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张楚廷:创造何从?创造何来?

来源:fyg 时间:2008-06-30 点击量:

张楚廷:创造何从?创造何来?

2008627下午300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博士生导师张楚廷教授做客我院,为我院师生带来了题为《创造何从?创造何来?》的精彩讲座,该讲座与626日张教授在中国地质大学高教所和武汉大学教科院所作的题为《教育现实的评论》和《教育话语的洗涤》)的讲座,构成一个讲座体系的三部曲。讲座由院党支部张顺柱书记主持,全院师生积极参与。

讲座开始,张楚廷教授谈论了他自己对创造和创新的看法。首先提出了他比较欣赏的一种关于创造的看法,即“创造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全忘了,就是创造”的论断。这个论断是基于三点涵义,即“一是你学过了一些东西;二是不单指把学过的东西忘记了,而是把知识通过改造后转变成自己的,三是自己做自己的学问”。在讲到创新和创造的关系时,张教授认为,创新不如创造高明和严密,创新必须要有意义,才能称作创造。并结合自己所做的课程“哲学和校长学”的研究,来阐释他积极投身创新并寻求创新的意义世界,进一步到创造的路程,提出“创造应从创新开始,而只有当创新进入了意义世界之后才能够成其为创造”的论断。

讲座中,张教授侃侃而谈,引用很多事例来论证他的一些观点。他谈到“说别人没有做过的话,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想别人没想过的问题,必会出创造。”因为这是一种创造的心态,一种创造的准备,一种创造的途径。通过例证,他指出创造的基本途径就是批判。比如,他批判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个论断,谈到拓扑技术就是把几何中的距离因素去掉,以至于几乎所有的科学都用到了拓扑技术,它正是在远离了实际之后,才更能应用到科学和现实之中的。著名的哈佛大学不办工学院,不办农学院,它做最抽象,最理论,最原始的学问,它对人类的贡献就在于远离实际,它越远离实际,越能接近实际。然后他进一步指出,比批判低一层次的质疑,是创造的前沿,是批判的起点。

在具体谈论创造的心态时,他认为,创造的心态就是求新。由此侃侃而谈了许多自己的格言:做事与众不同,做人与众相同;我非常愿意了解别人,非常不愿意模仿别人;做自己的事情,在教书、研究和管理中力求自己做自己,力求创造。张楚廷教授认为作为一个研究高深学问的研究者,应以人云亦云为羞耻。具体到自己教过的11门教育课程,其中有8门课程讲的是自己的东西,另外三门先是教别人的教材,后来也教自己的东西了。另外,他又举了相关事例谈及与创造相关的问题,比如,创造的心理是自信;创造的条件是自由;创造中人必须自像、自信、自由等观念。

最后,在谈及自由时,张楚廷教授主张今天的自由,要防止自我丢失,要把握自己,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认识:在行为上,尊重而不盲从跟随,尊敬而不随声附和;在心理上,询问重于学习,质疑重于聆听;在态度上,面对功利可与之交往,不可以之领航,面对功利,应平视之,不可高视之;在思维方法上,看重逻辑,更看重直觉;在学术上,看重创造,更看重自由。

讲座后,学生们纷纷向张教授提问进行交流。在问及是否需要质疑一切,何时该质疑时,张教授肯定个体的存在不容怀疑,其他一切都可以进行有水平的怀疑,但并非否定一切。另外,在回答现存的许多潜规则与自由之间的限制与反限制的问题时,他说,应试图识别潜规则,以巧妙的方法来对付它,不丢失自己的自由,这个度在于自己好好把握。

黄容霞摄影 报道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