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
领读人:姚雨涵、李康彦、廖晓岑、奚安琪、段园园、姜香妮、肖雅蕊
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善于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四本“指定书目”之一,《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汇编》一书分别摘录了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发表的讲话、报告、谈话、批示和书信等重要文献。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辉历程、理论成果、宝贵经验和伟大精神,对于我们学习党的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我们将带领大家重点学习“毛泽东重要论述”和“邓小平重要论述”两部分内容。
一、毛泽东重要论述
(一)研究中共党史要走进历史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因此,毛泽东提出,研究中共党史要注意“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学会把微小的历史细节放到宏大的历史背景中进行系统性、全局性的把握。
历史是具体的阶段性的演进,搞清楚历史分期是中共党史研究的必要前提。毛泽东提出历史分期的研究方法,把党的历史分为大革命时期、内战时期、抗日时期,通过分析党的斗争目标、打击对象和政治路线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和相互联系,动态描绘党的历史发展进程,总结各个历史时期的经验教训,不仅厘清了党的历史上的是非功过,而且搞清楚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构建起中共党史研究的逻辑起点。
研究中共党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要走进历史,把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结合其所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进行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更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毛泽东对辛亥革命客观公允的评价就体现了这一点,他认为辛亥革命“并不能说完全失败”,而是“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可见,只有走进历史研究中共党史,才能正确了解和把握中共党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从中汲取历史经验,更好地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党的作风——艰苦奋斗
1.“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
毛泽东在学生年代,就展现出奋斗者的风采。他在日记里写下了后来十分著名的话:“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选择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后,毛泽东开始了壮丽辉煌的革命征程。他的实干作风和奋斗精神,特别是面对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深深地感染了党内同志。比如,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果断地领导部队向井冈山转移。行军途中,他双脚磨破,步履艰难。战士们临时捆了一副竹竿担架,要抬他走,毛泽东坚决不肯。同他一起行军的谭希林回忆道:“毛泽东同志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使我们非常感动。”又比如,为了克服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困难,毛泽东号召全党上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领导了以农业为中心的大生产运动。1943年9月,他到“陕北江南”南泥湾视察时,看到王震率领359旅开荒生产的奋斗成就,高兴地说:“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
2.“只为民族和人民谋福利”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出席中央警备团为张思德举行的追悼会,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他指出,共产党人“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个讲话深刻揭示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就是为人民服务,以民族与人民的利益为奋斗目标。
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从原来遭受严密封锁的狭小天地,走上全国政治生活的大舞台。人们密切关注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渴望了解其对“中国向何处去”的看法。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毛泽东在1939年和1940年之交接连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明确指出共产党人“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抗战胜利后,在选择什么道路和命运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坚定不移地说:“我们的任务不是别的,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团结全国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3.“永久奋斗、奋斗到底”
在毛泽东眼中,奋斗是一个方法,更是一种姿态,必须坚定不移、始终如一。1939年5月30日,他在西北青年救国会举行的模范青年授奖大会上指出,永久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革命传统,模范青年必须是永久奋斗的模范。并语重心长地说:“永久奋斗,就是要奋斗到死。”他号召大家,不仅自己要永久奋斗,还要教育后代永久奋斗,一代一代传下去,“不达目的不止”。
基于永久奋斗的视角,毛泽东向来推崇一贯地为民族与人民而奋斗之人。1937年10月19日,他在延安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周年大会上指出,纪念鲁迅,就要学习鲁迅的精神,“他一贯地不屈不挠地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作坚决的斗争,在敌人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的环境里,他忍受着,反抗着”,“充满了艰苦斗争的精神的”。1940年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为吴玉章60诞辰举行的祝贺大会上又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们的吴玉章老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人”,“我们要学习他的各方面的好处,但特别要学习他对于革命的坚持性”。
面对困难,要坚持奋斗;战胜困难之后,还要继续奋斗。唯有如此,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实现宏伟目标和远大理想。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醒全党,要防止因胜利而骄傲、以功臣自居、停顿起来不求进步、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等情绪的滋长,要警惕别人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说了一句名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为了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毛泽东一再要求全党全国人民保持奋斗姿态,不断进步前行。1954年9月15日,他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词中郑重宣布:“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1956年9月15日,他在中共八大开幕词里开宗明义,进一步指出:“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这些充满激情、质朴有力的话语,充分表达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定意志,极大地激励着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奋勇前进。
