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授
李太平

来源: 时间:2017-05-18 点击量:

姓名:李太平

职称: 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博导


李太平,男,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2013.11),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副会长(2017.12);湖北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2022.12),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17.10);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类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评定分委员会成员(2014.12)。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职教授(2013.9);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德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2014.9);河南大学客座教授(2014.5);南京师范大学立德树人实践体系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201601)。 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MOE, P.R.C.2018年)。

1978年9月—1982年7月,湖北省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

1982年9月—1986年6月,湖北大学政治教育系本科,获法学学士学位。

1986年7月—1988年9月,湖北大冶师范学校教师。

1988年9月—1991年6月,湖北大学政治教育系学科教学论专业研究生,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86.9晋升助教。

1991年7月—1995年9月,湖北大学政治教育系教师,主要讲授德育原理、课程与教材简论、思想政治课教学论。1994.8晋升讲师。

1995年9月—1998年6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是《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

1998年6月—2000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后,研究课题是《全球问题和德育》,2000.8晋升副教授。

2000年9月至今,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从事教育学原理和德育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2004.11晋升教授,2005年4月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6年2月至2006年7月,在北京语言大学参加出国前英语培训。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在美国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访问学者。2008年任院长助理,2013年11月任教科院副院长。2015年11月晋升二级教授)。

教学情况

1.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教育学原理

2.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德育原理

3.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当代中国教育问题研究

4.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教育基本理论

5.博士生课程:高校德育

6.教育学博士必修课程:教育基本理论专题研究

7.教育博士必修课程:学校教育原理

8.教育硕士必修课程:教育原理


研究课题

(除注明外,均为课题负责人)

1.承担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博士后课题:《全球问题与德育》。课题编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文件》中博基[1998]9号。

2.参与湖北省教委八五重点课题:《中国德育思想史》研究,负责撰写宋元明清部分内容。主要参与者。出版著作《中国德育思想史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华中科技大学人才引进基金项目:《科技教育论》。课题负责人。

4.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基金项目:《高等教育的伦理追求》。立项号:J421005。

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项目:《交往教育论》。课题编号:01JA880041。

6.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协、中宣部、团中央《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实施项目子课题:《全面的科技教育》。

7.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科技时代的学校德育》。课题编号:DEA010205。

8.武汉市十五教育科研课题:《科技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东西湖区吴家山一小合作研究。

9.武汉市十五教育科研课题:《小学个性教育策略研究》,与江岸区铁路一小合作研究。

10.武汉市政府2002年素质教育专项课题:《全面的科技教育》。课题编号:2002SZZX。

11. 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基金项目:《交往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立项号:2003018。

12.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研究项目:《科技时代的学校德育》。校研究生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号:W0308。

13.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课题批准文号:鄂教办【2006】28号。

14.200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研究。课题批准文号:教社政司【2003】238号。参加者。

15.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工程”第二批教学研究项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及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0122421017.项目时间:2009.9.1-2011.8.31

1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国教育研究的理论反思》。课题编号:08JA880025。

17.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学校德育的使命研究》,课题编号:DEA090284。

18. 教育研究的理论反思(教外司留[2009]1590),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20.马克思主义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参与者3/10,课题编号2008ZJD0002。

21.个性化课程多元理解与整体开发研究,华科大附小横向课题20121592,2012年立项。

22.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研究项目《青少年科技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2015年9月立项。

23.武汉市江夏区康宁路小学改进策略研究,横向课题20161056, 2016年立项。

24.武汉化学工业区建设中心小学改进策略研究,横向课题20161279, 2016年立项。

25.武汉市光谷第三初级中学提升策略研究,横向课题20161998, 2016年立项。

26.U-S合作与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文科专项,10万元。2019年结题。

27.武汉市江夏区庙山二小改进策略研究,横向课题H20190159, 2019立项。

28.武汉市青山区建设中心小学提升项目,横向课题H20190158, 2019立项。

29.武汉市青山区魏家湾小学改进策略研究,横向课题H20190160, 2019年立项

30.教育学者介入教育活动的理论建构与现实反思,国家一般课题, 2019年立项,课题编号:BAA190231。

31.大冶市滨湖学校品质提升策略,横向课题H20210035, 2020立项。

32.武汉市江夏区文化路小学可行能力发展研究,横向课题H20220127, 2022立项。

33.武汉市江夏区纸坊第二小学增强办学活力策略研究,横向课题H20220126,2022立项。


获奖及专利

1.2003年湖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科学教育和道德教育》;

