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学术动态
学习之道与个体成人—《论语》开篇的教育哲学阐释

来源: 时间:2018-05-28 点击量:

2018年5月24日晚上7点,第219期喻园教育讲坛在学院705教室如期进行。本期讲座的主题是“学习之道与个体成人—《论语》开篇的教育哲学阐释”,主讲人刘铁芳教授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湖南师范大学“两课”重点学科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985”团队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刘铁芳教授长期从事道德哲学和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追求精神,有深切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在国内教育学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本次讲座由陈建文教授主持,朱新卓教授和众多教科院学生听取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刘教授沿着中华文明精神发展历程的脉络开始从伏羲氏、炎黄五帝、夏商西周,一直讲到现在,中华文明精神的发展可谓是跌宕起伏,特别是自近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民族自信一直处于低谷,那么应该如何重振中国传统文化呢?刘教授提出要重新回到中华文化的开端,从传统优秀的经典文化中重塑民族自信,由此引出《论语》开篇的教育哲学。从《论语》开篇的三句话中体悟学习之道与个体成人的哲思。

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是学道,“习”是见习,习到自己的生活之中,跟自己贯通,放到背景之中,在生活的场域中温习。“学”与“习”在恰切“时机”的有机结合,带来自我生命的充实与圆融,也即带来由内而外的生命之“悦”。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指朝向他人的学习。学习之道就是切磋之道,朋友相交,切磋琢磨,达成自我的磨砺,把个人自我的“学而时习之”的活动变成人与人之间相与的活动,这是“如何学”的形式的扩展。“有朋自远方来”的过程乃是凭借对于共同事物也即道的追求,把学习还原成人与人之间的活动,由此而使得学习的意义得以扩展。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指学习的发展与学习过程的延伸。自我学道,转向与朋友一起交流分享,再由朋友扩大到更宽广的他人,即使不为世人所接受,并被广泛熟知,对于学习者而言也不气恼。个人的学习是为己之学,是学做君子,自我求学问道并不是为了取悦于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别人知晓,而是为了让自己成为有仁德的君子。

这三句话深层意义上体现了学与教的转化即立己与立人的统一。人类生命生生不息,代际生命理想的传递与更新带来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教育究其实质而言正是代际之间生命理想的传递与创生,学与教正是代际之间生命贯通、精神传递与创生的通道。教学的根本意义正是作为年长一代的教师真诚地转向年轻人,接纳、包容年轻人,由此而逐步地唤起年轻个体超越孤立的肉身自我,一点点进入到人类生命理想的代际传递与创生之中,学以成人。而孔子的一生都在践行这三句话,是对这三句话完满的注释。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并且乐在其中。孔子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勇敢地承负一辈子学道以成己的天命和诲人以成人的艰难,并且乐在其中,最终走向个体精神的自由。最后,刘教授总结道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学与教之间完成自我的发展,并实现代际之间生命的传递,利己利他相统一,建构人类生命共同体。

在提问环节,现场师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刘教授对现场师生的提问做出精彩的回答,大家听完深受启发。最后,本次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文字:郭学明)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