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罗海鸥:景在哪里,教育在那里——从哥伦比亚大学雕塑谈起

来源:admin305 时间:2014-05-29 点击量:

5月27日下午,第151期喻园教育讲坛在教科院705室举行。湛江师范学院(2014年6月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校长罗海鸥教授,也系我院院友,为我院师生带来了题为“景在哪里,教育在那里——从哥伦比亚大学雕塑谈起”的精彩报告。报告由陈廷柱教授主持,我院董晓林书记,冯向东教授,雷洪德副教授及湛江师范学院的随行老师出席了本次报告。 

“景在哪里,教育在那里”,我们不仅要欣赏校园的建筑和风景,还要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大学理念和教育内涵。罗海鸥在本次报告中介绍了哥伦比亚大学(以下称为“哥大”)的三尊典型雕塑,通过这些雕塑向我们讲解校园里的“景”所传递出的教育理念。第一个“景”是哥大莱文森广场(Revson Plaza)的“钢丝上的行走者”(Tightrope Walker)。罗海鸥认为,哥大作为一个培养了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及中国教育名家的世界一流大学,该雕塑所要表达的是:一个大学只有培养一届又一届超过老师的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尽责,实现大学的理想和信念。而北京大学的校徽通过最少的艺术元素表达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向大家传递出了教师要甘当人梯,让学生超越自己,以及三角对话、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等教育理念。北大校徽与哥大这个雕塑有异曲同工之义。第二个“景”是哥大哲学系门前罗丹的“沉思者”(Le Penseur)。“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换言之,“沉思者”一般的大师是一个大学的灵魂所在。学术大师在开设一流课程、创新学术成果、建树沉潜学风和营造文化氛围方面具有一般学者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哥大培养出了非常之多的杰出人才的重要因素。第三个“景”则是哥大工学院门口的铁匠(Le Marteleur)。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罗海鸥认为,一所大学只有在学科专业上的大师即“大人物”和平凡岗位上的“小人物”的配合之下才能办得好,才能不断培养出超过老师的学生。在办学过程中,不论“大人物”与“小人物”,如果没有对于这份工作的信念,就难有心志专一、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教育也就最多只是教育技术而已。这尊雕塑不仅表达了哥大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很好地印证了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所说过的:社会的每个阶层,都没有贵贱之分,给社会阶层以尊严的,不是阶层本身,而是每个阶层的人们能够竭尽职守,忠于自己的职业,完满地完成自己的使命,这样他就会得到更大的尊重和荣誉。综上所述,罗海鸥得出:上大学不仅要看“景”,更要体会其蕴含的理念和教育内涵;不仅要读书,更要读“人”;不仅要关注一门门课程与学分,更要关注一个个师长,以此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和卓越的精神。

中国大学现在学风比较浮躁,学术上急功近利,工作缺乏心志专一、追求卓越的精神。罗海鸥提出,为了使得“心志专一、追求卓越”的精神得到回归,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需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职业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教师的源头活水,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就是对教育事业的认同,对学校的认同,把专心致志办好学校、为师生服务,视为应尽的职责与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做让学生感念和骄傲的老师,让学生站在自己肩膀上超越自己。随后罗海鸥给大家展示了湛江师范学院“景”的建设,通过这些“景”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了罗海鸥及该校的教育理念。

在报告最后,冯向东教授结合本次报告内容,和大家探讨了教育的真谛:“化”。大家表示受益匪浅,致以热烈的掌声。(尹婷婷 刘晶)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