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授
刘长海

来源: 时间:2017-05-18 点击量:

姓名:刘长海

职称: 教授

电子邮箱:chliucn@hust.edu.cn

硕博士生导师: 博导/硕导


刘长海,博士,山东东营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文学学士、教育学硕士、教育学博士学位,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行访问学者研究,曾赴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学校德育处借调工作,兼任湖北省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等。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发表论文八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省部级课题四项,世界银行资助课题一项。主要研究方向是德育原理、学校文化、教学改革、家庭教育。


教学情况

承担教科院硕士研究生课程《学校德育原理》《教育学名著导读》。主持博士生课程《学生发展与教育活动设计》。承担本科生公共选修课《家庭教育学》。


研究课题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田野调查的中美学校文化比较研究”,课题批准号:12YJC880055

(2)主持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2012年度委托课题“中小学纪律规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08年度课题“以核心价值观反思为基础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EEA080239。

(4)主持世界银行2008年度资助课题“农民工教育需求及其供给研究”。

(5)主持湖北省教育科学2006年重点课题“科技发展与中小学课程改革”。

(6)主持2015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以培养自律为宗旨的中小学生管理体系建构研究”(BEA150068)。

(7)主持江岸区教育局委托课题“责信德育特色提升研究”。

(8)主持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委托课题“生活体验德育特色提升研究”。


主要论文

入职以来的代表性论文如下:
1.《追问助人的能力——兼论道德教育的边界》,《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
2.《学校文化视野中的学校核心价值观探讨》,《中国德育》,2007年第12期。
3.《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教育学报》,2007年第4期。
4.《学校文化传统与学习型组织的冲突及其化解》,《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7期。
5.《伙伴协作:教育学者与中小学校的应然关系》,《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第3期。
6.《学校文化自觉:培植真实的新型学校文化》,《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10期。
7.《呼唤学校文化自觉》,《人民教育》,2009年第7期。
8.《成就有德性的教育:论做中学与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的关系》(杜威诞辰150周年专稿),《中国教师》2009年第19期。
9.《杜威的实用主义道德观及其德育思路》,《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10.《论德育变革中的制度建设问题》,《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3期。
11.《走班上课背景下的美国中学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福建教育》2012年第24期。
12.《说教与体验:哪个更能影响学生》,《中国德育》2012年第5期。
13.《主题班会展示如何走向表演化误区》,《班主任》2013年第9期。
14.《破解学校内部制度建设迷局》,《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第3期。
15.《师德建设的语境障碍及其突破》,《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第24期。
16.《校规:惩戒权与学生权益的平衡》,《人民教育》2014年第8期。
17.《英国中小学生管理新规解读》,《比较教育研究》2015年第3期。
18.《构建引导与惩戒相互支撑的学生管理体系——《中小学生守则》修订的时代意义探寻》,《中国教育学刊》 2015年第9期。
19.《学生管理育人本位的复归:美国学生惩戒研究最新进展及其启示》,《比较教育研究》 2015年第11期。
20.《生活德育理念下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框架》,《中国德育》2015年第5期。
21.《中庸原则对学校特色发展的指导意义探析》,《教育科学研究》2015年第7期。
22.《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上海教育》2015年第7期。
23.《新守则撬动学校管理综合改革》,《人民教育》(专访)2015年第18期。
24.《小学生管理的严苛取向及其规避》,《教育科学研究》2016年第8期(《教育学文摘》2016年第4期转载。)
25.《经验德育:一种基于杜威哲学的德育思路》,《教育研究》2019年第6期。


研究生情况

指导教育学原理、教育博士专业博士研究生;

指导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李太平
下一篇:刘献君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