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向“大大学”和“大科学”》
作者:刘超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从全球史与比较历史分析的视角,将教育(高教系统)与知识系统(科研系统)进行了融贯性的精密考察。它基于长时段视域和制度理论,对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与知识生产的嬗变历程及内在张力进行了深度解析。本书指出,在科教系统离合与知识转型中,20世纪中国的教育变革总体上顺应了教育大众化和知识生产体制化的世界潮流。由此,在国内外诸多挑战的激发下,原本“小而精”的大学普遍扩张为规模宏大、学科综合、功能复杂、包罗万象的“大大学”;而科教一体的高教系统则使作坊式科研日渐逊位于集众式、跨学科、计划性强的“大科学”体制。在此进程中,内在的知识演化逻辑与外在的社会体制力量共同促成了大学的巨型化与科学的综合化,助推大学建设与知识生产朝着组织化、现代化、全球化的方向迈进。“多元巨型大学”和“计划科学”从冷战时代起成为全球性现象。这种转型,也历史性地改写了世界格局、知识体系、人类生活和学者境遇。
2、《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从西南联大到北大的学生与社会》
作者:刘洁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内容简介:20世纪40年代的青年学生群体为何人心向党,从而形成一条反对国民党当局的“第二条战线”?本书侧重从学生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题。全书以1942年西南联合大学学生反对国民党当局的“倒孔运动”始,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大学学生奔赴国家最需要的岗位从事建设事业终,在综合运用档案、日记、书信、报刊、回忆录等多种史料的基础上,对第二条战线的成因和形成过程进行了深入考察,以进一步丰富关于“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的历史叙述。
3、《学业:一个中国家族的教育生活史》
作者:葛孝亿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学业:一个中国家族的教育生活史》集中展现了一项以教育为主题的家族史研究。基于人类学田野工作和历史研究,书中主要讲述了毛氏家族的故事,毛氏家族生活在中国南方内陆江西省吉安市郊区的一个家族性村落——马塘毛家村。这些故事主要涉及家族的迁徙史、村落的日常生活、家族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活动,以及家族成员经由教育带来的职业变化、社会地位升降等。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叙述,本书讨论了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流动机制,是如何对家族成员的社会流动及个体生命产生影响的,以及这种流动对于家族结构,特别是村落社会结构的影响。
4、《故都学子:北平城市空间与大学场域中的学生群体(1928—1937)》
作者:王丽媛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从1928年国民政府迁都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时期,北平的高等教育事业与城市文化发展互相促动,成为很多学子向往的“大学之城”。北平城市空间和大学场域中的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知识接受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参与了一系列的活动,发表了诸多的言论。这一群体在不同的实践中展现了多元的社会形象,但是受限于时代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教育当局、学院知识分子和报刊舆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他们始终徘徊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参与社会事务与学术独立的价值选择之间。
5、《西方儿童文学的中国化研究》
作者:胡丽娜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内容简介:西方儿童文学的中国化,即西方儿童文学经典在被选择、被译介、被改写等传播流程中经由中国文化过滤后发生的一种更为深层的变异过程。本书在西学东渐、文学转型的多维视野中,以历时性方法和典型个案研究深入阐述,探讨西方儿童文学中国化之于中国儿童文学经典品性建构的意义,理性检视其得失利弊。西方儿童文学的中国化研究是一个兼具现实关怀与理论意义的话题,能为儿童文学史的书写提供别样的视野和方法。
6、《寻路:走向西南联大》
作者:【日】楠原俊代著,卢连涛、尤伟琼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内容简介:本书为日本学者楠原俊代“十年磨一剑”的代表性学术成果,是屈指可数的由海外学者撰写出版的关于西南联大的研究专著。作者以客观严谨的态度,通过对中日两国印行的回忆录、校史稿、校友会杂志、战时记录等大量史料的搜罗整理,从历史碎片中为我们还原了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南迁直至西南联大成立的文化长征之路,进而探究这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和心路历程,可以说是一部西南联大的诞生史。
7、《性别图景与家庭想象:家政教育文化的近现代转型》
作者:樊洁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现代社会中,“家政”一词往往意味着林立于城市街衢的“家政服务中心”所提供的家居保洁、母婴护理、陪护照料等服务,被视为一种低技术与低知识水平的工作,“家政教育”也常被视作女性特定的知识领域,与男性毫不相关。那么,家政教育是否为女性专门的知识领域?这一刻板印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形成的?《性别图景与家庭想象:家政教育文化的近现代转型》一书从社会文化变迁与转型的视角,回顾了家政教育文化与知识如何由传统男性士人的知识领域转变为近现代专授女性的知识领域,以及社会经济、媒介、知识体系与家庭观念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为家政教育发展在文化与社会层面提供了镜鉴和反思。
