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庆专题
拾光教科|| 站到山巅才能看得更远——华科校长班学习回顾

来源: 时间:2020-10-17 点击量:

我是2005年参加这个班的,我自己一直称其为博士班,因为当时自己不是校长,是教务处长,也没有想过自己能做校长,获得博士学位是直接的目标。当时,一个机会认识了我的导师别敦荣教授,他鼓励我报名试试。参加这个班的时候心里还有些不自信,感觉自己是“蹭”的那类人。还开玩笑说过:这个班是培养校长的。从现在的发展结果来看,校长班的这个目标达到了,我被培养成了一名省属高校的校长——山东工商学院院长。我是2018年5月2日到山东工商学院出任校长的,之前在青岛农业大学——上这个班的时候还叫莱阳农学院,2007年更名的。在青岛农业大学先后做过副校长、副书记。2005年入学,2009年做校长助理,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担任副校长。从这个时间来看,可以说这个校长是博士班的成果。

任何行动的背后都有一个动机。我的动机很简单:需要学习提高。我是1995年至1998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学习,高等教育学专业,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师从陈玉琨老师。回校工作后,经过不长时间的校办公室副主任工作,于2000年担任了教务处长。在这个岗位上,我努力将硕士期间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之中,尝试着打通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那堵墙。这里有一个小背景。读硕期间,华师举办了一次高等教育学高峰论坛,潘懋元先生是首席嘉宾。在这个论坛上,一个学者(也是学校副校长)讲,他在实际工作中感觉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很难融合统一起来。他做了个比喻,似乎是两个挨着的房间,一间是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一间是学校的工作实务,中间有堵墙,各走各的门,他在不同的房间里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做着完全不同的工作,但是,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之间、包括做的事之间,似乎没有多大关联。他期望高等教育学能更接地气。当时,确实存在着有的理论工作者就理论而理论研究的现象,而且有的文章写的很艰涩,一般人看不懂。我当时就想,回校后一定要打通理论与实践的这堵墙。我记得好像当时还写在了笔记本上,现在找不到了,但印象很深刻,也给我的同事们多次提到过。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想法,我真的努力去应用我所学到的理论,并结合工作实践开展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工作之后研究的课题、发表的论文、获得的成果,都是来源于工作实践。到了2005年的时候,教学管理工作已经轻车熟路、应对从容了,但同时感到原有的知识不够用了、创新性不够了,有点“图穷匕首见”的危机感。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遇见了别敦荣老师。别老师渊博的知识、对高校发展及人才培养的深刻见解,更加深了我的这种危机感。我感觉真的需要一个机会使自己得到提升,让自己在工作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和思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因此,在得知华科有这样的一个班后,在别老师的鼓励下就壮着胆子报名了,有幸获得了学习的资格。

我们是2005年的“五一”期间开学的,利用“五一”、暑期、“十一”进行集中上课。课程多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每一位老师就某一个专题,进行1-N次的讲解。无论是1次还是多次,老师们的讲解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都能紧紧围绕主题进行清晰、完整的阐述,而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逻辑严谨,既有理论深度也便于理解。对于我这样的从教学管理一线来的人来说,感到十分解渴。常常会不自觉地将老师们的讲课内容与工作实际联系起来,这可能就是从实践到理论认识跃迁的开端吧。说实话,当时对于课程内容,有些不是能够完全理解,但是,却激发了我们思考的兴趣。课后我们往往还会自觉地凑在一起就课堂上的老师讲解进行讨论。我上过的课都用笔记本电脑进行了记录,尽管不是那么完备,但课程的大纲、脉络是清晰的。我翻看了一下,我有记录的课程就有三十讲之多。这些笔记我一直保存着,直到现在还会不时翻出来看看,回味当时情景,获得思想启发。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各有特点,涂又光老先生的教育哲学课程让我们真实感受到了哲学家的深邃,老先生的学术厚度和对待学问的认真态度,讲课中迸发出来的宏大激情,深深感染和感动着我们;刘献君老师总是那么慈祥,尽管他口音比较重,我们听起来比较费劲,但是,那种亲切感大大地化解了这种不适。特别是他所讲解的“论现代教育管理中的十个关系”,使我们对高等教育管理有了一个整体了解。别敦荣老师讲课的严谨逻辑性让我们叹为观止,三个小时的课他完全不用讲稿,一字一句道来,清晰、严谨、完整,竟然没有重复的语句。沈红老师、赵炬明老师的课都充满了激情,听课过程中似乎自己也有点满血复活的感觉。文辅相老师是沉稳的学者风范,张应强老师的课充满了理论味道。除了本院的老师,学院还安排了李培根院士、杨叔子院士、母国光院士、前华中师大校长章开沅教授、前湖南师大校长张楚廷教授、时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李延保教授和教育部评估中心主任刘凤泰教授为我们送上了智慧而富有实践体悟的报告,老师们的课程精彩纷呈、各显千秋,可谓是饕餮盛宴。