2.2003年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全球问题与德育》;

3.2004年湖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球问题与德育》;

4.2006年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全球问题与德育》;

5.2006年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6.当前教育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几种倾向,2009年2月获武汉市第11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7.2013年3月,《科学教育论》获武汉市第13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8.2013年12月,《科学教育论》获第八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9.2014年12月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寻找教育学的力量——中国教育学规训权力的“呈现”与反思》(作者刘亚敏)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0.2015年4月《学校德育的使命——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获得武汉市第14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11.2016年12月《教育研究的转向: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兼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获第十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12. 2016年5月《U-S合作与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13. 2018年4月《 “五环一体”——教育类实践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实施策略》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14. 2018年8月《 “合作—实践导向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实施策略》获得第二届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15.2020年10月系列论文《教育类实践导向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施路径》获得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16.20213月《教育研究的转向: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兼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获第八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17. 2021年12月校级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教育类研究生实践关怀型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应用》。

18. 2022年湖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第二),获奖名称:面向未来科学家培养的小学个性化课程体系20年探索与实践。

19. 2022年湖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获奖名称:从外在依赖到自我更新:薄弱学校可行能力建设的实践探索。

20. 2022年第十三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获奖名称:中国教育研究主体自觉及其培养创新研究。


主要论文

1.李太平,略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2.李太平,现代西方德育心理学的优点和缺陷,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5)。

3.李太平,论拉卡托斯对波普尔素朴证伪主义的修正,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4.李太平,朱熹关于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伦理学(人民大学复印资料)1994(3)。

5.李太平,班集体与个性形成,教育评论1996(5)。

6.清代乾嘉汉学德育思想的特点,教育史研究1996(3)。

7.李太平,宋明理学德育思想特点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7(1)。

8.李太平,皓月,德育分类方法的及其依据,学校思想教育1996(3)。

9.民族文化心理与教育观念的更新,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10.班华,李太平,个性发展与个性教育,江西教育学刊1997(1);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1997(4)。

11.李太平,生物进化、社会进化与教育,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教育文摘周报1997年11月17日转摘。

12.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德育理论的深化,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8(2)。

13.论教育对反向社会化的引导和控制,内蒙古师大学报1998(2);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1998(7)。

14.可持续发展和道德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1)。

15.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充实德育,《中国教育报》1998年3月18日。

16.科技教育对道德情感的促进作用,《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第1期。

17.李太平,信息教育论纲,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4期,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第8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中心董玉琦编:《中小学信息教育研究入门》全文转载;《网络传播与现代教育》(丁俊杰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以《重视信息时代的信息教育》为题全文转载。

18.李太平,学生人际交往和个性发展,内蒙古师大学报1999年第4期;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第10期。

19.科技教育的育德功能,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第5期。

20.针对全球问题,开展经济道德教育,中国教育报1999年12月15日。

21.杨鲜兰,李太平,论个性教育,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2000年第2期,教育文摘周报2000年2月9日转摘。

22.李太平,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思想政治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0年第2期。

23.李太平,工业社会科技教育发展概况及其原因分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02)

24.21世纪初社会发展趋势及其德育的影响,内蒙古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第2期。

25.论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第4期。

26.科技教育和学生素质发展,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27.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过去和未来走向,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2期。

28.论科技素质及其结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29.论信仰教育,教育评论2001年第1期。

30.素质教育的概念与分类,教育参考2001年第1期;教育文摘周报2001年4月25日转摘。

31.信仰三议题,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二作者。

32.论信息素质及其培养途径,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33.论社会发展生态化趋势对德育的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8期。

34.全球意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4期。

35.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光明日报(理论版),2002年6月1日。

36.论全球问题背景下的经济道德教育,教育科学2002年第3期。

37.全球问题与德育内容的更新,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38.论环境道德教育,现代教育论丛2002年第6期。

39.论全球问题的思想根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40.论全球化进程中的政治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41.论全球化对人类思想的影响,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42.论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第2期。

43.论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道德教育的转型,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6期。

