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研究生学术简报《学问点津》第5期

来源:fyg 时间:2010-05-11 点击量:

研究生学术简报《学问点津》第5期

学问点津

顾问:张应强 江洪洋 张俊超

主办:教科院研究生会学术部

编辑:叶阳青 冯加渔 庞慧 时艳芳

2010年 5月 1日 第5期

教育动态

我校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

日前,我校出台了《关于在全校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的通知》,拉开了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序幕。

本次大讨论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为主线,一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围绕办一个什么样的华中科技大学,怎样办好华中科技大学这个根本性问题展开讨论,明确学校的目标定位;二是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就如何加强学风教风建设、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加强制度和学术环境建设等展开讨论,树立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三是立足我校合校十年的发展历程如何以大学文化建设为基础形成中国特色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模式与先进文化等展开讨论。

在此次教育思想大讨论中,我院刘献君教授、张应强教授、别敦荣教授、沈红教授分别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校的发展定位等问题作主题报告,现采撷四位教授的报告要旨,以供学习交流。

刘献君教授:创新教育理念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体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其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核心环节。近几年来,高教界开始着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专业设置过窄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矛盾;课程设置的统一性、单一性与学生主体、选择性之间的矛盾;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呆板单调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矛盾;单一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与办学特色、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等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教育思想观念是先导,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转变和创新教育思想观念,确立素质教育、以人为本、面向社会、创新教育和教育国际化等理念。

张应强教授:制度创新与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当前,我国正式开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动。为有效扶持有关高校创办世界一流大学,教育部及有关部门相继增加拨款、加大投入力度、提供政策支持。有关高校也在进行积极的规划和建设,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西方国家一流大学兴起与形成的历史说明,世界一流大学是一种制度文明的产物,这种制度文明包括制度环境和现代大学自身制度两个方面。著名新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认为西方世界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率的组织在西欧的发展,经济增长的原因并不是规模经济、教育、资本积累所致,制度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制度对经济增长如此重要,对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同样重要。因此,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在保证投入的前提下,加大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步伐。

沈红教授:如何从研究型大学走向世界一流——兼论研究型大学的本质

高等教育和高等学习同在、探索未知与培养学生并行、学术性与引领性并重是研究型大学的内在属性。研究型大学必须具备的四个要素是:学术型博士的数量与质量,科学研究的层次水平与经费额度,教授为同行认可的学术领导地位,科学研究、教授群体、博士生群体在学术自由环境中的共同发展。研究型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一些差异,但其生命要素即学术声望是相同的,是其拼命为之奋斗的。研究型大学是一个类型,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层次,它们可以在最高层面上达到个人、学校、国家利益的一致。世界一流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具有交集,我们可以先从研究型大学开始而有所作为。

别敦荣教授: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与战略

研究型大学是一种重要的大学类型,往往指居于高等教育体系塔尖的少数高水平大学。它们地位独特, 在学术和社会等多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术界从国外引入“研究型大学” 的概念后,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我国部分大学的自觉行为。一部分大学为此开展了一场“ 静悄悄” 的生态再造运动,形成了新的更有利的生态系统,包括边界延展、学科群落建立、运行机制创新、和谐功能维护等。未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应当着眼于索尚学术、 陶铸英才、扎根社会、引领方向、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目标定位,采取更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发展品质,提升学术和社会功能。

(注:四位教授的主题报告全文刊载于华中大在线视野网。)

∞∞∞∞∞∞∞∞∞∞∞∞∞∞∞∞∞∞∞∞∞∞∞∞∞∞∞∞∞∞∞∞∞∞∞∞∞∞∞∞∞∞∞∞∞

学问之道

管理自己的时间

刘献君

“天地无私草木秋”,大自然把时间平等地给予了每个人,但时间的价值在每个人心目中是不相同的。一个人的一生能否作出杰出的贡献,因素很多,其中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人的一生面对学习、工作、娱乐、交友、家庭,等等,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而人的生命、时间是有限的,活到81岁,才三万天。因此,管理自己的时间十分重要。

规划自己的时间。管理,首先要做好规划。而规划好自己的时间是一生规划中最重要的事。规划时间,首先要找准自己一生发展的方向。人的一生不可能干太多的事,要集中在某一方面发展。选准自己的方向,并沿着这个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笨”的人也可以干出成就来;没有方向,今天干干这个,明天干干那个,“聪明”的人也会一辈子一事无成。我们应根据社会的需要,自己的兴趣、优势潜能,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规划时间,要制订一个“为我所用”的学习计划。规划时间,每周、每天还要有具体的时间安排。