在求学过程中最令人记忆深刻的当然是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感受。虽然在课程中有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内容,但是,那毕竟不是实战。况且,我们是在职,正赶上我所在学校迎接教育部水平评估,我是教务处长,自然是全力奋战在一线。时间与精力都不允许更多的投放于博士学位论文之上,起码很难找到整块的时间进行系统的思考。紧张工作之余,常常为此纠结,后来也曾想要放弃,思想斗争了很久。但是,想到自己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是教务处长啊,我们是要教育学生积极进取和不放弃的。况且,自己的孩子当时上初中,还要为孩子做出榜样啊。就是这样的原始动力促使我坚持了下来。我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别敦荣教授,尽管在年龄上他比我长不了几岁,但是,他的睿智、沉稳、勤勉和对于高等教育管理、大学规划发展、学科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深邃洞见,是对我的最大鼓励和引领。在选题上,别老师也不指定,只是听取我的想法,鼓励从工作实际出发,为回校工作奠定更深厚的学术思考。这与我的读博初衷是一致的。在多次探讨、交流之后,最后确定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生态学解析”作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我具有生物学知识的本科基础,在农业大学,对生态学有着基本的了解与体会,另一方面,大学本身就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生态系统,感觉生态学的价值观、方法论和研究视角能够适用于人才培养的解读。当然,真正要采用这样的方法论和开始研究,还是恶补了生态学的相关知识。真的很幸运,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研究,一方面得到了选题的“痛苦”训练,这培养了我的研究思维和选题能力,这是很重要的。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解决问题只是方法的运用,而发现问题则预示着科学的发现。另一方面,我不仅对人才培养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思考,而且获得了比较完整的生态学知识,能够运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自然地思考和表达教育问题。也就是说,自己认为拥有了新的思考问题的框架与方法。别老师对我“授之以渔”了!当我开始论文写作的时候,完成了前两章的初稿,很忐忑又有点小兴奋地给别老师发去了电子邮件,那时已经是接近凌晨一点了。正当我平缓了情绪准备休息时,别老师的电子邮件回复来了。我看了一下表:一点三十分。太快了!我的第一个念头是“别老师不睡觉吗?”这说明,那个时候别老师仍然在工作之中,而且,别老师很认真地看了我的文稿,提出了四点意见。意见尽管不是具体的,但是,却是从根本上颠覆了我的初期思路。我有意要躲避的难点和问题被别老师都指了出来。当时真的有些震惊,“后脊梁的汗都下来了”是真实的状态。对别老师的敬畏、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别老师的指导下,我重新梳理研究思路,不再抱有侥幸之心,不再纠结论文写作,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目标,认真、扎实地进行研究,关注于问题研究本身。这样,论文写作反而进入了比较顺畅的状态。很庆幸,我的研究得到了答辩组老师们的较高评价,以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德祥教授为组长的答辩组给了我92分的论文答辩成绩,获得了教育学博士学位。在此基础上,又经过了认真的修改,于2011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生态论》个人专著,为自己的博士生涯画上了句号。

更值得庆幸的是,山东省委组织部选派我于2014-2015学年到华中科技大学挂职校长助理一年,使我有机会再回到华科校园、回到教科院,得以再次与刘献君、张应强、陈廷柱等老师面谈,特别是刘献君老师还亲自带着我到文华学院进行考察、调研,与我交流院校研究和特色发展经验与实践。这一年,我全程参加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多次与路钢书记、丁烈云校长、周建波副书记、段献忠副校长、湛毅清总会计师等学校领导交谈,与职能部门、学院领导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到学院、启明学院等实地考察,多次参观、考察校史馆,可以说从历史发展到现实办学,我获得了全面的学习。并且,利用这段时间撰写了《关于大学课程建设目的和课程视野的思考》《生态学视阈中的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充分发展和生态和谐》《从管理走向治理:大学管理范式的深刻变革》三篇论文,每一篇都近万字,发表于《山东高等教育》上,在理论认识上更加丰富、全面。毫无疑问,能到华中科技大学挂职,是与我的博士求学背景紧密相关的。

回望起来,超预期地达到了当年参加校长班的目标,获得提高、获得博士学位是当初的目标设定,成长为校长是组织培养的结果,也是校长班的溢出效应。我梳理了一下,2005年之后,我主持省级教学改革和教育规划课题8项,发表学术论文16篇,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3项,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成果奖3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生态论》先后获得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也获得了“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山东省教育厅)、“全省教育先进工作者”(山东省人民政府)、“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逾二十年有重要突出贡献学者”(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等荣誉称号。我感谢博士班的经历,感谢我所听过课、交谈过的老师、领导以及那些一般工作人员,这些都是我成长的助推剂。而所有有形无形的思想浸染、价值传导,是我成长的精神养料。其后,我多次回华科校园,每次都争取爬上喻家山顶,站到山巅才能看得更远。


作者简介:杨同毅,男,1965年2月生,我院2005级教育学博士,山东工商学院校长。曾任青岛农业大学教务处长、校长助理、副校长、党委副书记。现为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和高教分会副会长、教育部评估专家。先后主持山东省教育规划课题、教学改革课题、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余项,出版著作3部,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哲学社会科学奖等12项。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