44.工业文明时代道德教育的特点,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期。

45.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及其思想根源,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9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6期全文转载。

46.杨鲜兰,李太平,全球化时代的民族观教育,湖北社会科学,2004(06)。

47.论全球化和民族意识,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48.当前教育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几种倾向,教育研究2006年10期;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9日;教育文摘周报2006年12月28日;资料通讯2006年11期。

49.论教师研究范式的转换,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1期。

50.对中小学民族精神教育的几点思考,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4期。

51.《现代科技发展与道德教育重建<序>》,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

52.灌输式教学及其批判,高等教育研究2008(7)。

53.课程的意蕴论略,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8年 10期。(第二)

54.杨鲜兰,李太平,交往教学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湖北社会科学,2008(12)。

55.20世纪西方科学教育发展轨迹探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56.高师学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理论构想,课程·教材·教法2009(7)。

57.究竟什么是教育研究?——兼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反思与重构》,大学(学术版), 2010年 02期;《<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反思与重构>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

58.论全球化和民族意识,载欧阳康主编:《文化反思与价值建构——全球化与民族精神》,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

59.对中小学民族精神教育的系统思考,载刘献君主编:《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民族精神的对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60.当前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三峡论坛2009年第11期。

61.科学观转向和科学教育的和谐向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4期。

62.交往教学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2期。(第二)

63.成长中的学术力量——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学研究所发展概述,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9期。第一。

64.现代主义课程范式及其批判[J],教育研究2010年11期。独撰。

65.中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刘献君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级讲座》第十三章,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978-5609-6562-8,18/284千字。

66.当代德育的重要使命: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67.重建精神家园:乡村教育的文化使命[J],当代教育科学2012(1)。第二。

68.关注“课程精神”:——解释学视角下教师课程理解的合理取向,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7期49-52页。第二。

69.李太平,黄岚,论教育的民族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第11期。

70.黄芳,李太平,美国中小学课外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ISSN 1003-7667,2013年第4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71.黄平,李太平,教育过程的界定及其生成特性的诠释[J],教育研究2013(7)。

72.李太平,王超.教育培养国民性的可能与限度[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1)。

73.李太平,刘燕楠,教育研究的转向 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兼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J],教育研究2014年第0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9转摘。

74.王媛媛,李太平,后现代视野下的科学观对科学教育的启示[J],江苏教育研究 2014(6)。

75.张鹏君,李太平,国民性培养的教育学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4(5)。

76.李太平,刘燕楠,教育研究的转向:从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77.李太平,王超.个性课堂及其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15(12):63-70.

78.马秀春,李太平.有限理性视野下的教学设计及其实践诉求[J].教育科学研究2015(12).

79.黄芳,李太平.我国高校首届科普硕士培养现状及其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6.8,48-52.

80.李太平.打造个性化课程体系  丰富和重构学校文化[J],湖北教育2016(11).

81.李太平,黄洪霖.方法论的思考:宋明理学道德教育论及其启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ISSN1001-4799。

82.李太平,李星.教育研究转型背景下U-S合作功能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17(5)。ISSN1000-4203。

83.李太平,戴迎峰,黄富琨.案例教学困境及其超越的文化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ISSN1001-4233。

84.李太平,黄富琨.“双一流”建设让高等教育成熟自信[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 ISSN1009-413X。

85.李茹,李太平.U-S合作背景下教育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0)。ISSN 1003-2614

86.刘瑞娜,李太平.改革开放40年我国中小学教材政策的演变特征及未来走向[J],基础教育2019(1)。ISSN 1005-2232。

87.李太平,马秀春.走向“实践”关怀:教育类研究生培养的理性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9(2)。ISSN1000-4203。

88.李太平,刘瑞娜,教育研究主体的发展历程及其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2)。ISSN 1003-160X。

89.李太平,李茹,黄洪霖.美国校长专业标准的演变历程及经验[J],全球教育展望,2019(5)。ISSN 1009-9670。

90.李太平,王俊琳,教材建设与国家认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09期23-30.ISSN1672-4038.

