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华中科技大学首届“国优计划”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顺利举行

来源:李依莲 时间:2025-05-15 点击量:

2025年5月11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首届“国优计划”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在教育科学研究院709报告厅举行,5名“国优计划”研究生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潘林强、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副主任茅力非,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艾敏、副院长张青根、院长助理兼“国优计划”专业主任张建等参加会议。答辩委员会由武汉市武钢三中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张文献、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熊惠民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谢丽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刘长海教授和张建副教授组成,教科院许心蕊老师担任秘书。“国优计划”研究生导师代表李太平教授、余保华副教授、黄芳副教授、研究生院培养办刘凯欣老师、教科院教务办马卫平老师等受邀列席答辩会,全体“国优计划”在校研究生旁听了答辩会。


在正式答辩前,会议进行了简单的开场仪式,由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副院长张青根主持。教科院党委书记艾敏在致辞中表示,由衷感谢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市多所重点中小学等单位在“国优计划”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制订、教师教育课程讲授、实习见习组织、毕业论文评审与指导等方面给予教科院的大力指导、支持与帮助,特别感谢校内外专家在百忙之中来指导研究生论文答辩,也预祝本次“国优计划”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圆满成功,更期待毕业生们在未来的教师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做出贡献。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潘林强在讲话中表示:感谢教科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市多所重点中小学等单位一直以来对华中科技大学“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的大力支持;期冀“国优计划”研究生在担任中小学教师后能够利用自己的理工科背景优势,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助力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希望参与答辩的5位同学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虚心听取专家意见,不断完善学位论文。

随后,2025届“国优计划”研究生们分别对自己的学位论文进行了汇报,各位专家从论文选题、文献引用、案例分析、数据分析、篇章结构、文字表达等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见与建议。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评定,5位“国优计划”研究生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最后,教科院院长助理兼“国优计划”专业主任张建感谢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百忙之中参与本次“国优计划”研究生答辩,要求同学们认真吸取委员们提出来的宝贵意见,也感谢各位“国优计划”研究生导师承担学位论文指导工作,后续教科院会继续在研究生院的指导下,高质量完成我校“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为国家输送一批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

据悉,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2023年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推动高水平高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教育部启动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国优计划”),首批遴选包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试点开展“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工作,第一年共6292名学生报名,录取1636人,超90%的学生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国优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已通过推免选拔、在读研究生二次遴选等方式招收80多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为切实提升“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依托教育科学研究院积极制定“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方案,充分调动校内外优势资源,整合多学科的优质学术力量,组建跨学校、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开设厚基础、宽口径、多样化的课程,选配一批武汉市重点中小学作为教育实习、见习基地,自主设置学科教学(数学、物理)学位点,构建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框架。2025年,“国优计划”人才培养工作初见成效。完成毕业论文答辩的5名研究生已经与北京、江苏、浙江、广东、湖北等区域的5所重点中学签约,立志长期从事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