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动态
2015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专访一:“工匠精神”的践行者——王贤

来源:admin305 时间:2015-11-17 点击量:


不知他埋首书堆是为何事,奔走外地是想了解什么,读研时光收获多少,只见他朴素衣着,淡定笑容,教科院602教室总有他专注学习的身影。列举王贤斩获荣誉:中国科协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学业一等奖学金;曾任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会宣传设计部副部长;在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编写制作的“跨文化英语阅读教程电子教案”项目中担任技术指导;荣获华中科技大学服务之星、优秀研究生干部、知行奖学金、优秀共产党员。当大家被成功所惊艳,我们却想和他靠得更近一点,追寻他清晰可见地奋斗步伐。

深知学与思,初见学术范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番励志名句形容科普专业恰如其分。读书一年,亦是行走一年。师兄深知,学好科普,必然是知识和实践相结合,钻研学问离不开积极思考。与科技馆结缘,即是最好的知行合一的体现。武汉科技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教科院组织的各项活动,每一处驻足都有他思考的痕迹、探索的成果。

在参观的众多科技馆中,感触最深当是湖北省流动科技馆英山站。在三天和科普展品近距离的接触中,他感到科普展品向他打开了新的大门,对此好奇不已又热切求解。“小球旅行记”、“锥体上滚”、“最速降线”,这些看似简单运行的展品,到底背后隐藏了怎样的奥妙。这些问题在师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存疑之后便是解疑,回来后他做了两件事:一是弄清楚了什么是“四位一体”科技馆体系;二是查阅了有关展品和展览设计方面的文献。结合课堂知识和讲座笔记,他对科技馆以及科普展品和展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理论和灵感齐聚,便足以酝酿佳作。随后他一气呵成,写下《我国科技馆展品损坏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我国“四位一体”科技馆体系的发展探究》两篇文章。不久恰逢申报中国科协2015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师兄是在立项的90个项目中,是唯一一个从“科技馆经典展品改良创新”这个方向切入的研究者!

2015年的暑假,王贤都在洪山科协度过。虽忙于工作,也不忘读书养性。“我会看看《武汉2049》,这本书在写作方面给了我很大的灵感。”虽寥寥数语,但如何兼顾工作学习,如何在积累中沉淀,如何专注于己,在师兄看来都是一场意志和习惯的修炼,他在行动中坚持,于坚持中开拓,为我们树立了学术榜样。

“一思尚存,此志不懈”,正因为不懈坚持,他写的《扎根于地域文化,建设好特色科技博物馆——从科技博物馆的特色展览谈起》这篇论文以二等奖的成绩被收录到专业高层论坛会议论文集。“这篇论文行文逻辑清晰,关注了科技与文化、特别是地域性文化与科技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加入地域性文化的展示内容使各地的科技博物馆具有本地特色的观点,很好,很有意义。”回想起专家的好评与肯定,师兄不禁扬起了嘴角。

扩展新舞台,青春不留憾

“相信师兄一路都是精彩的,那之前的求学生涯中有什么遗憾吗?”

“在学业上我一直都很努力,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很多。在本科期间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做过学生工作。”

读研期间为了弥补这份遗憾,他出于兴趣和特长——视频制作,加入了校研会宣传设计部,后担任了副部长。精心策划每一项活动,团队协商每一次任务,忙碌身影下大脑风暴不断,熬夜制作时思路清晰流畅,这些都成为了他的日常。

当我们往往困于学习和组织活动时,王贤却潇洒应对,多方兼顾。问到师兄怎样协调学习和研会工作时,他说要合理规划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还记得去年校研会举办了一次活动(晚上举行5MT决赛),部门要求在决赛开始之前要把决赛选手风采展示视频做好。碰巧下午有课,任务下达之时,被到问“有没有问题”,他心中一紧却坚定直言“没问题”。一声承诺,便是身后百般付出!对他而言,压力促进效率,团队合作能胜过“单打独斗”。师兄以所经历故事嘱咐我们,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处理事情的方法,提高综合素养,尤其是团队协作能力和奉献精神。

除了学生工作,在课余王贤师兄还培养了更多的兴趣爱好。台球、乒乓球、旱冰,这些课余活动使得他劳逸结合,能以更充沛的体力和精神投入工作、学习。

科普未来大好,工匠精神必要

科普专业是文理交叉的专业。不仅我们国家有科普专门人才,科技发达的发达国家,也有科普专门人才,而且有相对系统和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例如,美国大学科学传播教育发展因起步早,而形成了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特点。英国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多采用灵活学制和方式,从开设科学传播的机构和学科上来说,呈现多态性,但在跨学科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方面,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相差不大。师兄通过对发达国家科普教育发展的分析,表明了对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信心。新兴专业正拔地而起。

谈到科普的未来,师兄是充满向往和期待的。“我国的科普事业方兴未艾,随着国家科技发达程度愈来愈高,将对科技传播人才的需求会愈来愈大,学习科普专修人才会愈来愈多”,他对科普的前景很有信心。科普工作呼唤有 “工匠精神”的年轻人,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寄语深刻,前路深远

访谈近两个小时,我们虽无法全面获悉王贤的精神力量和实力修养,但他凝练地概括了这些年的奋斗所获。“因为专注,因为热爱,所以到达;读书看书,拔高思想,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脚踏实地,立足专业,全面发展!”

科普硕士会有很多专业实训的机会,师兄希望我们带着问题去实习。比如,可以把武汉科技馆旧馆和新馆做一个对比,新馆为何会以武汉港客运大楼旧址来改造,为何会主题化布展,为何能看到很多武汉元素等。

关于学习和生活,师兄寄语颇多:

1、研究生阶段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今后顺利走入职场的“演习”阶段。师兄建议我们多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集体活动。本科期间没参加社团活动的同学,可以尝试去研会锻炼能力。

2、多阅读科普专业期刊和论文集。像《科协论坛》、《科技馆》、《科普研究》、《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馆校结合·科学教育与新媒体》等,都是很好的阅读“食粮”。

3、关注科普大家,比如李象益、朱幼文、吴国盛等;也要了解有关科技馆的前沿理念,多尝试写我们专业的文章,多跟自己的导师交流沟通。“我导师余东升教授在写作上给了我很多指导。”

4、积极参加科普专业的会议。关于投稿,重点推荐《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高校版)》,这个期刊今年年内创刊,即将会是跟我们专业最贴近最高档次的期刊。期刊主编会耐心给出具有指导性的建议。(师兄有篇文章就得到了主编近三千字的点评意见,非常有针对性,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材料)

访谈结束,王贤师兄又拿起电脑、带着书回到了602教室。我院学子,睿智多思、知行合一有如王贤,这是一种强大正能量磁场,将引导越来越多的学生拼搏前进。花开无声,但美在人间,奋斗无言,但铿锵有力,越拼越坚!(文/刘晋 李晓红 赵吉新)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