8、《童年的社会学视野:国外童年社会学研究》
作者:郑素华
出版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系统梳理了当代西方童年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进路,在探讨心理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学科童年研究的基础上,对“旧”“新”童年社会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与评析了新童年社会学的理论立场、核心观点及主张。从纵横多个角度对西方童年社会学的发展脉络、内部流派、研究取向、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剖析,为国内儿童与童年研究提供了新视域、新方法。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童年社会学的当代进展、丰富儿童及童年的社会理解并更好地促进我国童年社会学发展。
9、《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
作者:熊秉真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从传统中国瀚如烟海的史料里,寻找到大量丰富多变、出人意料的有关儿童与童年经验的资料,并试图通过对这许许多多中国历史例证的研究,翻找挖掘并呈现出传统中国儿童的概貌。全书共八章:第一、二章从不同的角度,探求历史中儿童的踪影,是材料和方法上的引介;后续几章则分述近代中国儿童成长的外在环境、哲人对儿童及童年曾有的论辩争议,以及儿童自身生活经验之挖掘与重现,以此启发引导人们去发现隐藏于漫长时空角落中国儿童的童稚人生。
10、《战火中的花朵:希特勒时代的孩子们》
作者:【德】古多·克诺普,著,王燕生 周祖生,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一代德国青年是如何被“送”给希特勒的?“青年被一个蔑视人类的政权教育成为它的附属品。”也就开启了这代青年,乃至这个国家的悲剧。露营、徒步旅行、篝火晚会、漂亮的制服、充满激情的歌曲、成为“盟誓的集体”的一员。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数百万少男少女被纳粹以看上去没有恶意,甚至显得蓬勃向上的手段“诱骗到手”。希特勒政权通过一层层组织,牢牢控制了这一代年轻人,并不断向他们灌输爱国、种族主义、做好战斗准备、服从命令以及自我牺牲的思想,将他们教育成为政权的附属品。“二战”中,一批批男孩被“送”给希特勒,“为元首、为人民、为祖国”战死疆场,“这既是荣誉也是义务”;女孩们则大多在前线野战医院或者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基于对时代见证人的1000多次采访,本书全面讲述了德国纳粹系统将少年儿童纳入其意识形态魔掌的机制,以及当时年轻人在战争中的无谓牺牲。这是一代人的遗言,是一份集体备忘录,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忘记过去。
11、《教育家精神之路》
作者:颜莹
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选取了8位长期在江苏生活、工作的教育家作为研究个案,从多重视角展现教育家真实的教育人生,立体、全面地呈现教育家鲜活的精神样貌,从而让读者能真正走近教育家,倾听教育家真实心灵发出的声音,感受教育家的付出与艰辛、执着与失意、收获与成就,并从他们博大的胸怀、高远的追求和散发出来的人性光辉中汲取宝贵的“活起来”精神力量,从而真正让教育家“立起来”“留下来”。
12、《未来产业工人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与策略研究》
作者:邓宏宝等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新时期党和政府对产业工人工匠精神培育高度重视,职业院校作为未来产业工人培养的主阵地,需要以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推进相关工作。基于此,本书系统理了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历史发展、现实状况,结合大量调研以及政策文本分析,界定了我国产业工人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依据对大国工匠、江苏大工匠、江苏工匠代表的访谈,揭示了工匠精神形成的机理。遵照态度改变,情境学习等相关理论,借鉴相关经验,提出了未来产业工人工匠精神培育的目标定位、内容设计、路径安排、策略选择、成效评价建议,可以为在校学生及从业人员实施自我教育、不断追求卓越提供理论引领,为职业院校增强兰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提供实践参考,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升在职员工职业素养、开展职业继续教育提供决策咨询。
13、《再论教育目的》
作者:约翰·怀特(JohnWhite)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教育目的历来是教育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对个体幸福有着直接的重要性,而且关乎整体的社会福祉。《再论教育目的》为一本系统探讨教育目的之专著,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出发,全面而深入地解析了不同理论派别对教育目的之看法,详尽论述了不同教育目的如何彼此关联,展现了分析哲学大师约翰:怀特的教育目的观。本书有助于广大读者更加审慎和周全地思考各种教育现象与问题,启发与改善教育实践。
14、《传承与创新-新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70年》
