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迎新年 谋新招 我院召开发展咨询委员会会议

来源: 时间:2023-01-12 点击量:

2023年1月7日,我院召开“迎新年、谋新招”发展咨询委员会会议。学院发展咨询委员会全体委员、学院党委会与党政联席会成员以及各研究所所长出席本次会议,就学院过去一年的各项工作进展和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研讨。



会议由副院长张俊超教授主持。她简要介绍了本次会议缘由,对拨冗出席本次会议的诸位专家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她说,发展咨询委员会是学院的"专家库"和"智囊团",为学院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科研项目进程等重大事务提供咨询和指导,是促进学院科学发展宝贵的资源。

我院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前会长瞿振元教授在讲话中指出,当前的高等教育内部与外部从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公平等各方面都有诸多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二十大”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新的希望新的要求,如何客观应对当前形势做好高等教育研究,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挑战。2022年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此次会议希望促进决策咨询成果,努力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刘献君教授在讲话中强调,虽然教育学科的发展是艰难的,但是现阶段教育学科的整体发展势头是向好。原因其一是各大学的人才流动带动了全国教育行业的发展,其二一批学科带头人发挥了充分作用,其三国内外的一批优秀博士人才投入教育行业中。我国教育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学科怎么发展,是值得我们反复探讨的问题。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发展路程是起伏行进的,同时也是积极向上的,希望此次会议群策群力促进学院更好发展。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廷柱教授从谋篇布局与基本条件建设、服务学校与地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人才培养与教学成果奖申报培育、科学研究与咨政建言、举办学术会议与参加学术会议交流情况、学院师资、组织建设与治理改革等方面,向发展咨询委员会详细汇报我院2022年度工作,同时提出三个方面的发展问题希望发展咨询委员会解惑。一是关于《工程教育》英文期刊如何才能办成;二是在学院师资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博士后队伍建设如何做大和做好;三是如何构建和落实学院改革中的四项机制——聚焦特定学科方向的学术生产机制、可以承接重大任务的团队协作机制、以研究所为主导的成果体系机制、服务学校改革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

浙江大学刘海峰教授提出,关于工程教育学科的发展要突出特色,归类也要进一步明确。英文期刊的创办是极其不易的,但同时英文期刊对于进一步扩大在国内外影响是有帮助的。如何更好扩大国内的影响也可参考其他教育研究院的发展,要力争在国家智库等多个平台发声。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教授表示,2022年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脚踏实地取得了扎实的成果,可喜可贺。博士后的规模逐步发展壮大,建议可将咨询委员会专家作为博士后合作导师,从而增强吸引力获得更高效发展。关于以研究所为主导的成果体系机制转换上,可以将研究所做为载体,梳理学院各学科不同的发展领域,围绕历史上形成的学科特色去组织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在突出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既要有战略定力的基础,又要从研究的角度扩宽思路。

南方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沈红教授指出,英文期刊的创刊是困难重重的,首先需要质量较高的论文支撑,其次英文期刊不仅需要国内的影响力,更需要打出国际影响力,需要有英文期刊经验的编委做为掌舵人。关于学院博士后队伍的建设,需要多方面考虑去选用与学院期望发展学科一致的博士后。关于如何聚焦特定学科方向的学术生产机制方面,需要在有组织科研思路的基础上进行自由学术探索,充分发挥华中科技大学做为中国研究型大学典型代表的优势,以学校70年历史道路发展中的关键点归纳宝贵经验。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陆亭研究员表示,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是非常好的,奠定了后期较好的发展潜力。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历史辉煌一定是团体的辉煌,重现辉煌需要团结学院教师一心推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为学院发展群策群力。英文期刊是一个载体,要以载体来推动国际的流动与交流。关于博士后团队,其创新力和博士生相比可能下降,前者容易懈怠,选较好的博士后生源比较重要。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天山研究员指出,学院发展既要拥有忧患意识,又要看到优势特色。如何找准国家的战略需求,利用华中科技大学优势,探索工程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关系,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在工程教育中体现,特别是产教结合的成果,同时考虑工程教育的体系问题,将“二十大”中强调的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落到实处。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阎光才教授表示,工程教育在中国尚在起步阶段,角度上可考虑对工程史和工程教育史进行较好的梳理,将教学上的实践和理论方面,以及中外的横向纵向比较才能发现问题所在。英文期刊的创刊阶段,要与国外的作者趁早取得联系,主编也需要既有工程教育背景又有良好的英文编审能力。要将博士后做为学院的人才储水库,博士后的流动强没有归宿感,需要加强遴选的环节,与导师能够建立良好的关联,早期介入研究定位会让博士后有较好的后期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张斌贤教授提出,在满足国家重大发展需求方面,不能本末倒置需要有侧重点。关于可以承接重大任务的团队协作机制中,以群体来说,青年教师如何尽快成长和培养也是需要面对的问题。工程教育期刊如何扩大国际影响力,可以物色国外的有期刊经验的人才做主编。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张男星表示,创办英文期刊确实是非常难,是否可以用国外知名出版公司,把出版和推广融为一体。关于博士后团队发展方面,建立博士后导师团队是非常好的模式,能形成较好的团队协作。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研究现在的发展整体与过去比是趋势更好,我们面对的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课题。需要聚焦主要的学科领域,把我们的传统优势发挥得更好,有选择有侧重点去满足国家需要,突出重点发展新的领域。

浙江大学张应强教授强调,要学院在发展目标上有定力,需要找到适合教科院的发展发向,不能过分悲观。实事求是的追求目标,不能以排名谋划发展,要以发展来稳定与提升排名。传统优势需要巩固住,同时在重大教育政策、重大现实问题面前还是需要发声。关于英文期刊的办刊需要物色海外熟悉市场与流程的人,工程教育的发展也需要专任教师和班底来支撑。要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乐观地有定力地保持优势传统。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鹏教授表示,在学院的建设方面,要按照学科的规律和要求发展学科,按照人才的要素来建设人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教授指出,英文期刊的出版是有诸多困难的,需要有经验的出版社与编辑做为支撑。在学院发展方面,高等教育学科在发展中要防止过于狭隘化,过于实际化。教育学科的发展不仅要取长补短,还需要和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相互借鉴促进共同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念才教授结合自己学院发展经验提出,可参考排名找差距,但学院定位与发展目标不能跟着排名走。学院的具体发展还是需要聚焦特色学科,踏实为主旋律。

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光礼教授提出,学院要坚持学术立院与服务学校相结合,学科全面布局与突出特色相结合,自由探索的科研和有组织的科研相结合。

武汉理工大学前副校长张安富教授认为,对于学院未来的发展,第一是要稳定特色,在坚守的基础上去进行创新,院校研究等其他优势方向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第二学院创办工程教育英文期刊具备很多优势,如华中科技大学学校定位的优势、工科学科支撑的优势、中国工程院支持的优势,后期办刊需要提高文章质量,不以数量相搏。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刘献君在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咨询委员们对学院2022年的工作表示了肯定,从多方面诚恳地提出了意见与建议。同时,刘献君提出学院的发展要巩固基本抓住根本,抓住规律与方向,抓住特色发挥优势,发挥群体智慧创造群体辉煌,几代人共同奋斗,将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建设得更好。

会议的最后,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艾敏致答谢词,她表示本次会议是一次集思广益、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会议,感谢发展咨询委员会的专家委员对学院的指导和支持。学院将充分发挥发展咨询委员会的智库优势,将本次会议的意见建议充分吸收转化为工作思路和举措,抓好落实,群策群力,在新的一年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