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我院师生在“面向未来的学科建设与评价”国际论坛齐展实力与风采

来源: 时间:2022-07-13 点击量:

2022年7月8日-10日,“面向未来的学科建设与评价”国际论坛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22年学术年会在常州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和江苏理工学院联合主办、华中科技大学院校发展研究中心协办。会议分为2个主论坛和5个分论坛,共计69场学术报告。来自近130多所高校的300余名领导和专家学者莅临现场,同时现场直播有15000余人次在线参与。我院共计有31位师生赴现场参会。其中刘献君教授、陈廷柱教授受邀作了大会主论坛报告,彭湃副教授、魏署光副教授等10名师生被选入进行了分论坛报告,余东升、张俊超、雷洪德、魏署光四位老师主持了大会和分论坛,集体展示了我院师生的学术实力与风采。

中国高教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创会会长刘献君教授聚焦“面向未来的高校学科建设”主题,指出面向未来,加强高校学科建设,一方面要把握学科建设的基本点,比如学科、专业、课程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学科建设的特征,学科发展的内外动力,学科建设的主体、学科建设的重点与特色等。另一方面要关注未来社会的变化,在目标提升、要素优化、过程融合上下功夫。并强调目标是方向、动力,高校学科建设首先要关注目标;学科点的建设主要抓住学科方向、队伍、基地、项目等基本要素;学科建设是一个包括知识体系建构、活动体系建构、社会建制建构的复杂过程,需要多种要素的融合。

中国高教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我院院长陈廷柱教授提出以院系为基本单元重构高校评估体系,介绍了多头评估给院系带来的挑战,提出应建立“三合一,1+n”高校评估体系,试点推进院系评估与巡视巡察联动以促进院系发展,达到“评估的边界与责任更为明晰、评估的数据与依据更为明确、评估的成本与扰动更为可控、评估的指向与结果更为管用”的效果。

魏署光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史旭峰在第一分论坛上作了题为《注意力分配视角下校长办公会议题确定的影响因素探析—基于A大学近三年校长办公会议题资料的分析》的报告。报告基于注意力分配视角,通过案例研究探讨了校长办公会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同类型议题的影响因素有较大差异,如议题的重要性、问题的严重性、领导的偏好等,是“三重一大”等重要问题能否列入校长办公会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

彭湃副教授在第二分论坛上作了题为《学科分类与交叉学科设置:德国的现状及启示》的报告。他介绍了德国的学科分类、交叉学科在不同分类中的位置、德国交叉学科的设置并总结了对交叉学科的评价,最后从对交叉学科设置及治理、跨学科人才培养、对促进学科交叉研究几个方面提出对我国发展交叉学科的启示。

硕士研究生王燊楠、张晓慧在第四分论坛作了题为《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学习与发展差异及影响机制》的报告。她们介绍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差异,提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应兼顾发展性、多元化的支持需要,促进学校支持成果直接转化为本科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学习投入和学习质量,发挥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及学生资助工作的补偿效应。

博士研究生惠志丹在第四分论坛作了题为《学业精英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类型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研究型大学国奖本科生的质性研究》的报告。他基于研究型大学国奖本科生的质性研究,介绍了国奖生受控性、自主性和无动机三种学习动机,针对三种动机分别提出建议。

硕士研究生曹顺良在第四分论坛作了题为《他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国奖本科生的时间分配及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的报告。他通过分析国奖本科生时间分配的特征及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指出高校要努力提高国奖本科生的学业发展效能感、在时间分配上给国奖本科生“松绑”、积极开展休闲教育。

博士研究生牛睿在第五分论坛作了题为《高校数据治理的实现路径——论院校研究的关键作用》的报告她指出当前我国数据文化尚未成熟,现实中普遍存在着数据孤岛、数据质量差、数据不当使用等问题。为了提高数据利用的有效性,加强数据的安全控制,应当构建以院校研究机构为核心的数据治理组织机制,院校研究在高校数据治理中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应当支持与发展院校研究机构参与数据治理,强化技术手段和专业人员的支撑与保障,着力构建服务于数据治理的院校智能体系。

博士研究生史旭峰在第五分论坛作了题为《院校研究在日本高校扩散的组织社会学分析》的报告他以组织社会学视角分析了院校研究在日本高校的扩散情况。他将日本院校研究的发展历程概括为三个阶段,发现其扩散形式呈现出“外部环境变化—高等教育改革—高校积极应对—院校研究发展”这样的逻辑脉络,其中日本政府自上而下的高等教育改革是推动院校研究扩散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提出我国可参照日本院校研究的扩散模式,从政府层面强化引导,增强高校竞争意识,强化科学管理,建立院校研究机构,提高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博士研究生雷宁在第五分论坛作了题为《党政关系视角下我国高校决策中的议事规则及行动空间分析》的报告她基于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探讨了党政关系下当前高校议事规则哪些地方存在行动空间,以及这些行动空间对于高校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议事规则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行动空间产生的必然性;大学治理中的垃圾箱决策模式造成了行动空间的应然性;高校基于组织松散耦合程度的不同,其行动空间也相应存在差异性;行动空间的不同会对高校决策产生不同影响。

在本次会议中,各位特邀嘉宾专家学者对以上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中国院校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我院院校发展研究中心作为协办单位,还为参会代表赠送了300本由该中心成员编写、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7月刚出版的《院校研究》(第二版)一书。



(何梦颖撰稿)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