(三)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毛泽东在领导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党的一切工作向人民负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重视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的经典观点。毛泽东同志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理论是党的宝贵财富。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同志领导形成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群众路线最高境界。1939年2月20日给张闻天的信中,毛泽东正式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1939年,毛泽东在为中央写的《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党的各级组织要欢迎“为群众服务”的知识分子。这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最初表述。12月21日,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要求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强调指出:“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942年,为解决知识分子和文艺战线为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为工农兵服务的命题。1944年9月,《为人民服务》的发表,是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为人民服务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只有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终身,才是有意义的,“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二、邓小平重要论述
(一)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
“我熟悉我们党从开头到现在的历史,对许多重大事件的历史过程都比较了解。(《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2页)
邓小平同志是一位世纪伟人,他熟悉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曾亲身见证、参与和主持了许多决策,因此对中共党史也十分了解。同时,他还非常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并对其意义作出了一系列论述。
改革开放后,各种西方思潮纷涌而入,引起了中国青年的思想震荡。对此,邓小平忧心忡忡,他告诫全党:“对青年人来说,右的东西值得警惕,特别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因此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9页)而最好的教育就是学习中共党史。早在1981年起草历史决议时,邓小平就提醒说:“要学点历史。青年人不知道我们的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04页)1986年,他针对当时青年学生思想状况敏锐地指出:“问题在于我们思想战线上出现了一些混乱,对青年学生引导不力。这是一个重大失误。我们要改变这种引导不力的软弱状态,要用我们自己的历史来教育青年”(《排除干扰,继续前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8页)。在一次会见外宾时,他还回顾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尝试各种救亡方案的历程,然后得出结论:“这个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所以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6页)显然,邓小平希望用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让他们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坚定理想信念,避免方向性错误。
显然,邓小平同志认为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有助于汇聚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极大地鼓舞全国人民为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这也是我们今后主要的理论学习方向。
(二)关于党的作风建设
政协的《共同纲领》是与中共的最低纲领相符合的,是完全符合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的。如果共产党员不执行,就是违背了人民的利益,就是违反了党的最低纲领,也就是在政治上犯了错误。对于这个纲领发生任何怀疑或者阳奉阴违,都是不许可的。
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既然是确定的,是不是问题都解决了呢?不是。首先是人民相不相信的问题。我们每到一个新的地区,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人民受反动政府的欺骗太多了,加上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许多反面的宣传、封建王朝历史的教训,使他们不能不怀有戒心。共产党员和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就是要用事实让怀疑的人相信,《共同纲领》不仅符合于各阶层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且是要认真实行的。
全体干部必须从长远利益出发,坚决克服享乐思想倾向,反对铺张浪费,一切为了克服困难与发展生产。所有同志必须保持与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认真检讨,困难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毛主席在延安整风时就对同志们曾经提出“共产党有无存在之必要”的问题,意思是说共产党如果能给人民做好事情就有存在的必要,否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共产党脱离了人民,人民为什么还要拥护共产党?
许多困难问题,必须要以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逐步地求得解决和克服,并防止官僚主义的倾向发生。
我们绝大多数同志都是奋不顾身、日以继夜地工作,他们一心一意地为着党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不避艰险,任劳任怨,并且有几千个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光荣牺牲。他们诚心诚意地为人民办好事而不计较个人的享受;他们在工作中难免发生错误,但是他们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和运用自我批评的武器,勇敢地改正错误;他们对于中央和上级的指示采取精心学习的态度,以便于正确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他们无愧于人民。斯大林说过,共产党员是用特种材料构成的新型的人物,我们绝大多数共产党员是符合这种新型人物的称号的。没有他们,党的任何正确领导都会归于无用,任何工作计划都会变成一纸空文,人民翻身就会成为不可能的事情。
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小组只集中学习了《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汇编》中毛泽东与邓小平的重要论述。小组成员们纷纷表示学习下来触动极大,感受颇深。
首先,这本书从编排上可以使学习者站在新时代的角度,从历史视角出发,通过对于党的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的重要论述地学习,更加直观地感受我们党和国家从诞生到发展、壮大不同时期的历史进程,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党一代一代领导人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做出相应的判断与决策带领中华民族走到今天,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党与祖国的发展之曲折以及不同时期国内外形势的风云变幻。
其次,本书选取的很多文献资料来源十分的丰富与全面,甚至有很多资料是首次公开的。比如,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政治局委员要懂得一点历史”“从乌龟壳到共产党这一段历史应该总结”的内容,是从档案中发掘并首次公开的。这些讲话、报告、谈话、批示和书信等重要文献的公开,让我们对于党史上的重要人物、重要会议、重大事件有了更加真切地体会,这也使得我们在学习和了解党的历史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而非流于形式。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们都被毛泽东与邓小平的重要思想深深触动,深受启发。无论是毛泽东对辛亥革命客观公允的评价、关于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作风的论述、所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概念;还是邓小平在党的作风建设上的论述、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视,这都让我们对于这些领导人们的大智慧下所蕴含的共产党人的精神所打动。这也正是党史学习的意义所在。只有学好党史,才能铭记历史,牢记党的初心使命。我们要充分在党史中重温革命先辈的奋斗之路,在学思践悟中领会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党史中积淀着宝贵的思想资源、斗争智慧,为新时代党的发展和国家富强提供丰厚养料,中国能取得今天这般宝贵成果正是源于革命先辈们在重大斗争中的智慧结晶。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只有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进取的勇气和力量,顺应历史潮流,积极谋划,居安思危,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启新局,创造出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业绩,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让党的旗帜在新时代高高飘扬。在2021年春季党员骨干培训班结束之后,我们也会继续完成此书剩余部分的学习,不会停下理论学习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