作者:齐学红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教育人类学是一门运用人类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人的生成以及人类发展与教育发展的互动性,揭示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行为的内在文化动因与作用机理的新兴学科。教育人类学是由教育学和人类学交叉形成的开放性综合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教育人类学广泛吸收了哲学、人类学、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进而形成其独特的开放包容、多元共生的学科视野。本书即从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思想传统、研究方法以及民族教育研究、民族文化与传承、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学校教育研究六方面绘制了新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70年的恢弘历史,完成了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使命。阅读这本书,一定会给读者带来许多不同的思考。
15、《创新教育:中国的理念与实践》
作者:关成华陈超凡等著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从“校内”“校外”“国际”三个维度展示了不同主体在创新教育领域的典型实践案例。“校内”部分展示了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类型的学校创新教育实践;“校外”部分介绍了家庭、社区、场馆、企业等不同主体利用校外优质创新资源和要素拓展创新教育的实践;“国际”部分以创新教育的全球合作为基本切入点,展示了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科技企业等多元主体在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推动创新成果国际化应用等方面的实践。本书以丰富的案例、多元的角度呈现了不同主体、不同场域的创新教育实践范例。
16、《青年的回响》
作者:王敬
出版社:人民东方出版社
内容简介:在教育选择多样化的,教育成为诸多学子提升自我、开阔眼界的重要选择,面对陌生的教育体系和时空间隔所带来的信息差,许多想要进入教育的家长与孩子不知从哪里着手。本书精选2003-2024年二十二个留学真实案例,记录了千年后,时代变迁下中国学子的家庭抉择和成长历程,出国求学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与改变,以及如今在教育、工业、制造、金融、文化等领域他们是如何用自己所学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在自我蜕变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案例多元且富有代表性,间接反映了我国教育的历史变迁,能够帮助读者了解二十二年的留学发展及变迁,为即将进入或已身处教育赛道的学子与家长提供思路、指引方向。
17、《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作者:林小英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描述了中国东、中、西部不同县域内乏力或奋进的学校、种瓜或得豆的课堂、踏实或游移的教师、在幻想或现实中长大的学生、对孩子教育过度操心或无能为力的家长、在正事和杂事中疲于奔命的校长、紧密交织的政校关系、国家教化权力和市场选择驱动之间的城乡关系.…作者用纪录片式的分镜头细致呈现了县域教育的生态,深度剖析了中国“以县为主”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所面临困境的根源及其后果,详解县域教育何以在今天这个时代成为一个问题式的存在。
18、《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作者:【美】内尔·诺丁斯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诺丁斯主张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彻底改革,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围绕这一主旨,书中详尽阐述了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
19、《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作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编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从回顾教育发展的历史谈起,着重论述了当今世界教育面临的挑战与主要倾向,指出了关于实现教育革新的一些策略和途径以及最终走向学习化社会的道路,最后论述了教育的国际合作问题。因此本书内容丰富,涉猎的面很广,几乎触及了教育制度方面的一切重大问题,既有较高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20、《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
作者:【日】佐藤学著,李季湄译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中文初版于2003年1月面市,10余年来,备受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学者的关注和讨论,也赢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这不仅因为这本书对中国改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而且读者从中体会到佐藤学教授广博的学识、深刻的思想、学者的人格魅力,以及“走入现场”的研究态度,20多年中,佐藤学教授参观了全世界数千所学校,走进了近万间教室,"与教室里的学生和教师同呼吸”,“把自己作为教室中与大家共同生活的一员”,他以教育专家特有的敏锐力和探索精神,用亲身实践,结合许许多多亲身实践的生动案例,提出了有关教育改革的许多真知灼见。书中的观点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书中提出的问题仍广泛存在于中国的教育实际,本书将帮助教师和管理者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有深入的反思、切实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