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迎来了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40周年庆典。从历史长河来看,40年只能算是弹指一挥间。但就个人而言,则是占据了人生大半个学术生涯。回顾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从高教研究室到高教研究所,再到教育科学研究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从一株稚嫩幼苗成长为了全国高教研究领域的一棵参天大树。伴随教科院的前进步伐,《高等教育研究》杂志从季刊到双月刊,再到现在的月刊,从过去的默默无闻到中途的异军突起,再到现在的全国学界名列前茅,也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40年过去了,我已是踏入古稀之年的半大老人,想起那段艰苦创业、努力拼搏的日子,想起那曾经豪情万丈、满怀斗志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自然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所以当教科院陈廷柱院长提出让我发表一些庆典感言时,我也就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了。
《高等教育研究》杂志是1980年创刊的。创刊人是时任学校党委书记兼校长的朱九思同志。他在华中工学院建立之时就是学校的领导,长期主政学校的工作。他曾是延安时期抗日军政大学的教官,新中国建立初期曾先后担任过天津日报和湖南日报的总编辑,办报刊杂志很有一些经验。改革开放初期他主政华中工学院时,就率先在全国办起了几份学术杂志,在国内有着重要影响。《高等教育研究》就是其中一家。《高等教育研究》开始是学校的内部期刊,由姚启和同志担任主编。姚启和同志原来是学校的秘书长,1985年后先后担任了学校副校长和党委副书记。1982年《高等教育研究》就申请了国内公开发行,成为了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有公开刊号的期刊之一。我是在进入到高教研究领域后,才逐步理解了朱九思同志创办高等教育研究期刊的初心,理解了办高等教育研究杂志的重要作用。学校的自然科学学报和社会科学学报,反映的是学校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的水平,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反映的则是学校改革发展和管理水平。记得一位教育部的部门领导曾经对我说,他非常关注《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差不多每期都看,就是想看看朱九思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和做法。实际上朱九思的办学思想主要是通过《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反映出来的。从这一意义来看,《高等教育研究》杂志是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和改革成果的一个窗口。创刊初期负责杂志具体工作的是李汉育老师,他的书法很好,《高等教育研究》刊名就是他题写的。后来有人提议要换教育部领导或教育名人来题写刊名,我坚持不要更改,以便形成一个一以贯之的印象,让读者们看到这个字体,就知道是华中工学院的《高等教育研究》。好在我离开华科到中山大学已有20年了,直到现在刊名还是沿用原来的字体,这也算是我们编辑部的一个历史传承。
我是1985年开始接手杂志编辑部的。1982左右年国内高等教育研究形成了一个高潮,很多高校都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室(所),办了高教研究刊物,其中大部分都只是内部发行。在教育部高教二司的指导和推动下,教育部直属工科院校联合成立了一个高教研究协作组,并创办了一个名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杂志,编辑部放在华中工学院,刊名由时任教育部部长何东昌题写。李汉育老师被调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担任常务副主编,学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则改由章崇义老师负责,后来章老师又被调至广西工学院任副院长。学校将我由教务处教学研究科科长岗位调到了《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到了编辑部后,我才知道任务的艰巨。当时杂志是季刊,公开发行,必须按时出版,而编辑部只有我一个光杆司令,既是文字编辑,又是技术编辑,还有印刷出版,所有工作只能一个人完成。也许是无知者无畏,我还是照葫芦画瓢,如期完成了1985年第4期的出版。后来在副校长姚启和的支持和帮助下,编辑部先后调进了多名技术编辑、文字编辑,编辑部工作才逐步走上了正轨。
初步解决了生存之后,才有可能考虑发展。杂志首当其冲的是明确目标定位。学校办高教研究杂志,当然是为学校服务,满足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发表论文的要求。这是大多数院校创办此类期刊的目的。但是朱九思却与众不同,他明确指出,我们这份期刊就是要争取办成全国一流的期刊,成为全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园地。杂志发表的论文不能只限于本校的作者,要以论文的质量为准。本校作者的论文达到要求的可以发表,但要限制在三分之一左右,如达不到要求,一篇不发也行,要敢于“花自己的钱为他人作嫁衣裳”。这为杂志指明了发展方向。之后我们按照这一指示提炼出两句话,“汇集高教改革成果,探索高教发展规律”,成为了我们杂志始终坚持不变的办刊宗旨。
要办国内一流的高教期刊,说起来容易,办起来很难,需要付出极大努力。一流期刊应当团结国内一流的学者,推出一批在国内有重大影响力的论文,要能主导研究和改革的潮流。我们当时面临的情况是,高教期刊领域存在一种“条块分割”现象。所谓“条”是指国内很多部委都有自己系统的高教期刊,如机械工业高教研究、航空工业高教研究等,我们学校主办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当属此类。所谓“块”是指很多省、市、自治区都有自己地区的高教期刊,如上海高教研究、江苏高教研究、湖南高教研究等。“条”与“块”是相对封闭的,部委和省属年会的优秀论文必须在自己的期刊上发表。而我们《高等教育研究》是学校办的期刊,既不属于“条”,也不属于“块”,只能说是属于“点”上的,要争取一流的学者和论文,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为了团结一流学者和争取高质量的论文,我们选择了主动出击而非守株待兔。一是组织了“白鱀豚”杯高教研究优秀论文评奖活动。这次全国性的评奖活动,是与光明日报教育部合作举办的,得到了武汉铁木家具厂的资助,评奖活动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既扩大了杂志的知名度,又与一批很有才华的学者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二是积极扶持中青年学者。1986年后国内陆续建立了一些高等教育研究学科的博士点,涌现出一批基础扎实、富有生气的青年学者。他们既不属于“条”,也不属于“块”。我们就主动到这些研究机构去,了解他们的选题和研究成果,结识一批未来的高教研究的中坚力量,把杂志变成他们自己的学术园地。后来潘懋元先生创立的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实际上就是全国众多高教研究室(所)专职研究人员自己的学术团体。由潘先生提议并经研究会通过,将《高等教育研究》确定为研究会会刊。由此我们的杂志实现了华丽转身,进入了“条”的行列,名副其实成为了以理论性、创新性为特色的全国性刊物。