91.黄洪霖,李太平.校长赋权:内涵、问题与制度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08). ISSN:1004-633X。

92.李太平,杨国良,教育研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现象及其超越,《社会科学战线》,2020(10)。ISSN:0257-0246。

93.黄洪霖、李太平,我国公立中小学校长制度演变的历程、机制与展望,《当代教育论坛》2020(6)。ISSN1671-8305。

94.王俊琳,李太平,个性“成人”教育的生成逻辑与创新理路,《广西社会科学》. 2020,(12)。ISSN:1004-6917。

95.李太平,张怀英,高校行政化内涵辨析,《高教发展与评估》. 2021,37(01)。ISSN:1672-8742。

96.王莹,李太平(通讯作者),普罗化:小学教师劳动过程中的新特点——基于K校的民族志研究,《教师教育研究》. 2021,33(01)。ISSN:1672-5905。

97.李星,李太平,从边界跨越到知识生产——U-S合作背景下介入式研究的考察与检视. 《当代教育科学》. 2021(09).ISSN:1672-2221。

98.李太平,邓斌熙, “校长轮岗”如何实现可持续性过渡?——基于国外校长继任研究的思考与建议. 中小学管理. 2021,(11).ISSN:1002-2384。

99.李太平,石烨,论教育学者对薄弱学校可行能力建设的介入,教育科学研究.2022(04).ISSN:1009-718X。

100.王莹,石曼丽,李太平, “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软抵抗”行为分析,当代教育科学. 2022,(06). ISSN:1672-2221。

101.程琳,李太平(通讯作者),从理论到实践:西方整体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访多伦多大学约翰·米勒(John P.Miller)教授,《全球教育展望》2022

102.李太平,韩海棠,教育学者在介入实践中发展的可能性与实现路径,高等教育研究2022(8),ISSN1000-4203。

103.李太平,王莹,从中介到创生:教育学者介入教育实践的再认识,《教育研究与实验》2022(5)。ISSN 1003-160X。


著作教材

著作:
1.《中国德育思想史纲》(合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负责撰写第三编和第四编的一部分,字数约16万字。
2.《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博士论文,独著,20万字),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2003年获湖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全球问题与德育》(博士后研究成果,独著,25万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003年获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2004年获湖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年获得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4.《普及与提高——中国初等教育60年》,合著/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5.《科学教育论》,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合著/主编,ISBN978-7-01-009197-6,250/336千字。2013年获得第八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6.《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合著/主编,ISBN978-7-01-008984-3,40/208千字。
7.《学校德育的使命——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合著/主编,280千字。2015获得武汉市第14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8.《中国人的文化焦虑与精神升华——建设中国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想设计与现实路径》,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合著/主编,295千字。

教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小学三年级上、下册,四年级上、下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2006年,分册主编,总共20印张。
2.《〈品德与社会〉教师用书》(小学三年级上、下册,四年级上、下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2006年,分册主编,总共20印张。
3.《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
4.《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修订版),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主编。
5.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湖北省地方教材《中华民族精神教育读本》,华中科技大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7.4万字,副主编。
6.九年义务教育湖北省地方教材《中华民族精神教育读本》(小学拼音版),华中科技大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7万字,副主编。
7.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湖北省地方教材《中华民族精神教育读本》,华中科技大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7.4万字,副主编。
8. 湖北省地方教材《中华民族精神教育读本》(高中),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7万字,副主编。
9.《学校德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副主编,450千字。


