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魏署光

来源: 时间:2017-05-18 点击量:

姓名:魏署光(WEI, Shuguang)

邮箱:weishuguang@hust.edu.cn

硕/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Ph.D. supervisor)

联系方式:13307198663


魏署光,男,山东章丘人。教育学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美国院校研究学会等访问学者。学术兼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副秘书长。曾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被评为中国院校研究优秀青年学者。研究方向为院校研究、高校治理和组织转型,近三年关注高校决策支持、高校职能部门治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教学情况

主讲硕士生课程《高等教育管理学》

主讲硕士生课程《教育统计方法》(已停讲)

参与讲授本科生课程《世界一流大学之道》(课程负责人:陈廷柱)

参与讲授硕士生课程《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与陈建文、张妍教授合讲)

参与讲授博士生课程《院校研究》(与刘献君、陈敏教授等合讲)

参与讲授博士生课程《英语论文写作》(与雷洪德教授等合讲)

参与讲授博士生课程《院校发展战略与规划》(与张俊超、雷洪德教授合讲)


研究课题

[1]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普及化时代我国高校决策支持研究:基于院校研究的立场(BIA220089),进行中。【课题简介:本课题为2022年立项课题,将基于我国高校决策演变的历史分析,探究普及化时代我国高校决策的主要类型(如学校转型发展决策、重大事项决策、日常事务决策),提炼我国高校决策支持的主要机制(如证据生成、规则遵循、情境嵌入等),设计院校研究专业化发展体系(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出提升我国高校决策支持有效性的路径。】

[2]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课题:智能决策背景下高校数字转型战略及保障机制研究,进行中;

[3]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类型学视域下本科生学习效果影响机制研究,已结项;

[4]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我国院校研究的决策支持有效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已结项;

[5] 主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委托项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已开展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调查;

[6] 参与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院委托项目: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已开展2014年、2016年、2018年、2021年及2023年调查;

[7] 参与研制《西安文理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主持人:陈廷柱,已结项;

[8] 参与研制《西安文理学院机关职能部门和校内直属单位设置调整方案》,主持人:陈廷柱,已结项;

[9] 参与研制《黑河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主持人:顾永安,已结项;

[10] 参与研制《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主持人:顾永安,已结项;

[11] 参与教育部高教司委托项目:2003-2008年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研究,主持人:刘献君,已结项;

[12] 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结构中权力运行制约和监控机制研究,主持人:刘献君,已结项。


主要论文

[1] 魏署光,李璟璐. 高校组织研究的松散耦合:渊源、进展与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02).(待刊发)

[2] 魏署光,王坤,张晓慧.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政策研究——138份中央与省级政策文本的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24,18(01):113-124.

[3] 马玉龙,魏署光.案例研究方法在院校研究中的应用特征及规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4,40(01):36-46+121.

[4] 马玉龙,魏署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科研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超效率DEA视窗-Malmquist-Tobit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21):11-19.

[5] 魏署光.校长办学理念的内涵特征与理性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23,44(09). (待刊发)

[6] 张新婷,顾永安,魏署光.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反思——基于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候选项目的实证分析[J].江苏高教,2023,(05):82-88.

[7] 魏署光,雷宁.职业社会学视角下我国院校研究专业化的现状、框架与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3,(01):31-39.

[8] 魏署光.我国高校决策支持的三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22,43(07):54-58.

[9] 魏署光,吴柯豫.间断均衡理论视阈下我国独立学院政策变迁审视[J].高校教育管理,2022,16(06):69-82.

[10] 杜鑫,陈敏,魏署光.学业成功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基于课程学习行为序列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22,43(02):81-89.

[11] 魏署光,吴柯豫.渐进决策理论视角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发展与嬗变[J].现代教育管理,2021(12):19-28.

[12] 魏署光.中国院校研究理论、知识与方法的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20,41(09):40-44.

