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庆专题
拾光教科|| 游走在光明边缘的女孩

来源: 时间:2020-10-17 点击量:

上天没有给她一双健康的眼睛,但她却有颗明亮火热的心,这位坚强为骨骼,卓越为精神的女孩,用不屈的意志,谱写自己生命的篇章。

——《于晴的颁奖词》

初识于晴 解开疑惑

初见于晴没什么印象,给人感觉很普通,虽是山东人,但身材娇小,皮肤有点黑,一头乌黑的长发披在肩上,脸上好像还留着许多青春痘的痕迹,和许多刚进校的女生差不多,穿着打扮都很朴实。我经常在二楼与三楼的楼梯遇到她,她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但是时间长了我就感觉有点不太对劲,遇到她时,她不像其他同学一样和我打招呼,脸上却带着旁若无人的微笑,眼睛直视前方,就像遇见陌生人一样。我心里嘀咕了几次,后来实在是忍不住,就和辅导员肖瑞聊起此事,肖老师告诉我,这位学生很特殊,视力很弱,基本看不清。我赶紧查找她的有关资料,才知道她是单亲家庭,不仅身体特殊而且生活也很困难,仅靠着妈妈每月两千多元的工资生活。我很惭愧没有及时了解她的情况,从这之后我就给自己下了一个任务,学生档案寄来后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甚至包括他们的学位论文的题目都要记在笔记本上,以便今后与学生交流有更多的话题。

为深入了解于晴的情况,我决定和她交流一下。谈话前我十分担心,生怕哪句话说得不妥会给她带来心理伤害。结果我的担心完全多余,从谈话中可以看出她的乐观态度,她毫不隐晦地把她的情况告诉了我。

大约在小学四年级左右,于晴检查出视力下降,但当地医院始终无法查出病因,家人带着她四处求医,初中时确诊为先天性黄斑病变。这个病与遗传有关,视力仍会继续下降,但还不至于失去光感,但迄今为止尚无法医治。进入初中后,她的视力大概只有0.2,即使坐在第一排也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上课时同桌小声在她耳边重复,若是来不及,她便下课再作补充。至于书面上的字,只能依靠放大镜的帮助了,虽然会影响到阅读速度,但起码可以“正常”学习。高中以后,视力下降到0.1左右,放大镜的倍数也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于是换了一个镇纸型助视器,很像半个水晶球。高考之前,班主任担心她携带助视器入考场会遇到麻烦,就提前在学校开了证明,每场考试都亲自把她送进考场,把证明交给监考老师。

然而,我们永远不知道命运之神在前方为我们安排了什么。或许应了那句“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在高三那年,于晴的父亲突发脑溢血离世,可能因为没能及时调整好身心状态,于晴自己也生了病。尽管如此,于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度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

于晴的大学生活过得小心翼翼,甚至有些单调乏味。虽然没有那么多练习题要做,但却需要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文献,那时的她十分痛苦,阅读速度非常慢,不要说一目十行了,一目一行都做不到,且视力又有所减弱,于是用电子助视器代替了她的水晶球。为了不给自己造成太大的压力,只能用“尽力而为”安慰自己,但是也取得了必备的技能证书,获得过一些荣誉。与此相比,在外地读书的她更加体会到了生活的不便。除了这些客观上的困难,心理上的压力更是磨人。“我可以试着无视别人看到我用助视器读书时的探究眼光,可是,因为总需要别人的帮助,我总觉得自己没法独立完成一件事,总是会不停问自己以后究竟能做什么,可惜总寻不到答案。最终决定考研,希望能够多一点时间找到答案。”

在备考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比普通同学更多的努力是可以预见的,不过,毕竟已经有了多年的“斗争经验”,过程的艰辛并不足以让她畏惧,差点将她打倒的是另一件事:借助电子助视器阅读试卷。为避免入场时遇阻,她决定像高考那样提前开证明、写申请。不过,这次没有班主任老师替她办好这一切,她必须挤出有限的复习时间奔走于相关部门,却因为这是电子产品且没有先例,屡次碰壁,甚至曾打算放弃考研。最后,一位任课老师帮她联系了招办主任,事情才得以顺利解决。2015年9月,于晴进入教科院,就读高等教育学专业,师从贾永堂教授。