研究生情况

(一)博士学位论文
1.刘德宇:《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2003)
2.彭拜:《大学之治:道德领导的思维向度》(2005)
3.潘建红:《现代科技发展与道德教育重建》(2006)
4.张文凯:《社会转型期大学师德建设的困境与超越》(2006)
5.田虎伟:《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反思与重构》(2007)
6.孙平:《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及其发展研究——阐释学视角》(2007)
7.杨黎明:《中国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资源配置研究》(2008)
8.李晓阳:《教师经验及其生成》(2009)
9.钟勇为:《学教学改革核心问题探讨——价值取向•权益关系•文化冲突》(2009)
10.翟艳芳:《论全球教育》(2010年)
11.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基于多案例的分析》(2010)
12.姚忆江:《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若干问题研究》(2011)【与杨叔子共同指导】
13.杨业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及其培养研究》(2011)
14.韩国海:《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2011)
15.李炎清:《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活动管理研究》(2011)
16.王媛媛:《基于标准化课程的教师专业性研究》(2011)
17.王洪兰:《科学主义与教育研究》(2012)
18.张笑涛:《消费社会中的大学道德教育使命:从消费主义到消费正义》(2012)
19.洪荣聪:《台湾大专院校学生休闲涉入对幸福感之影响》(2012)
20.陈红梅:《教育共同体视阈下学校与社区互动的研究》(2013)
21.刘亚敏:《寻找教育学的力量——中国教育学规训权力的“呈现”与反思》(2013)
22.李健:《语文课程重构研究——教师的视角》(2014)
23.田发银:《中小学校长非道德领导力研究》(2014)
24.刘建强:《学习领导模式的建构与实施研究》(2015)
25.刘燕楠:《批判与建构:教育研究哲学引论》(2015)
26.王明:《新课程政策在基层实践的过程与逻辑——基于“政校互动”的视角》(2015)
27.杨洋:《基于系统—生态理论的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研究》(2015)
28.宋专茂:《大学教学方法的整合创新:基于整合思维方式的研究》(2016)
29.张鹏君:《课堂研究的审视与反思》(2016)
30.戴迎峰:《中国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构建问题研究》(2017)
31.黄平:《成事成人:学习人教育论》(2017)
32.焦玉博:《大学生学业发展资优性特征分析与学生工作对策研究》(2019)
33.李星:《教育研究转型下教育理论者介入中小学实践的探究》(2019)
34.王俊琳:《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的教育研究探论》(2020)
35.黄洪霖:《制度伦理视野下的中小学校长制度研究》(2021)
36.陈星平:《项目制对大学治理的影响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2021)
37.徐明波:《师范类本科专业大四实习生的专业承诺:现实困境、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以湖北省属本科师范院校为例》(2021)
38.张怀英:《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培养研究——以湖北省省属高校为例》(2021)
39.王莹:《教育学者在介入教育实践中的知识生产研究》
40.杨国良:《教师课堂互动行为改进研究》
41.谭思琪(Thae Hsu Khine):A Study on Primary Teachers’ Receptivity toward the KG+12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Myanmar
42.邓斌熙:《交流轮岗背景下小学继任校长的工作适应研究——组织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43.李茹:《个性化课堂建构及其实施》
44.姬梁飞:《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指导体系的构建与行动研究》
45.刘瑞娜:《教师个性及其发展研究》
46.黄富琨:《中小学教师教学学术研究》

