非常”的生活情境,容易蒙蔽自己的双眼,混淆自己的视听,乃至“得意忘形”到忘记了当初选择此在的理由。

我不敢妄谈学问之道,但是从一些大师、学者的口中得之,真正的学术研究是需要一定的孤单与沉默的。坐不了冷板凳,就不会有学术之花绽放。

——王利军(高等教育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

 

 

转眼一学年过去了,我的研究生生活也过去了一半。过去的一学年,接触新同学、跟随教科院的老师们学习教育学的各门研究生课程,因为是跨学科的学习教育学知识,跨度上还是比较大,但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并在学习中通过反思,渐渐的对教育学的理念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将来的方向也有了一定的规划。涂尔干的《教育思想的演进》,也让我重新领悟了反思的实质。反思正是循规蹈矩的天谴和宿敌。只需反思,就可以使习惯不至于变成固执、刻板、俨然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只需反思,就可以维持习惯的生命力,使它们保持灵活性和可塑性,从而有能力发生变化和演进,使自身适应情势和处境的变化。

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反思,给我的研究生生活带来了一种必要的推动力,让我能以正确的方向开始人生之旅。

——周亮(现代教育技术2009级硕士研究生)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