向阳而生 筑梦前行

了解到于晴的情况后,为了减轻她的生活压力,除了在一些专项奖学金上给与倾斜外,学院还专门为她设了勤工助学岗,就是管理院史馆,每周值班三次,工作比较轻松,还可以在里面看书。虽然是照顾性的岗位,但于晴也做得很认真。记得有一次我去院史馆,她正拿着抹布低着头擦展示柜的玻璃,虽然她的眼睛不好使,但玻璃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如果有人来参观,她主动为大家介绍学院的情况。于晴在学习之余,还是院刊《学问点津》的编辑。也许,在普通同学看来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事情,可于她而言,却意义重大。正如她所说的:“起码能让我不断地鼓励自己——你看,你还是可以做好一点事的。”

身体缺陷没有影响于晴对学术孜孜不倦地追求。我经常在二楼藏书室看到她坐在那里自习,借助电子助视器看书。许多任课教师对她评价很高,我记得雷洪德老师和我谈起她的时候赞不绝口,虽然不是她的导师,但雷老师也很关心她,在学习上给她很大的帮助。他很早就关注到这个每次上课都坐在第一排的女孩,虽然看不清黑板和老师,但她专注的神情与众不同。为了增强她的学习信心,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雷老师还结合课程作业设立一个招标课题,带着她和另外一名同学进行合作研究。于晴以很高的投入度参与到这个“课题”研究,找资料,做访谈,深入分析,克服了很多困难。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她圆满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在2017年的教科院学术年会上,雷老师报告了这个课题的成果,并介绍了这个成果背后的故事,其中有句话令在场师生印象深刻,“于晴的肉眼视力是很弱的,但她的心眼视力是很亮的!……”的确,如果没有坚韧的意志和强大的内心,她很难做到正常学生都难以做到的事情。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作为核心成员而写的课题论文《课堂发言的障碍——对本科生课堂沉默现象的访谈分析》后来发表在权威期刊《高等教育研究》上。读研期间,她还获得了华中科技大学“三好研究生”荣誉称号和“知行优秀三等奖学金”。

令我最难忘的是2017年12月22日晚上,华中科技大学第十届研究生品德模范颁奖典礼在一号楼报告厅举行。在学院积极推荐下,经过多轮投票淘汰,于晴荣获“品德模范”荣誉称号。在颁奖典礼上,我上台为于晴颁发了荣誉证书和鲜花,看着聚光灯下的女孩,我的心情也很复杂,深感一路走来的不易,对她充满了敬意,也为她感到骄傲和自豪。颁奖词也写得很好,“上天没有给她一双健康的眼睛,但她却有颗明亮火热的心,这位坚强为骨骼,卓越为精神的女孩,用不屈的意志,谱写自己生命的篇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在家里,我经常把她的励志故事讲给儿子听,希望他能从中汲取“能量”。看到儿子狐疑的眼神,有一天晚上我特地约了于晴,并把儿子带到办公室,我们仨一起聊天,那天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回家的路上,儿子若有所思,一路无语。我想,他的小小世界也因此受到触动吧。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又到毕业季。2018年的毕业季与往年有点不同,为了增强毕业的仪式感,加深学生对母院的感情,学院决定单独举办毕业典礼。为了传递正量,我希望于晴能够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没有丝毫犹豫,她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在毕业典礼上她也表露了自己的心声,让大家为之动容……

“生命中总有一些事,我们无法选择、无可避免,自怨自艾永远解决不了问题。虽然我无法看到清晰的世界,但和完全生活在黑暗中的人相比,我仍是幸运的,有时觉得自己像是游走在光明的边缘,不知道会不会陷入黑暗之中,尽管走得小心翼翼、十分艰难,但我仍希望走出自己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弧线……”

由于我是学校甘肃省招生宣传组组长,每年6月20日左右要到甘肃参加招生宣传,所以经常错过学生的毕业活动。2018年6月21日,由于第二天出差到甘肃,我想着再见于晴一面,因为出差回来的时候,毕业生可能都离校了。估计是毕业事多,她一直没回信,于是我就在微信给她留言:“我出差了,不知道送什么礼物给你,就送你一套书吧,放在张主任办公室了。祝你好运!”