科学、合理利用时间。科学、合理利用时间,可以提高时间的效率。科学利用时间,至少应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寻找自己的最佳用脑期。在一天的学习、工作时间里总有一段时间是注意力最集中、情绪最高涨、学习和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期。由于人的性格、气质、环境、习惯不同,每个人的最佳用脑期不一样。找准最佳用脑期后,可以将最重要的事放至这一段时间。二是注意左、右脑的交替使用。人的右半脑擅长形象思维,左半脑擅长逻辑思维,因此,左、右脑交替使用,也可以提高效率。例如,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感觉疲劳时,用演算数学来作为休息。三是应以适量的体育锻炼作为调节大脑、恢复疲劳的重要措施。合理利用时间也很重要。一个人不可能完全支配自己的时间,如要听课、开会、完成领导和老师交办的事,一些必要的公益活动等。因而,自己支配的时间有长有短,如一天,半天,一小时,20分钟等。要根据时间的长短,安排做合适的事,如10分钟、20分钟可以看看报纸、论文,思考某一个问题。科学合理安排时间还可以将“复杂”变“简单”。我们要做的事很多,都同时放在脑子里,乱糟糟的,很复杂,弄得人也很紧张。一旦分解,就简单了,我这一小时、半小时就是听别人说话,写字,交谈……但加起来,事情都做完了。

要善于对自己说“不”。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学生:看到一位同学的字写得漂亮,非常羡慕,马上练书法;交谊舞盛行,他到了舞场;集邮的多,他很快购来了集邮册;经商风来了,他立即做起了小卖买……时间悄悄过去了,他却一事无成。世界丰富多彩,外面诱惑很多,但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能力、兴趣、爱好、素质、天赋也千差万别。因此,要善于对自己说“不”。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至两项活动,作为自己的主要爱好,不要事事参与,将主要时间用在自己一生的发展方向上。

学问百知

理解“文化资本”

随着人的生活形态的变化,“资本”的概念与形态都发生了变化。现代思想大师布尔迪厄认为“资本可以表现为三种基本的形态:经济资本,这种资本可以直接转换成金钱,它是以财产权的形式被制度化的;文化资本,这种资本在某些条件下能转换成经济资本,它是以教育的形式被制度化的;社会资本,它是以社会义务组成的,这种资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它是以某种高贵头衔的形式被制度化的。”

人、财、物的资本固然重要,但是“文化资本”整合其他资本的作用和能力却日趋显现。何为文化资本呢?布尔迪厄认为,通常以三种状态存在:具体的状态,表现为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客观的状态,表现为文化商品 (图片、书籍、辞典、工具、机器等),这些商品是理论留下的痕迹或理论的具体体现;体制的状态,是一种客观存在,这一存在必须被区别对待,因为这种形式赋予文化资本一种完全原始性的财产,而文化资本正是受到这笔财产的庇护。文化资本的积累集中体现在我们所称的文化、教育、修养之中。这一过程因为包含了各个时期劳动力的变化,所以极费时间,而且必须由投资者亲历亲为,就像肌肉发达的体格或被太阳晒黑的皮肤,不能通过他人的锻炼来获得那样。

布尔迪厄把“早期家庭教育投资”、“能力”和“节约时间”看作衡量文化资本的最精确的途径。他说:这种资本与个人的联系是如此紧密,而且文化资本的获取总是被烙上最初条件的痕迹。这种最初条件包括整个家庭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从一开始就不延误不浪费时间,以及家庭所能提供的自由时间的长度。自由时间指的是从经济的必需中摆脱出来的时间,这是最初积累的先决条件。在布尔迪厄看来,教育与教养,是最大的资本,是最有能力转化为经济资本的资本。这种资本的投资越早回报率越高,而文化资本在社会结构的再生产中也就越具有决定性。

概括起来说,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首先是强化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这种教育不仅是技术技巧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养、德行、人性的教育。其次,强调能力教育,即:认知能力、思考能力、社交能力、行为能力、创造能力、欣赏能力等的培养。第三,要人们学会节约时间,学会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因为充裕的闲暇时间是个体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第四,要人们学会摆脱功利主义、物质主义对个体精神的羁绊,学会放弃对物的贪婪和占有,进而投入更多的时间去欣赏生命、生活,有能力促进身心平衡。

文化资本的浮出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是以商品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转变。真正的经济增长不仅仅取决于财、物资本(有形资本),更取决于文化资本。文化资本的深刻性在于:它让我们看到,在现代社会,经济行为使货币得以实现后,接着文化目的就快速替代经济目的。因为,缺乏以文化资本投入为基础的经济,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摘自《浙江日报• 学海》