三是筹备召开了两年一次的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在一次会议上,我们几个同行好友提出了共同举办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的动议,在各自征得学校领导支持后,由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举办了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从1986年开始,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每次会议都围绕当前的热点、重点和难点,每两年合作主编一本研究文集。因为会议主题明确,气氛热烈,专家云集,成果丰硕,因而极受学界欢迎,形成了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四是组建小而精的高端作者群。一份好的学术杂志,一定要有自己相对固定的作者群。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术前沿的研究动向,掌握学科发展的热点、重点和难点,制定相应的组稿计划。我们以编辑部的名义,邀请一些在学界有重要影响的学者牵头,组织少而精的专题学术沙龙。如请湖北大学冷余生教授组织大学教学论学术沙龙,请华中科大刘献君教授组织高校德育沙龙,请北大陈学飞教授组织中青年学者学术沙龙,以及赵曙明教授组织在美国留学生的学术沙龙等,刊发了一批反映学科前沿研究成果的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五是创办了高水平的博士论坛。我们邀请了国内多个博士点的首席专家带领其博士生,组织专题笔会。例如潘懋元和厦门大学的博士生,汪永铨和北大的博士生,薛天祥和华东师大的博士生等,围绕国内高教研究的热点问题发表高见。一期期高水平的博士论坛,既反映了博士点青年学者的学术风采,也推动了学术界你争我赶的研究热情。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杂志团结了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学校领导和中青年学者,快速地提升了杂志的知名度和学术质量。
要办好国内一流的高教期刊,除了要团结作者、搞好选题和组稿以外,还需要练好内功,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研究水平。一是要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读者意识和作者意识。编辑人员不能单纯地就编辑论编辑,而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我们要根据广大读者的需要来调整编辑计划和编辑思路。他们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他们在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指导?我们推出的研究论文的观点会对他们有什么影响?用现在时髦的话讲就是要进行供给侧改革。要有作者意识,就是说要了解不同作者的特点,做到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二是要编研结合。高等教育研究这样的专业期刊,与学报类期刊不同,它要求编辑人员也要进入专业研究领域,要熟悉研究前沿。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是新?什么是深?怎样才能有用?我们编辑部和研究所本来是一家的,是融为一体的,既是编辑人员,也是研究人员。实践证明,有编辑经历的研究人员,他们在研究选题和论文写作上都有一些优势。我个人在1995年兼任了高教研究所副所长,选择了留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我的研究方向,先后申请获得了美国福特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香港研究资助局和美国岭南基金会的项目资助,我所带的一批研究生(包括在中山大学的博士生),很多选题都是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应该说都与我的研究经历密切相关。三是要不断创新。凡事不进则退,只有保持旺盛的进取心,才能更上一层楼。我们不能满足于国内一流,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把《高等教育研究》杂志推到国外去,让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走向世界。终极目标是把杂志逐步办成一份面向世界的教育期刊。为此,我们与南京大学的赵曙明教授和龚放教授,苏州大学的周川教授一起商议,还专门拜访了美国加州大学克莱蒙特研究生院斯蒂芬· 约森教授,并争取到他的的支持和经费资助,后来又专程向潘懋元先生汇报并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组成了由张德祥、陈学飞、邬大光、王伟廉等8位学者参加的编辑委员会,并在沈阳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后来因为出版杂志英文版需要审批的缘故,我们采取了以书代刊的形式,完成了第一、二期《高等教育研究在中国》英文版编辑,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刊出版后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影响。后来因为1999年我调到了中山大学,此书的编辑出版没有继续下去,这也是我人生的一大憾事。
如果把《高等教育研究》创刊到现在分成前后两个20年,第一个20年可以算是创业成长期,第二个20年可以算是发展壮大期。我这里讲的主要是创业成长期的一些往事。虽然在这一时期杂志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间自然有我们编辑部全体人员的艰苦努力,但主要贡献还应归功于朱九思和姚启和先生,是他们给杂志的定位,指明了杂志的发展方向。我记得我们杂志每一期出版后,九思同志都会仔细翻阅,而且经常指出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而姚启和这位好主编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以及对杂志高瞻远瞩的悉心指导、毫无保留的信任支持,影响了我们整整一代人,保证了杂志的健康发展。在后来我与陈学飞、龚放、周川等老朋友聚会时,他们一再表示,是《高等教育研究》成就了他们的成长,其实更应该说是《高等教育研究》与他们相辅相成,共同成长。如果没有他们始终如一的支持,杂志也很难有后来的异军突起。
虽然我离开武汉已经20年了,但我始终把自己当作是华科人。因为这里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是我长期拼搏追求理想的地方。这里有过很多的风霜雪雨,很多的酸甜苦辣,很多扣人心弦的回忆,很多难舍难分的牵挂。好在“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一代又一代的华科人,在勇于竞争、敢于转化的华科精神的鼓舞下,砥砺前行,薪火相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希望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高等教育研究》办得越来越好,这是我们这些老一代华科人的共同心愿。
作者简介:陈昌贵,曾任《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副主编及华中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现为中山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