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石中英:社会同情与公民形成

来源:admin305 时间:2014-09-22 点击量:

919上午,在教科院705学术报告厅举行了第155喻园讲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长江学者石中英,与大家分享了一场以深刻哲学思想理论支持的学术报告:社会同情与公民形成。本次报告由学院院长张应强主持,学院书记董晓林、副院长李太平贾永堂朱新卓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

中英首先点出个性(personal autonomy社会同情social sympathy共同构成公民素养citizenship literacy)的核心内容学校教育必须同时重视两者的培育。进而展开对同情和社会同情两个概念的界定,同情sympathy)与怜悯mercy)、移情empathy系统比较,定义同情是个体所具有的易于、愿意并能够对他者处境、遭遇或感情产生同感的心理状态或心理活动。通过阐明对照休谟亚当·斯密、范梅南关于同情学术观点石中英指出基于同情对象的不同类型,同情可区分为“个体同情”、“社会同情”和“人类同情”三种基本类型水平。

依据同情与正义、同情与教化的作用关系,他指明社会同情作为民主公民的素养来培育是必要的提出良好公民的标准涉及五项兴趣和能力包括促进联合生活的兴趣和能力、共同交流经验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共同利益的兴趣和能力关注别人行动的兴趣和能力反对社会分割与构建良好社会关系的兴趣和能力。然而,中国传统的关系社会中,石中英分析:个人同情很有可能隐性或显性的伤害社会。只有个人同情上升为社会同情,同情才能成为公正与仁爱的真正基础。再之,石中英通过厘清社会同情分别与社会意识、社会理解社会责任共同价值认同的关系,阐明同情是行动的根源。一个人如果缺乏社会同情就会缺乏社会意识、社会理解和社会责任,可能真正理解认同共同价值,亦而阻碍良好公民的产生。

如何通过教育唤醒培育一个人的社会同情?石中英首先解释了同情产生的五种心理机制同情基于观察、理解移情经验想象以及信仰而产生。进而总结社会同情唤醒的五种途径分别为:促进和扩大社会交往;提升社会理解能力;交流与分享社会经验;激活和唤醒社会想象;坚定对于社会信任和团结的信仰。报告结束之际,石中英教育实际出发,批判中国学校普遍得了精英症引出学校在培育社会同情方面的责任。他归纳:培育社会同情需要重新理解学校的价值丰富学校生活的社会化重视艺术和人文学科的教学,反对学校生活中各种形式的特权和分离,或直接案例方式开展社会同情教育。

会上,师生积极提问,与石中英作交流

最后,张应强结合本次报告中“唤醒社会同情哲学观点,提倡教育学人从公民形成的角度探索学校教育的责任、思考学校教育的价值以及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指出高等教育领域研究需要积极地从教育哲学理论、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领域汲取养分。(阎梦娇 刘静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