名家论学

所谓启蒙,不仅是增加一点知识,而是将我们已经学到的和正在学习的大量知识吸收积聚起来,在我们的思考中心不断运转前进因此,真正伟大并为人类普遍承认的才智之士,像亚里士多德、圣托马斯、牛顿或歌德,能够将新与旧、过去与现在、远与近联系起来看,因而能洞察这些事物之间的互相影响。没有这种观点,就看不到整体,看不到本质和中心。用这种观点掌握的知识就不仅看到一件件事,而且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因此这样的知识便不仅是学得某样事物而且是一种哲理。

——约翰•亨利

教育视点

争创一流,不可盲目

——曹玉洁(高等教育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经在过去十年间成为全球流行语,这不仅仅意味着各国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与科研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获取和创造高深知识以增强其参与全球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场近乎大跃进似的全民总动员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运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纵观目前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其成功办学都必不可少三种重要因素:

第一种因素:英才汇聚。要成就大学的卓越,第一个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齐聚众多优秀人才。有了优秀的人才,也就有了优秀的教师、学者,必能吸引优秀的学生的到来。这种人才汇聚的情形就是美国学者乔治•斯蒂格勒所形容的滚雪球效应,即最优秀的科学家在获得经费、开展研究的同时,也吸引了其他学者及最好的学生。而学校的优势在“滚雪球”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明显。

第二种因素:资源充足。资源充裕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第二特征,唯此才能满足研究型大学巨大的运营开支需要。换而言之,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费必定充足。充足的资源使得学校形成了良性循环,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和研究者。公立学校由于政府的拨款而有着稳定的办学经费来源,但世界一流大学不一定是公立学校。例如在美国最好的20所大学里,只有密歇根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分校是公立大学。一般而言,学校的经费有四个主要来源:政府下拨的运行和科研经费、来自公共组织和私营企业的合同科研经费、运作捐赠基金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学费。这即意味着建设一流大学必须要开门办学、广纳财源。

第三种因素:自治管理。《经济学家》的一篇调查报告认为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是世界上最好的,其成功的因素不仅仅是经费充裕,还包括学校与国家保持相对独立、具有竞争精神、以及能够从事与社会相关且有利于社会的学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尽管大学要受到法定问责机制的束缚,但由于不受制于繁琐的官僚统治和外部施加的标准,因而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够快速灵活的配置资源,回应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需求。可以说,自治虽然不是创建和维持世界一流大学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

对我国而言,在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全民争创一流时,我们要采取现实客观的视角看问题。实际上,大部分国家,即使是相对富有的大国,也只能甚至说只需要一两所世界一流大学。对很多国家来说,支持一所一流大学已经严重超负荷了。而且,我们要意识到:即使最好的大学,也不是样样都是第一的。比如,哈佛大学的工科就不算最好。所以,对大多数国家以及对大多数院校而言,建设世界一流的学院、学科可能更为合适,特别是要建设那些与本国或本地区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学科领域。例如马来西亚的大学就着重发展信息科学、橡胶技术等对区域经济意义重大的领域。

过分强调争取世界一流大学地位,可能会有损一所大学甚至整个学术系统。它可能把精力和资源从更重要的、或许更实际的目标上挪开,且因为过于关注建设面向研究和精英的大学,也会导致忽视培养更多学生或服务国家需要。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反映的是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研究型学术机构的规范和价值——特别是美国和西欧的。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大卫•里斯曼指出,美国的大学正在失去多样性的学术目标和理念,主要是因为“一种蜿蜒的进程”,即所有的大学都在努力成为像哈佛、伯克利等一样的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而在今天,似乎全球的大学都在朝着这个单一的学术理想努力。我国也不例外。但我们的实际国情却是:有限的教育资源不允许我们建设多所世界一流大学。

我国尚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地域广阔。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辉煌的成绩,但贫富差距和区域教育差距问题也日益严重,教育经费也迟迟不足。因此,我们应实事求是,而不必要求全国所有的大学都跟风似地争创世界一流大学,以至于把全民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建立世界一流大学上。这只会导致所有的大学都带同样的帽子,穿同样的衣服,一马平川,整齐划一,从而像大卫•里斯曼所担心的那样失去自我的价值。事实上,每所大学都应该有自己独有的特色和个性,满足国家、学生包括市场的不同需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是一个国家教育繁荣昌盛的重要财富。

