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离开喻家山三年有余。工作的日子里,时常怀念教科院求学七载的点点滴滴。从我的硕导陈廷柱教授到博导沈红教授,从瘦小坚毅的文辅相先生到精神矍铄的朱九思先生,从湘江儒师刘献君先生到光山神童涂又光先生,求知之路,幸得良师引前行;名人园畔,谛听传奇立学志。值教科院成立四十周年之际,记我的良师益友,记我的匆匆那些年!
一、导师领进门,从此“一家人”
此生有幸,我能够拜入教科院两位名师的门下。陈廷柱教授是我的硕士生导师。陈老师在我求学的两个关口给予了莫大的帮助:一是根据我本科英语的学科背景,选择了阿特巴赫国际化思想作为硕士论文选题,并在美国为我联系了阿特巴赫教授,从此开启了与这位国际著名比较高等教育学者的学术对话之旅,受益颇深;二是在硕士毕业后,支持并指导我报考了沈红教授的博士生,并不厌其烦地在沈老师面前推荐我这位“性格有些像男生”的女学生,从此也就开启了我与沈红教授和红门团队的缘分之旅。
第一次与沈老师深入交谈,是在博士面试的时候。我从家里赶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来到武汉,没有休息就去见了沈老师,饥肠辘辘。她得知我没有吃早餐,就吩咐爱萍为我买了面包和牛奶,并看着我把早餐吃完,那是我第一次感到作为母亲般存在的沈老师。2015年我和沈老师一起在美国顶尖大学调研,在去西北大学调研的路上,在芝加哥寒风凛凛的街头,我没有带够衣服,被冻得瑟瑟发抖,沈老师把她身上穿的毛衣脱下来为我避寒,自己被冻得紧紧裹住风衣,就为了一个没有生活经验不懂事的傻学生;走在车水马龙的路上,她会紧紧拉着我的胳膊,生怕车辆碰到了我或者我走丢,因为她这位学生神经很大条,出门也不辨方向;在去香港参加学术会议时,她会反复叮嘱师兄师弟们要保护好我这唯一的女生,出去时要把我夹在他们中间,不要让我自己瞎逛悠。
沈老师还是红门团队的大家长,逢年过节总要让我们到她家里去享受美餐,畅谈学术。她会亲自下厨露两手,在调侃我们这些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小姐”和“少爷”后,亲自演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意义。她还会偶尔关心一下女生的个人问题,带我们买衣服,买护肤品,就怕“吾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融洽的团队关系让我们平时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我们会跟随沈老师去欣赏高雅的法国宫廷舞,尽管看着看着就困了;也会全体去琴台大剧院看“大河之舞”踢踏舞,尽管“看着演员跳,自己也会扭”;我们也去武汉音乐学院欣赏民乐演奏会,尽管因司机失误我们全体迟到错过了上半场;还会时常到师兄师姐家做做客,喝个小酒;吃着火锅唱着歌,不知不觉就毕业了。现在回想起来,感觉这就是一个大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人间温存,充满了一个母亲的关爱。
二、磨砺求学志,“红门团队”人
虽然在生活上,沈老师会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但在学术上,绝对是高等教育界最严厉的导师之一,堪称“大魔王”。沈老师是文革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又在而立之年后出国求学,深知磨砺在学术道路上的宝贵。所以,她从来不让学生躺在温床上做学问。沈老师总会给学生所能承受的学术压力,促使我们在艰难中不断前行。“出门夸,关门骂”已经成了沈老师带学生的准则。在自家门里,她很少在学术上说学生的好话,有时候我们还会收到近乎难看的评语。但自古严师出高徒,红门团队每一位成员的“抗压”能力在未来的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学术上,沈老师的严谨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胆寒”,身为红门团队的一员,所不能忘记的就是对学术的责任,要有红门起码的学术素养和学术能力。
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中,我被沈老师“骂”了不知道有多少次,她总是能够找到我的问题所在,并用近乎严苛的话语提出来,仅论文框架就反复改了六七稿,从不失眠的我,竟然愁的几宿没睡着。20万字的博士论文,她通篇改了三遍,每一稿都发到我的信箱,提醒我哪些地方需要重新修改、为何要这样修改,一个严师“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跃然于纸上。我把每一稿按照日期收放在文件夹中,记住恩师的谆谆教诲和虔诚的学术态度。“一篇好的博士论文磨出来,要准备掉层皮”已经成为红门团队口耳相传的震慑语。记得2019年4月在常州会议上与导师和师弟师妹们闲谈至此时,沈老师开玩笑地说:“我怎么不知道你睡不着觉,我以为你一直都没心没肺呢。”哈哈大笑间,一切都变得云淡风轻,然而读博期间的磨砺和捶打,换来的却是数篇优博,和走出师门后笔直的腰杆。扎实的学术功底是沈老师对团队每一位成员的要求。“红门团队”不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种品质!
三、注重国际化,同为“世界人”
沈老师由于有丰富的留学经历和广泛的国际合作经验,时常被我们称作“国际沈”。她的国际化是刻在骨子里,落在行动上。记得我在博士入学的时候,曾向她提起自己在出国留学上所做的努力和所遭受的挫折。没有想到的是,她竟然将这件事时刻挂在心上。无论在国际会议上,还是在平时与国外学术交流中,她总不忘为我牵线搭桥,寻找一位合适的国外导师。在她的努力下,我成功地申请到了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联合培养,实现了多年来出国学习的梦想。当我踏上美国的那一刻,心中更多的不是激动和高兴,而是恩师的期盼和重托。
沈老师在2015年4月受学校人事部门委托走访了华科大在美的优秀毕业生,甚为有幸,能够与她一同生活半月有余。她知道我的硕士论文是阿特巴赫的国际化思想研究,就亲自带我去拜访了阿特巴赫教授。尽管白天我们已经走访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数位校友,甚为疲惫,但她依然坚持晚上去波士顿学院,就为了完成我一个小小的愿望。在美国期间,我们还访谈了诸多非华裔教授,沈老师流利的英文都让我这位科班出身的小跟班也自愧不如。她回忆起自己学英文的经历时,既伤感又自豪:伤感的是那时的中国还不富裕,条件不好,全靠自己苦练;自豪的是半路出家的她现在的英文水平竞毫不逊色于我们这些年轻人。
沈老师总是告诉我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要为我们每一个人创造接触世界的机会。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时常带领着弟子们活跃在世界学术的舞台:美国、德国、阿根廷、泰国、香港、台湾......,当我们背起行囊,去探寻真理、与世界交往时,心中都会有说不出的激动。她总是说把钱花在学生身上,是最值得的,最有收获的,也是对中国学术的未来负责。“给每一个学生以机会,尽我所能”。她就是那个可以在你人生路途中,在你实现人生梦想中时刻搀扶你、时刻帮助你,无畏前行的依赖。
教科院的恩师们,他们有的教会了我相处之道,有的给予了我前行的勇气,有的包容了我的缺点,有的影响了我生活和学术的态度,有的让我既钦佩又心疼。他们如喻家山间清爽的风,如江城武汉温暖的光,从清晨到夜晚,从山脚到书房,从岁月静安到沧海桑田,谢谢从我的世界路过,最美的今生相伴!
作者简介:王建慧,女,2012级博士,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讲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者。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