[13] 魏署光,杜鑫,陈敏.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验及学习效果差异的类型学分析——以H大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20(01):49-56.

[14] 魏署光.21世纪以来美国院校研究的再界定:缘起、方式与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12):42-47.

[15] 魏署光.美国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历史变迁及其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6):194-200.

[16] 魏署光,威廉姆·奈特.美国高等教育效能运动:学理基础、历史发展及基本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17(10):40-46.

[17] 吴瑨,陈敏,魏署光.基于本科生就读期望分类的学生投入度差异分析——以H大学SSLD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96-101.

[18] 马双双,魏署光.美国院校研究的发展与愿景——美国院校研究会前执行主席兰迪·斯温访谈录[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06):1-6.

[19] 魏署光,陈敏.本科生学习效果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华中科技大学SSLD的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2):167-173.

[20] 魏署光,陈敏,张俊超,雷洪德.“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的理论基础、问卷框架及信效度——基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3):114-120.

[21] 陈敏,张俊超,魏署光,雷洪德.“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的系统开发及其组织实施——基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2):105-109.

[22] 刘献君,魏署光.院校研究中国化:问题、理论与实践——刘献君教授专访[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01):74-82.

[23] 魏署光.美国院校研究的决策支持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教育研究,2015,36(03):150-158.

[24] 魏署光.美国院校研究领域变迁的专业社会学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5,37(02):7-13.

[25] 魏署光.深入技术层面,促进院校研究规范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6):145-146.

[26] 魏署光.美国院校研究中的校友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03):73-76+123.

[27] 刘献君,于杨,张俊超,魏署光,丁玲.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成效、问题与改进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2):54-62.

[28] 魏署光.试论院校研究理论构建[J].高等理科教育,2011(05):14-17.

[29] 魏署光.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推进院校研究规范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08):106-109.

[30] 魏署光.论伯顿·克拉克晚年的案例研究与中层理论建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4):42-45+85.

[31] Liu Xianjun, Yu Yang, Zhang Junchao, Wei Shuguang, On the Effect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 2016(49).

[32] Shuguang Wei, Xianjun Liu. Institutionalized Mutuality in Canada-China Management Education Collaboration.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2015,10(2).


著作教材

刘献君主编,魏署光参编《院校研究》(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参编内容:美国、欧洲和日本院校研究的历史发展,中国院校研究的理论探索】

魏署光主编,《中国院校研究案例(第七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年,本辑主题:高等学校个性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余东升、魏署光主编,《中国院校研究案例(第五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本辑主题: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魏署光著,《美国院校研究决策支持功能探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获奖及专利

魏署光,中国院校研究优秀青年学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17年7月;

陈敏、张俊超、魏署光、雷洪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九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6年9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十届“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11月;

Global Ambassador, 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May 2015;

International Ambassador, 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May 2012。


研究生情况

力争做一位学术有标准、生活有温度、师生有互动、团队共成长的导师。目前指导学术博士4人(含博士留学生2人),教育博士6人,硕士研究生5人(2024年1月数据)。每两周举行一次学术沙龙(教育博士可根据自身工作节奏有选择地线上参加)。创办“捕捉那些散落在时光中的美好”系列,定期与学生分享成长路上的温暖瞬间。创办“探春、送夏、迎秋、藏冬”系列主题户外活动,与在校生走向户外,走进自然。

欢迎自我驱动力强、能静下心来读书、具有跨学科专业背景、对院校研究及高校治理感兴趣的同学报考或保送硕士研究生!近两年,特别欢迎高校财务处、人事处、科研处和教务处的部门骨干报考教育博士(教育领导与管理方向),针对高校内部资源配置、人事人才制度改革、有组织科研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问题,与教育博士一起进行研究。

业余爱好:观鸟护鸟,与孩子一起探索大自然,在校史馆和武汉自然博物馆做志愿者。


上一篇:王小青
下一篇:余保华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