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第174期喻园讲坛在705教室举行。此次主讲人是赵炬明教授,主题为“颠覆性变局和整合性规划——当代美国高校战略规划及其启示”,报告由张俊超老师主持。
赵老师首先从克思斯汀森的观点出发,引出“颠覆性变局”的概念,并从创新形式、组织战略、心理定势三个方面指出目前美国高校面临的形势。他指出,传统大学在以“书”为学术和知识载体的基础上,形成了三种工作模式的混合体,即一次性解决方案提供者模式、过程加工模式和俱乐部模式;但在新的时代挑战下,特别是1980年代以来一系列非连续性变化的力量如知识经济、信息革命、全球化、学术发展模式改变以及经费结构转型等新形势下,传统大学已面临着颠覆性的挑战。今天的大学肩负重任,身份与角色已从传统的“边马”转变为自食其力的“辕马”。面对新形势,大学要在在时代变迁中制定符合自己的发展战略。赵老师反复强调,一定要在时代变迁中去理解、研究高等教育。
赵老师通过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关照,讲述了中国高等教育经历的三个阶段,中国飞速发展越来越走向国际化,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将在未来“走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中。当前中国大学面临的挑战除了与国际共同的问题外,还有自己的一些特殊问题:如学术品质与学术底线问题;教学弱势,教学方式陈旧,教育质量面临危机;资源依赖单一、社会服务能力不足;制度有序性不足,功能与效益问题突出;治理结构合理性等问题。中国大学首要治理的是学术品质和学术底线的改进,净化学术环境,保持老一辈学者的清廉品格。其次面对教学质量危机、资源依赖单一问题,应该提高大学服务社会与服务服务学生的能力。定位决定战略,中国高等教育需要更优化的治理模式。
赵老师最后强调,在一个充满“颠覆性”变局的时代,改变中国高等教育的力量众多。一方面,未来高等教育最大趋势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增强,不能做好面向社会与服务社会的学校会面临更大的问题,面向社会办学是学校进步的最大标志。另一方面,大学要服务学生,本科教学改革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为学生进入社会和未来生活做好准备。评价学校要从价值创造角度进行,根据学校对学生的贡献、对社会的贡献为基准来进行学校评估。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中速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对高校的资助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高校必须学会从依赖政府到依赖社会。
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赵炬明教授譬喻说理,深入浅出;教室座无虚席,听众意犹未尽。(赵吉新 任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