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学术动态
瞿振元:“双一流”建设的几个问题

来源: 时间:2018-05-02 点击量:

2018年4月25日,喻园教育讲坛第217期在教科院705教室如期举行。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瞿振元教授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双一流”建设的几个问题》的报告。此次报告由张应强院长主持,学院书记董晓林、副院长陈廷柱教授、刘献君教授、沈红教授、李函颖、魏署光等老师和众多硕博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瞿教授思路清晰,举例丰富。结合自己多年的从教经历,提出了几点关于“双一流”建设的思考,发人深省。

一、明确双一流建设的目标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瞿教授强调,我们要认识到双一流建设,不只是对若干高校的建设,它只是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站在更宏观的层面上去了解政策,它的最终的目的是要带动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即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

二、统筹推进、加快建设

1.统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之间的关系

瞿教授表示,此次“双一流”建设汲取“211”工程建设身份固化、缺少竞争的经验教训,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采取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开放竞争、以绩效评价为主的机制。在建设中期根据评价结果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对建设成果显著的加大支持力度,对缺乏实效的减小支持力度。在末期进行绩效评价,实现有进有出。

2.统筹一流学科建设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从学术发展的角度看,一流学科的“一家独大”容易形成“学术孤岛”,如果只是坚守自己的一方领域,很难有真正的发展,无法形成有效的学术生态链条。瞿教授指出只有学科之间加强联合与交叉,形成一流学科、高水平学科和其他学科协同建设的格局,才能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全校大多数学科向前发展,从而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3.统筹双一流学科高校和非双一流高校之间的关系

从数量和比例上看,能够进入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各种“品牌工程”的高校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高校既无法进入“一流大学”也无法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瞿教授表示,现在许多非双一流高校还在生存线附近徘徊,根本无暇顾及发展问题,绝大部分高校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只是靠学费的收取为学校的生存提供资金。所以瞿教授提出,需要从顶层设计的层面上处理好建设若干所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校与整体高等教育水平提高的关系,从而使“双一流”建设真正带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健康发展,加快我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步伐。

三、冲刺前列、引领发展

瞿教授表示,“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排头兵”与“引领者”,“双一流”建设高校一定要在其中起到带领与示范作用,协调好理念、管理模式、治理体系、学科发展、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关系,为其他高校的发展提供一系列有益的可供借鉴的经验。“双一流”建设高校应胸怀责任意识,冲刺在前,但在自身建设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带领高水平大学与其他高校共同发展,形成“雁阵”效应。各高校也应充分结合其在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的责任,发挥各自的的平台优势,努力维持教育的多样性,避免“千校一面。”

四、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带动各方面工作

瞿教授讲到,大学的使命和责任虽然越来越丰富,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培养人才,立德树人。离开人才培养,它就不是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带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的良好开展。瞿教授还运用形象的比喻,将人才培养喻为“滚石上山”,必须全力以赴,如若不得方法,只能事倍功半。只有用大力,用巧力,找准“发力点”,才能推动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各项工作的良好开展,做到事半功倍,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也要围绕这个核心点来展开,这样也就更符合大学自身发展的逻辑。

在提问环节中,现场师生就相关问题和瞿振元教授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讨论,瞿振元教授也做出了幽默而富有启发性的精彩回答,令在场师生深受启发。最后,张应强院长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代表全院师生再次表达了对瞿教授的感谢,报告在大家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方正)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