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教育科学研究院2022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成功举办

来源: 时间:2022-09-05 点击量:

202292日,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22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新生入学教育大会在学院101报告厅顺利举行。

院党委书记王小月、院长陈廷柱、副院长李太平、副院长张俊超以及全院教师出席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志凤主持。

大会伊始,院党委书记王小月致辞。王书记对2022148名研究生新生加入教科院这个大家庭表示了衷心的祝贺与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学院近几年日新月异的发展。她谈到,学院近两年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营造良好的科研学习环境,提升我院师生幸福感。会上王小月书记向新生详细地解读了我院院徽、院训的内涵,传递教科院的文化精神,并寄语同学——有张有弛做科研,有滋有味过生活。

随后,导师代表陈建文老师向新生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教育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首先,他将教育定义为人对人的影响活动,并区分了教育与管理的区别:教育是凭借知识来感染学生,管理则更多是凭借权威来指挥。陈建文老师将教育的核心定义为教学,认为作为教学者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对于教育中的重要问题——师生关系,陈建文老师结合教育心理学中的增减原则、功利原则表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先对学生付出。作为老师最幸福的事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茁壮成长,陈建文老师也希望各位新生都能在自己导师的悉心指导下茁壮成长。

在导师代表发言完毕后,郑名扬和谢净羽作为新生代表发表了自己的入学感言。

作为华中科技大学的老人和教科院的新人,郑名扬表达了对华中大的热爱和对即将在教科院学习的期待。对于如何度过研究生阶段,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是要立鸿鹄之志,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时刻关心国家大事,树立国际视野,把握国家和时代需求;二是要练过硬本领,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三是要内外兼修,促全面发展,要积极拓展做斜杠青年,成为一个具有强健体魄,全面发展的华中大人。

谢净羽则分享了自己本科毕业后前往云南临沧进行支教的经历,这段经历为她埋下了心向教育的种子,也让她在来到教科院时倍感亲切与熟悉。最后,谢净羽提出了三点期待与研究生新生们共勉:一是要快速适应身份的转变;二是要充分挖掘校内外实践资源;三是要提升统筹能力,注意平衡学习生活和工作。

学术规范是每位研究生都要恪守的原则。副院长李太平从培养过程管理与学术规范两个方面进行了学术规范诚信报告。对于学术规范的具体要求,李太平副院长主要从学术成果发表必须遵循的规范与学术不端行为的后果和处理这两个同学最关切的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研究生的身份决定了我们必须要遵守学术规范,牢记学术诚信,希望各位同学能够谨记在心,端正态度,做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

历经40多年风雨,教科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副院长张俊超对学院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述,她从学院芳龄、群英荟萃、桃李芬芳、续写华章四个方面对学院的发展历程和机构设置、推动教科院发展的知名教育家以及从教科院走出去的卓越教育者进行了详尽的叙述,并寄语新生努力奋进,为学院的历史再增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会最后,院长陈廷柱进行了形势与政策专题报告。他从近期的俄乌局势、台海局势出发,讲述了美国霸权主义的理论发展源头和未来发展趋势。陈院长指出,威权主义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会是数字威权主义,而美国推行数字威权主义的一道重要防线便是教育。因此,他希望各位研究生新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为民族之复兴而科研,努力为祖国发展奉献青年力量。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期望各位新同学牢记学院老师的嘱托,践行博学笃行,立己达人的院训,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愿教科院所有新生同学学业顺利、前程似锦。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