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刘献君教授与研究生探讨《道德经》

来源:admin305 时间:2014-01-19 点击量:

    115下午,刘献君教授研究生团队举行《道德经》的读书会学院教师张俊超李伟出席参加读书会气氛轻松活跃,交流热切。

    刘献君熟读《道德经》,认真阅读不下五遍。他认为,这是一本对值得认真品读的经典好书。读书会上,研究生们分别陈述了对《道德经》的阅读体会。有同学从教育的角度阅读,认为老子对两种教育进行了区分,分别是可道和常道,教育的内容也有唯学和唯道的之别,理想的教育应行不言之教。有同学从道的运行规律角度解读,“反者道之动”,事物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同时,事物的运动发展总要回到“原来基始”的状态。有同学从辩证的角度理解,认为生活和学习都要善于观察,善于转化。

李伟从三个方面谈了阅读感受。

一是从解释学的角度看,有三个不同的角度:首先是文字的字面意义,应对比参照几个权威的版本,对《道德经》进行分析;其次是老子的本意,这时的理解,不应加上个人对老子思想的揣测;最后设想若老子在当代,他会从什么角度来理解《道德经》。

二是理解《道德经》的三个前提性条件。首先,对其的理解具有阶段性的特征,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的阅读感受不一样。其次,对其的理解,具有亲历性的特征。个人阅历的“质”和“量”对理解老子的观点有着重要的影响。老子是站在宏观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和自然的,要读懂老子的思想,需要一定的人生经验。最后,对其的理解具有时机性的特征,不能强求不代表不去求,生命出现重大转折时,再去读《道德经》,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李伟认为,《道德经》是中华民族的整体哲学,是中华民族的根。阅读《道德经》,有助于研究生们重新回到民族的思维方式。

三是《道德经》的教育学意义。李伟认为《道德经》是老子的思想总纲。学界有两种理解,其一是认为道与名的关系是老子的思想总纲,道名是互借的;其二是认为无和有的关系是老子的思想总纲,这主要是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的,无中生有,有无相生。这两种不同的理解,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前者是名词思维,后者是动词思维。道从名词思维的角度理解,是存在论,是宇宙的终极规律;从动词思维的角度理解,是方法论,是达到它本身的手段。分析老子的教育方法论:首先,老子要求做减法。“为学日益处,为道日损”,在书本上、空间上、方向上都要做减法。“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我们应在节奏不断加码的时代,给自己做做减法。其次,老子要求行不言之教。教是为了不教。再次,老子要求知白守黑,祸福是相依的。最后,老子要求绝圣弃智,道法自然。

李伟也谈到了老子的自我观。分别是:上善若水;宠辱不惊;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致虚守静。最后,他谈到了老子的改革观。分别是:对多快好省的现代价值主义的清醒认知;对有无相生、利弊想成的教育改革的代价论的认识;对过度言语主义的警惕。

刘献君从三个方面谈了阅读《道德经》的感受。

他认为其一,《道德经》是思维方式,也是思维观念。它将形而上和形而下结合起来了。形而上的是道,道亘古不变,是万物内化的动力,是人类行为的准则。形而下的是空,做人要审慎。因为“飘雨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些感受,都是源自现实的生活。

其二,阅读《道德经》体悟到,万事万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反者道之动”,任何事物都是连续统一体,老子是从对立统一的角度,从两级而非一级的角度去理解万事万物的变化的。

其三,他强调,教育中应该用“负方法”。从对立的事物中去理解事物的本质。“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个性化教育所要求的“潜能、立志、空间”中的“空间”,就是“负方法”的一种,这“空间”,既包括物质空间,也包括精神空间,没有思维的空间,学生无法发展。

刘献君还对下一次读书会作了要求,阅读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刘怡)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