走出象牙塔

——尚明彩(高等教育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

众多周知,传统的西方大学具有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以维持学术自由和教学自由的传统,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大学处于“象牙塔”之中。但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大学再无法保持中立地位。这正如怀特海所说:独身不适用于大学,他必须与行动结为伴侣。一方面,大学要维持自身的发展,必须获得来自国家、企业、基金会等的资金支持,没有这些经济援助,大学仅靠自身很难生存。另一方面,大学作为新知识、新技术的产地,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发展。此时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正如博克所言:“二战以后,大学是象牙塔的说法过时了,相反有一张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把大学和其他主要社会机构联系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的基本价值准则与大学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首先,学术自由产生了社会责任困境。伴随高等教育与社会联系的日益加强,处于现代社会中的大学不得不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学术自由的运用会导致社会力量现有平衡的改变。因此在实施学术自由时,大学既要对社会进行谴责又要对社会负责。其次履行社会责任对学术自由产生了损害。在大学和各类企业进行合作研究或技术转让时,大学倾向于保留大学产生的知识产权,但对企业来说,就很难愿意将重要项目的产权让给大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大学对社会资金的依赖,难以不做妥协,这对大学自身的利益会产生很大的损害。

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矛盾,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必须找到两者的结合点与平衡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大学人类精神与文化摇篮的地位的同时,承担人类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责任,达到“认识论”与“政治论”的统一。首先只有坚持大学的学术自由,才能更好地履行大学承担的社会责任。大学通过各种学术活动、科技研发活动、人才培养活动来履行对社会的责任,这些活动与其他活动不同,只有与社会保持适度的距离,遵循学术的价值和自身内在逻辑,才能清醒睿智地给社会发展注入力量。同时大学的学术自由离不开学术责任的规范与约束,自由是相对的,受一定的规范约束。假如“自由” 到泛滥的程度,同样也会给学术研究带来灾难性的损害。其次,大学通过履行社会职责,在一定意义上可获得更高程度的学术自由,获得更多政府对学术研究的财政资助,既满足了大学教授的研究自由,也极大地推动了大学和学术的发展。

现在大学已不能深藏于“象牙塔”进行纯学术研究,而应适时走出,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又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正如第24届哈佛校长普西所言:“学校生来就免不了要为社会做各种杂差琐事,但我们一刻也别忘记,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追求真理本身,而不是去追随任何派别、时代或局部的利益。大学不是不承担社会责任,但大学绝对应当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而不是别人指定的方式来承担这种责任。”

学 思 物 语

“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天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这是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之一。这句话实际上揭示了一种人生哲学,那就是人生要以珍惜的态度把握时间,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做起。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也就珍惜了所拥有的今天。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并不像某些人所认为的就像日历那样,撕了一张还有一张,撕了一本还有一本;它不可逆转,不会停下来,不能储存等待;它对所有的人公平,有限性,能快能慢;它没有替代品,零弹性,也是无情的。我们要让每一天过得都有价值。这也许对于没有养成好习惯的人来说是一种挑战,但一旦挑战成功了,那就是一种质的飞跃。

——马翠民(高等教育学2009硕士研究生)

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广为人知,多被引用来说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这种引用却恰恰偏离了“思考”的本意。笛卡尔创立了“普遍怀疑”的方法,即怀疑一切可怀疑的,直到无可怀疑,他逐渐相信他所能完全肯定的唯一存在就是他自己的存在。“我思故我在”充分概括了他的思想:通过思考而意识到了“我”的存在,由“思”而知“在”。把“我思故我在”用作强调思考的重要是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学而不思则罔,我们遇事或读书都应该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才能真正有所获,不然,不经过深入思考的阅读,即便读书破万卷也是枉然。

——聂亚舫(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009硕士研究生)

还记得十年前那个踌躇满志,壮志凌云的我吗,还记得当初离开家乡奔向大学的那份心情吗,还记得为了成为国防生的那份执着和努力吗……所有的这些画面都变成了记忆的碎片,在我离开学校的那一天成为怀念,成为不敢触碰的青春。

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我如期的收到了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不记得是哪位哲人说过人的痛苦来源于选择,当自己可以选择的时候,却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放弃现在的工作,离开新婚的丈夫,回到我曾经生活过四年的大学开始我的读研生活,在“舍”与“得”之间做出选择,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我还是坐上了来武汉的飞机,离开彩云之南的故乡。

菁菁校园,美丽依旧……唯一不同的是我和身边匆匆走过的同学。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奋斗,就要做好学生的本分,努力积极对待每一天的生活,真正融入当下的学习。

自由,爱情,个性,错误,责任,代价,等待泪水,成长,亲情,宽容,自信,执着。这些关键词记录了青春年少奋斗的故事,一幕幕青春的往事,过去了,错过了,珍惜着,拥有着,爱在青春。在这个寻找航标的季节里,庆幸我们还可以选择,还可以奋斗。年轻的我们敢闯敢干,敢付出,敢选择,敢舍弃,敢承担,敢作为。为自己,为家人,为了证明许多年前的承诺,让青春之花绽放,让青春之歌高唱!

——黄宁欢(教育经济与管理学2009硕士研究生)

———— 纯洁学术 端正学风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