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7日-18日,第七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云集一堂,围绕本次论坛主题“教育现代化:人文 ● 科技 ● 可持续发展 ”,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我院教师王小青博士于9月17日下午参加平行会场c的“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主题报告会并作报告“英国大学学位服的历史溯源、文化意蕴与变革发展”。王老师着重从英国大学学位服的起源、学位服的构成与文化解读、英国大学学位服的变革发展以及讨论四部分展开了报告。
王小青老师在作报告
关于英国大学学位服的起源,王小青老师和他的合作者奚安琪通过研究发现:在空间上,很难考证最早出现在哪里,但若指向英国,则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时间上,王老师同与会听众分享了马久成、李军早期研究中的三种不同观点,一是出现在13世纪,二是早于13世纪,三是最早源于古希腊时期,表明在这点上,学术界是存在争议的。王老师和搭档认为这两位学者的研究忽略了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即如果“学位”尚未出现,严格意义上来说,“学位服”应该是“学术服装”,所以有必要去考察学位制度起源于何时。基于这样的思考,王小青老师他们通过研究提出学位服的时间点更应该出现在13世纪,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一纸之令也将英国大学学位服的起源定格在1222年前后。
关于学位服的构成与文化解读,王小青老师从长袍(gown)、学位连领帽(hood)、帽子、颜色和材质等方面进行了图文并茂的详细阐述,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如从长袍(gown)来看,大学礼服袖子的形状表明了它所代表的学位,学士穿着长而尖的翅膀状袖子的长袍,硕士穿着带有长封闭袖子的长袍,博士几乎总是穿着整套猩红色的长袍。再如从材质来看,学位的着装反映了社会高度分层和差异化,从某种程度上,那个时代的大学生在服饰上的穿着权利和贵族类似;另外,材质也是厘定学位等级的鲜明特点之一,本科生和其他毕业生的连颈帽的材质便大不同。
王小青老师作报告
关于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大学学位服的变革发展,王小青老师则从两方面展开了报告。一是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代表的英国大学学位服在本土发生的一些变化和发展;二是英国大学学位服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播与发展。在该环节,王老师先是阐述了其选择将19世纪后期作为研究的时间起点的原因,如这段时间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开始集中新增学位等;接着详细介绍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位服改革历史及其具体改革内容;最后以美国、新西兰、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为例,讲述了英国大学学位服的海外传播与发展情况。如美国学位服主要沿袭了牛津大学的传统,新西兰继承的是剑桥大学风格等。
在报告的讨论环节,王小青老师就英国大学学位服“路往何方”以及对于中国学位服变革的启示两方面内容进行了言简意赅的总结,提出了研究者自己的诸多思考。比如,对于对中国学位服变革的启示而言,王老师和合作者认为学位服的发展在于建立和维持国际通行原则,进一步促进本土化变革,同时对学位服进行高效管理。
在报告的最后,王小青老师对给予本研究帮助的资助课题方以及相关人士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他也预告,其研究团队已经完成包括《英国大学学位服的历史溯源、文化意蕴与变革发展》在内的五篇研究成果,形成学术专著《学位服的历史》预计于2022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与会听众包括西南大学徐辉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林杰教授在内的同仁对本次报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表示期待系列的研究成果。
王小青老师与授业恩师施晓光教授合影
据悉,世界比较教育论坛是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主办的高水平国际会议,旨在推进我国比较教育学科与国外同行的交流,推动我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该论坛自2002年开始每三年举办一届,在国际比较教育界有很大的影响,已成为国际比较教育界三年一次的盛会,是我国比较教育学者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展示我国教育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高文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