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授
刘献君

来源: 时间:2017-05-18 点击量:


姓名:刘献君

职称: 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博导


刘献君,男,1945年3月出生,湖南宁乡人,中共党员,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华学院副董事长、院长。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学院院长、教科院院长,《高等教育研究》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会长等职。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院校研究、大学德育、个性化教育。出版专著28部,发表论文250余篇。应邀到国内外近500所大学作学术报告。


主要经历

1952年9月-1958年7月,湖南宁乡官山小学学习。

1958年9月-1964年7月,湖南宁乡三中学习。

1964年9月-1970年7月,华中工学院发配电专业学习。

1970年7月-1975年5月,华中工学院电机系硅元件厂工人、辅导员、系临时党委副书记。

1975年5月-1983年4月,华中工学院党委学生工作组组长、组织部副部长、青年工作部副部长(期间于1977年3月-1978年1月到襄樊市南漳县,任湖北省委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农村工作队工作组组长)。

1983年4月-1985年4月,湖北襄樊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1984年8月当选襄樊市市委委员。

1985年5月-1987年4月,中南政法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1987年5月-1992年6月,华中理工大学党校副校长、德育教研室主任(首任)、人文学部党总支书记、党委宣传部长。

1992年6月-1996年6月,华中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文学院院长、政教系系主任。

1996年6月-2000年4月,华中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2000年4月-2005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等教育研究》主编,教科院院长。

2005年6月-2015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等教育研究》主编。期间2003年起兼任文华学院副董事长,2010年起兼任文华学院院长。


学术兼职

1989年5月,当选湖北省思政课程研究会会长。

1998年8月,聘为教育部第一届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秘书长;(2004年2月,聘为第二届副主任委员)。

2000年8月,聘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02年1月,聘为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委员会委员。

2002年10月,当选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200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聘为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规划制定专家。

2004年3月,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2004年6月,当选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5年5月,聘为教育部全国教育干部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6年11月,聘为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

2008年7月,当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会长。

2012年8月,当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7年8月,聘为山东省高等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另先后聘为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北华大学、湖北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等高校顾问教授、兼职教授。

学习、生活感悟摘选:

在教学、工作中反思、感悟,并“以悟导悟”,引导同事和学生共同感悟。

主要的感悟有:

世界上很多事情别人都可以代替,唯有读书学习谁也替代不了。

知识学习从理解开始,行为学习从模仿开始,思想学习从问题开始。

不要把“学问”变成了“学答”。

学生学习了就有教育,没有学习就没有教育。

不能用无知去研究未知。

有多少资料做多少东西。

学问的最高境界是“通”。

和西方人比,中国人忽视概念思维;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是无限的。

人生要读“理论、实践、自己”三本书,读“自己这本书”,尤其重要。

教育研究中要抓住问题、理论、资料、方法四个基本要素。研究中普通存在的问题是:问题偏大、理论偏多、资料偏少、方法偏乱。

现象是复杂的,规律是简单的。

偶然、必然、自由——工作和研究的基本路径。

共性生存,特性发展。

会想不等于会说,会说不等于会做。

多数人是好的,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因而,我们做事不要左顾右盼,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只需把握自己,果断行事。

人一生要做应该而又能够做的事,分清应该和能够的关系。

做一件事要产生多种功能。

眼前不等于永远,暂时不等于永恒。

人生要勇于放弃。人的一生有做不完的事,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能影响自己一生的事。

