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日晚,第226期喻园讲坛在学院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期讲座的主题是“教育研究案例与启示:综合中学课程与教学融合模式探寻——走向优质均衡的新农村教育扶贫振兴行动研究”,主讲人朱德全教授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巴渝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国家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核心学术骨干、“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北京师范大学国家“2011计划”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一等奖获得者、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与教育部重点项目近10项,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光明日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本次讲座由张应强教授主持,我院师生积极参与,座无虚席。
此次讲座共分为两大部分,包含九个方面。第一部分主要是朱德全教授结合自身长期研究的《综合中学课程与教学模式探寻——走向优质均衡的新农村教育扶贫振兴行动研究》这一课题,从“问题背景、研究借鉴、研究设计、实施路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价值效应、最终成果”共八个方面为我院师生进行介绍和分析;第二部分是朱德全教授结合多年的研究经验,与我院师生交流与探讨了教育研究的启示。
讲座伊始,朱德全教授介绍了“农村教育扶贫振兴行动研究”的提出背景,从农村教育的“三个必须”,即“农村教育必须服务农村学生生涯发展、必须服务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服务农村家庭精准扶贫”三个方面强调了统整农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必要性。然后,朱教授讲述了本课题的研究借鉴,并和在座的师生分享了在借鉴美日德等国农村教育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启示。接着,朱教授简单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即“探索一种‘农科教’统筹、‘普职成’统整的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特色融合模式”,并结合自身的课题研究假设向同学们强调了做好论文研究假设的重要性。接下来,朱教授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其研究课题的实施路径,将其提炼为“三教融合、双证并进、六连结构”12个字,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这12个字的具体内涵及内在逻辑关系。而后,朱教授为我院师生详细讲解了其研究的发现,从教育、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效应,并展示了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
在回顾教育研究全过程的基础上,朱德全教授和在座的师生分享了自身多年案例研究得出的启示。朱教授生动讲述了自己在研究课题时的调研经历,他生动幽默的语言得到了在场师生的强烈认同。朱教授勉励同学们做学术研究“境界要高,视野要广”,并向同学们强调,做学问要能做到“跳出来、走出去、跑下去、钻进去”,要学会用不同的学科视角看问题,站在学术前沿,了解学术动态,不拘泥于课堂和实验室,深入实践,多和老师同学交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持续而深入的研究。
最后,张应强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张教授用“超乎想象”四个字高度肯定了朱教授的本次讲座,张老师表示朱教授由自身长期的课题研究出发进而抽象出了“如何做研究”,由行动到理论抽象,讲座有深度有内涵。就朱教授的课题研究而言,朱教授突破了原有农村教育的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了新型乡村教育实验模式,很有创造性,对我国农村教育实践很有启发意义;就朱教授总结提炼的教育研究的规范而言,语言形象生动非常概括,很接地气,对学生做研究做论文很有帮助,很有指导意义。张应强教授勉励在座的同学深入领会朱教授总结的教育研究的规范,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上努力做到“跳出来、走出去、跑下去、钻进去”,把本次讲座的内容体会落实到自身的学术实践上。本次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任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