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日下午3:30,华中科技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和长江经济带地区新工科教育研究基地联合推出的EER“耕塾讲坛”学术报告特辑在学院705会议室顺利举行。
本次学术报告的主题为“超越——谈创新范式与工程教育的变革”,主讲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李培根教授。讲座由陈廷柱院长主持,我院余东升、郭卉、蔺亚琼、张青根、许心蕊等老师以及近百名学生现场参与,另有70余名师生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在线收听。
讲座伊始,李培根院士指出工程教育中对专业、课程的新增、修补难以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深层次的变革则需要超越。随后他援引大量案例从 “工程问题模式”、“思维方式”、“人的存在”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释。

不同于传统的工程问题在现实(物理)空间被认识且具有确定性、固定模式、结构化、追求因果关系的特征,未来的工程问题将在数字(虚拟)空间被认识,实现不确定性、非固定模式、非结构化、相关关系的超越。
李培根院士指出在数字智能时代、在急剧变化的时代,教育目标应提升到思维方式的培养。他援引国际上大量工程技术创新案例表明工程教育需要超越传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溯因逻辑和整合思维。
最后,关于人的存在形式的超越,李培根院士从人的存在与非生物科技融合、自学习使得教育环境中人的存在形式的改变等方面进行了阐释,提出未来工程教育应超越工具存在,关注人的存在,包括关注教育活动中人的存在和产品中考虑人的存在。

讲座激发了线上线下师生对未来工程技术的畅想和对工程教育形态的追问,李培根院士和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最后他强调,研发、创新、工程教育都需要超越,教师应把超越意识融合于课堂上、教材中。
(曹媛媛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