人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不要背着“埋怨”两个字走完自己的一生。

一年可能做不成任何事,十年可能做成任何事。

忙于紧急事而忽视重要事,是管理的大忌。

一天太长,一生太短。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一个人要心善、心动、心平、心定。

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提升,在辛勤耕耘中回报社会。


教学情况

结合工作和研究实际,在大学德育、文化素质教育、院校研究、个性化教育等四个方面,沿着“从偶然到必然,再到自由”的路径,研究实践相互推进,在研究中提出的理论观点、创建的实践模式,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大学德育研究方面。从1980年开始,参与全国性的大学德育研究,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创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创建思政学科和思政职称体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参与我国第一本大学德育学的撰写。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提出了一些颇具影响力的观点,如:大学阶段是人生观发展、确立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在大学生思想品德中的作用主要是:正确的导向作用,促进转化的作用,合理的建构作用,优化环境的作用;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三全’德育体系;德育过程既要开放,又要保持内部系统结构的稳定,实现两个方面的平衡;环境中的偶然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偶然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有两个基本功能,消化和内化。内化靠学生自己,谁也代替不了;自我教育能力是几种能力的完备组合,包括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大学教育主要是素质教育;大学新生遇到的主要矛盾是:目标失落与确立,自我冲突与认同,理论困惑与选择,学习依赖与主动;等等。(主要观点见《大学德育论》一书。)著名哲学家涂又光先生看了《大学德育论》后撰文:“该书始终贯彻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没有洋八股,也没有党八股。这种学风和文风,当今太难得了”。
文化素质教育方面。是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拓者之一。在全国高校首先倡导并组织举办“人文讲座”,推动出版“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在组织研讨国内外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提出在大学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想,共同推动教育部发布开设文化素质课程的有关文件;创建首个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推动教育部建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开展“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研究,提出从起于知识到止于境界的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八种方法,受到时任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同志的肯定和表扬;在华中理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创建了三个层次六个方面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时,提出了一些理论观点,如,文化素质是形成综合素质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切入点、突破口;人文教育具有三个目标;办大学就是要办一个氛围;文化是教育之根,我们要站在文化的高度,遵循文化的特点和规律,运用文化的方式,努力探索文化育人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文化育人的有效性;等等。其“知识经济呼唤加强人文教育”一文,成为华约2012年自主选拔联合考试语文高考试题。(主要观点见《文化素质教育论》一书。)
院校研究方面。在全国高校中首先倡导、组织开展院校研究,通过20年的努力,中国院校研究已经开始走向成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在本校建立院校发展研究中心,在全国创建院校研究学会,组织起来推动院校研究的开展。通过对院校研究的研究,探讨中国院校研究的内涵、特征;通过专题研究,推进院校研究的初步形成;通过信息系统建设,推进院校研究规范发展;通过国际化,推动中国院校研究的深化。在院校研究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理论观点,如:院校研究的基本特征是自我研究、管理研究、咨询研究、应用研究;相对于理论研究而言,实践具有紧迫性、动态性、模糊性、总体性特征;院校研究和大学领导之间的关系,犹如“汽车表盘”和“驾驶员”的关系,院校研究要为大学领导管理学校制造和提供表盘;院校研究规范发展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服务领导决策与服务学生发展,数据分析与质性研究,国际化与中国特色,机构的行政性与研究的专业化;首倡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决策是一个“循境”、“循规”、“循证”的复杂过程,因而需要循境决策、循规决策、循证决策;高校决策的主要特点是,高校决策是为自由创造条件的决策,高校决策包括学术、行政、综合三种决策,决策容易脱离根本目的,决策容易处于两极对立,决策对国家未来产生深远影响;高校决策支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日常事务管理的决策支持,重大事项管理的决策支持,组织变革、转型发展的决策支持;等等。在文华学院,作为院长亲自抓院校研究,通过院校研究,推进了学校发展,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办学思想、方略,如“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学校使命;“十年建校,十年发展,十年提高”的战略发展规划;“博学笃志、本立道生”的校训;应用人才培养和个性化教育两条办学主线;“共同目标、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学校组织文化;个性化教育办学特色;“依托华科,拥抱光谷”的办学策略;“带土移植,去土留根”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等等。(主要观点见《院校研究论》一书。)
个性化教育方面。自2003年兼任文华学院副董事长、院长以来,努力探索、推进个性化教育。在个性化教育实践中,首创潜能导师,中学教材《初中思想品德》第五课介绍了文华学院的“潜能导师”,称:刘献君教授收下6名“弟子”,拉开该校“潜能教育”的帷幕。之后,确立个性化教育的三个关键点:“潜能、立志、空间”;针对“学术型、应用型、潜力型”三类学生开展教学;实施“一人一规划、一生一课表、一师一优课”三个一行动;在此基础上,创建“三九”个性化教育模式。文华学院个性化教育取得良好成效,受到广泛好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瞿振元考察后认为:“文华学院个性化教育做得特别突出,在全国是少见的。”在个性化教育的探索中提出了一些理论观点,如:个性等于共性加特性,共性生存、特性发展;个性化教育不等于个别教育、差异教育、特长教育,其主要特点是:立足“生本教育”、基于和谐教育、突出自我教育、体现渗透性教育;学生需要是个性化教育的起点;创新精神是个性化教育的核心;交往实践是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个性,学校要有特色;共性要求通过个性化方式来实现;等等。(主要观点见《个性化教育论》一书。)


获奖及专利

1991年6月,获全国优秀党员教育工作者称号,受到中宣部表彰
1997年9月、2001年5月,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
1997年9月、2005年10月、2013年3月,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共三次。
1999年6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2001年5月,获全国第二届教育图书一等奖。
2006年9月,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9年5月,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9年6月,获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度我最喜爱的导师”。
2013年3月,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3年6月,获从事高教工作逾30年高教研究有重要贡献学者称号。
2020年6月,入选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四十年四十人。


著作教材

刘献君著,《大学德育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
刘献君著,《文化素质教育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
刘献君著,《个性化教育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
刘献君著,《院校研究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1年。
刘献君著,《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
刘献君著,《大学之思与大学之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
刘献君著,《高校战略管理》,人民出版社,2008年。
刘献君著,《大学之道-刘献君教育论丛》,人民出版社,2015年。
刘献君著,《强国必先强教》,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
刘献君著,《人生的关键瞬间》,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
刘献君、李培根主编,《教育理念创新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刘献君主编,《院校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刘献君主编,《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
刘献君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级讲座》,2010年。
刘献君主编,《2003-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研究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刘献君主编,《发达国家博士生教育中的创新人才培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
刘献君主编,《中国高校教师聘任制研究:基于学术职业管理的视角》,科学出版社,2009年。
刘献君主编,《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民族精神的对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
刘献君、陈敏主编,《院校研究与现代大学管理》,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
刘献君主编,《跨世纪的思考——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
刘献君主编,《中国传统道德》,华中理工中大学出版社,1996年。
刘献君主编,青年社会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
刘献君、谢圣明合著,《社会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年。
刘献君主编,《校研究案例:第一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
刘献君主编,《中国高等教育50年(大学德育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上一篇:刘长海
下一篇:刘亚敏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