(二)硕士学位论文
1.张传萍:《高校教师和学生课堂交往研究》(2003)
2.赵延金:《实践和理论:论课堂教学公平》(2004)
3.陈金江:《论科学道德教育》(2005)
4.金自如:《从独白到对话:教师角色转型研究》(2006)
5.李红霞:《大学生休闲生活中的角色社会化及教育对策研究》(2006)
6.郝一双:《大学生课堂行为分析》(2006)
7.刘丽:《大学英语课程就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其现状分析》(2006)
8.张敏:《论教师期望和教学公平》(2006)
9.王媛媛:《羞耻心培养研究》(2006)
10.张怀英:《小学教育目标在教育实践中的错位:分析与对策——基于D市三所小学》(2007)
11.王艳霞:《非正式群体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2007)
12.夏霜艳:《初中科学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为例》(2007)
13.吕雪莲:《师爱在学生品德成长中的作用研究》(2008)
14.王艳:《高年级小学生闲暇及闲暇教育研究——以武汉市三所小学为例》(2008)
15.李珊枝:《高中生物课程研究性学习中的课堂问题研究》(2008)
16.刘芬:《教育人类学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的转型——20世纪美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2009)
17.孙丽英:《小学教师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分析》(2009)
18.杨红林:《农村小学教师满意度研究——以武汉市农村小学教师为例》(2009)
19.贾果强:《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研究——基于武汉市武昌区四所学校正校长的访谈》(2009年)
20.王明:《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的“教师课程理解”》(2011)
21.陈璐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2011)
22.高雅:《我国小学德育目标变迁研究(1978-2008)》(2011)
23.穆苗苗:《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耐挫力的影响研究》(2011)
24.熊艳芳:《中国小学师徒制与教师专业化》(2012)
25.周诗佳:《高中英语教材的内外部分析——以07人教版教材为例》(2012)
26.张芷瑜:《网络环境下的初中生媒介素养现状和培养策略——基于武汉S中学的调查研究》(2012年)
27.荆婷婷:《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资格制度的现状及问题研究》(2013)
28.徐国英:《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政策代价研究——以河南息县学校布局调整为例》(2013)
29.杨洛:《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观研究——以人教版为例》(2013)
30.刘华玲:《初中英语教材研究——以仁爱版7年级教材为例》(2014)
31.杨静:《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策略研究——以枣阳市农村地区为例》(2014)
32.刘蓓:《小学科学教师科学探究观个案研究》(2015)
33.唐雨卉:《小学六年级学生分数应用题解题错误的实证研究》(2015)
34.杨琪:《基于对话理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探究》(2015)
35.冯怡:《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发展——以武汉市H大学附属小学为例》(2015)
36.黄雁翔:《武汉地区科普志愿者队伍发展情况及对策研究》(2015)
37.刘爽:《儿童太阳能科普活动方案》(2015)
38.张波:《建构主义指导下的馆校合作的活动设计研究》(2015)
39.扶玲:《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研究——以惠州某中等职业学校为例》(2015)
40.李竞楠:《高中英语教科书中的文化内容及其呈现分析——以人教版为例》(2016)
41.闫昱洁:《教育研究者在U-S合作中的角色定位研究》(2016)
42.周鸿博:《小学生课程经验研究》(2016)
43.张月:《武汉科技馆儿童展厅的亲子对话研究——他们在说什么》(2016)
44.周煜:《武汉科技馆展示空间设计改进研究——以宇宙展厅为例》(2016)
45.李靓:《韩国中小学教师城乡流动制度及其启示》(2016)
46.乔君臣:《中小学校长教育理念研究》(2016)
47.陈梦琪:《审视与反思:课堂观察研究三种视野》(2017)
48.陈思萌:《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理论与实践探索》(2017)
49.程琳:《适合教育理念下的主题班会实践研究》(2017)
50柯婷:《家庭背景对中职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影响的调查研究——以武汉市中职学生为例》(2017)
51.邱贝贝:《青少年科技道德现状调查研究》(2017)
52.杨秉正:《大学生学术道德现状分析——以武汉地区大学生为例》(2017)
53.张丹:《互动多媒体技术在科技馆展示中的应用研究——以武汉科技馆新馆为例》(2017)
54.王莹:《普罗化:小学青年教师校内生存状态的另一个分析视角——以武汉市K校为例》(2018)
55.张冰:《学校场域中教师倭化现象研究——以武汉市K小学为例》(2018)
56.徐如楠:《“互联网+”背景下社区科普工作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分析——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2018)
57.孔令瑶:《小学<科学>教科书配套光盘的使用现状分析——以教科版为例》(2018)
58.周文婧:《校长权力运作——以一所农村小学为例》(2018)
59.张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2019)
60.陈熙媛:《基于体验式学习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研究——以<温度与气温>为例》(2019)
61.庄园:《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个案研究》(2020)
62.徐琦:《科技馆中科学营活动的教育效果研究——以东莞科技馆科技夏令营为例》(2020)
63.刘洁:《小学高年级课堂激励措施的现状调查研究》(2020)
64.石曼丽:《小学教师课堂观察体系的建构研究》(2021)
65.刘明洁:《基于关键事件的小学新手教师伦理困境及学习研究》(2021)
66.方韦波:《小学教师说课框架建构研究》(2021)
67.曾子涵:《小学生学情分析框架构建研究》(2021)
68.刘炳君:《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科普现状调查》(2021)
69.史琦芳:《新西兰NCEA评价体系下的科学教育评价及启示》(2021)
70.彭佳慧:《马尔库塞异化理论视角下的小学学校文化现状及建设策略》(2022)
71.肖霜:《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研究——以武汉市三所小学为例》(2022)
72.周文萍:《小学生“植物”主题迷思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H大学附属小学为例》(2022)
73.胡奎:《薄弱学校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武汉市M小学为例》(2022)
74.陈玉娇:《小学语文教师反思性备课研究》(2023)
75.苏乙佳:《小学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究活动比较研究——以教科版2001版、2017版为例》(2023)
76.杨瑞新:《学校支持对乡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河南省Z市为例》(2023)



上一篇:李培根
下一篇:刘长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