过了好久她回信了,“不好意思啊书记,中午师门聚餐,现在才回复您。应该是我给书记准备礼物的,感谢您三年来的照顾,但时间仓促又赶上您出差,没能来得及。容我仔细想一下什么最能表达我的心意。我会记住您昨晚的话,努力做一个善人、能人、明白人!祝安好!”我为毕业生们上最后一课的内容,没想到她还记得很清楚。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哈哈,好的!于晴的世界就算是下再大的雨,也都会雨过天晴······”

追逐光明 重新出发

2018年9月24日,于晴通过微信给我写了一封信。“书记,您好!不知不觉,毕业已经三月有余。始终记得匆忙离校时,未能与您见面的遗憾,以及拿着您送给我礼物的感动。一直想着应该送些什么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无奈到了中秋这样一个好节点,还是没条件实现这一点。思来想去,唯有用文字简单记录一下这三个月的经历和所思所想,希望能为您日后处理学生工作有所帮助,哪怕提供一个“反面”案例也是好的······”

她在信中告诉我毕业后找工作的艰辛,虽然几次考试成绩优异,甚至综合排名第一,但最终还是卡在了体检上。“虽然早知道相关规定,但必须承认,得知这个结果时,我是非常沮丧的,也在家闲了一段时间。但冷静下来想想,在这个过程中,至少证明了我的能力是没问题的,而且还有那么好的师兄给予帮助,真的很幸运了”。

虽然在求职的路上屡屡受挫,但这个开朗的女孩还是那么乐观,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

妈妈担心她在家待长了会抑郁,便私自联系了她的高中班主任,帮她联系了一家本地辅导机构。虽然她不喜欢这个为应试教育服务的机构,但为了不让妈妈担心,她还是暂时在这里工作。“在这里,且走且看。仔细想想,这也算是一种经历、一个学习的机会,只要不虚度光阴,不停止学习,那就值得了。”

从培训机构出来后,于晴在一家传媒公司做了一段时间教学设计,但工作强度确实太大,一天对着电脑八九个小时,眼睛实在受不了,于是就辞职了。

“虽然我没想好下一步怎么走,可是我是如此感激在教科院的三年,但若说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当初自己胆子太小、眼光太狭隘,只想着进体制内的事业单位,没有利用好那么好的光阴和平台,努力尝试不同的工作,结果现在被制度卡死了,自己也一片茫然,要花更大的代价去尝试、去探索。这也算是我这个拖了学院就业率后腿的毕业生的“血淋淋”的教训了,希望能鼓励更多人努力(但也绝非盲目)尝试,为自己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

我回信鼓励她,“很佩服你的坚毅与勤奋,虽然命运对你不公,但你没有屈服,相信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祝你好运幸福!建议你也可以考博,今后做学术研究也许更适合你,仅供你参考!”

“谢谢书记夸奖!我也觉得做学术可能更适合自己,但现在一方面考虑到读博出来基本就是进高校,还是要面临体检问题,个人心理上还是有阻碍,另一方面还有家里的一些压力,这些都需要一些时间去克服和协调。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不能停止学习,虽然已经毕业了,但还是得对得起“学在华工”这四个字。”

2019年6月,于晴报名参加了一个公益项目,千里迢迢来到湖南一个县城中学当志愿者,在那里一待就是半年。和高中生一起生活的日子让她更加深刻感受到当前学校教育的复杂性和多方的“无奈” 。“受了二十多年的教育,学了七年的教育学,可我依然觉得教育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总想做点什么,多揭开一点它的面纱。”

多么可敬可爱的女孩子啊,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这个游走在光明边缘的女孩,不断努力追逐光明,她无法看到清晰的世界,仍旧可以活出没有遗憾的人生。她用自己的孜孜不倦、克难奋进,绘出了华中大学子的别样青春,因为在她的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是乐观、自信与坚韧。

写后语:在教科院工作了差不多八年,平时也喜欢和学生交流,八年来迎来送别的学生也有上千,但于晴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因为在她的身上可以看到许多难能可贵的东西,这在许多人身上是很少见的,包括我本人。疫情还没结束,我觉得我们的社会和民众在困难面前更需要自信与乐观,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灾难面前更应坚韧不拔,克难奋进。八年来,我经历的教科院故事很多,但我想在这个特殊时期写这个故事更应该值得我们思考吧。

2020年5月20日于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作者简介:董晓林,男,管理学博士,2011年3月-2019年1月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直属党支部书记,现为教育部第六批、第七批援滇挂职干部人才,任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校长助理兼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教务处负责人。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