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黄福涛:大学课程模式的变化与面临的挑战——历史与比较的视角

来源:jky 时间:2013-11-05 点击量:

    10月28日下午两点半,第138期喻园教育讲坛在教科院705室举行,日本广岛大学大学教育研究中心黄福涛教授从历史与比较的视角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大学课程模式的变化与面临的挑战”的精彩报告。我院陈廷柱教授主持,全院师生积极参加。
    黄教授在报告伊始就向我们指出,研究高等教育学必须使用多种研究方法,例如历史、比较和实证的方法。而本次报告的内容就是以历史和比较的视角,按教学目的对课程模式作区分。而每一种课程模式都以理念(哲学或理论),制度(结构和组织)和内容(教学内容)的框架进行分析。随后,黄教授详细地阐述了三种课程模式:自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能力本位教育。
    通识教育在19世纪以前一般是中小学教育的总称。美国博得因学院的A.S.Packard教授第一次把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19世纪后期,以欧洲自由学科为基础形成的自由教育在美国演变为与大学教育相联系的通识教育。大学教育在殖民地时期是以教会为理念的,神学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到了工业化时期,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继形成,开设伦理学、经济学、法律、管理和当代文明等多种选修课程,成为专业教育的预备阶段,并开始重视全人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逐渐以培养有责任的市民为理念,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重视课堂学习之外的工作以及服务经验等。其中,黄教授特别指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高职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是中国目前的主要问题。
    如今的专业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传统的专业教育和新出现的专业教育的结合。广义的专业教育包括狭义的专业教育,传统的和新出现的professional education,例如培养律师、医生、大学教授和经营专家等;之外,还包括与直接就业相关的专业教育,继续学习的专业教育,与将来职业不直接对应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包括职业技术型和学术研究型两者价值观。从历史的视角来看专业教育,可以得出中世纪欧洲大陆的大学型教育和近代各国专门型学院和专业研究院的发展对战后这两大专业教育模式的影响,形成了以市场化和国际化需要为内容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正在从学术性向职业性过渡,与将来职业无直接相关的专业会相对增加。
    能力本位教育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被用于师资培训,后逐渐运用到经营、法律等人才的培训。80年代后,逐渐推广到欧洲、亚洲、澳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对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能力本位教育具有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特点,有盎克鲁·撒克逊和欧洲大陆两种模式,分别以行为主义方法和社会建构主义方法为理论基础。区别于普通的职业教育机构或训练机构,培养具体职业技能之外,还包括个人思考能力、判断能力、社交能力、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特别是知识创造能力等。能力本位教育具备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特点。高等学校包括不同学科特有的能力、所有学科共通的能力、不同职业教育特有的能力和综合能力教育,从具体能力向一般能力发展,学术能力向职业能力发展,最后聚合形成综合能力。
    以课程模式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进行着课程改革实践,黄教授介绍了其中一些实践成果。2009年由AACU委托,关于大学本科课程,特别是通识教育状况的调查显示,学习成果涉及的知识领域中,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的知识占主要成分,而知识技能中则是写作技能、批判性思维和数理逻辑等是获得的主要技能。此外,教育实践中,他们也更注重本科生教育、大学一年级教育等,通识教育课程也相应地以全球化课程,基础课程和多样化课程为主。而欧洲大陆高等学校课程的改革则强调学科能力的培养,进一步面向社会需求,注重等教育的专业化,着眼于学术和专业要求,根据需要获得的能力即席课程编制和开发,将基本能力、对人际关系能力和系统能力的培养视为培养的中心目标。改革核心是向以学生为中心或学习成果为主导方向转变,不仅仅按照过往单纯的教师传授学科知识进行大学教育,更多的是教师与社会有关利益相关者对学生进行一般能力和学科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出口和满足劳动力市场需要。黄教授也做了许多相关研究,研究发现专业教育课程相对逐渐减少,以教养教育为研究生专业教育的基础是当今日本本科课程的改革趋势。近年来,大部分私立大学导入“主修”与“辅修” 以及“大一”教育,在这股课程改革热潮中,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的改革力度相对较弱。
    课程开发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大学生?如何培养全球化人才?虽然很多国家及地区已经开始进行课程改革,但是这种改革很大程度上局限于理念层面的讨论,尚未制度化。黄教授认为,要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得明白什么是创新能力。在1999年的研究成果中,创新能力是一种可以迁移的能力。但是没有实证研究成果支持,于是2013年,又有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定义:创新能力是一种复杂、多层面的,可学习、可掌握的能力,是今天这个社会中成功所必须的,且受环境和社会影响的能力,这种能力要素是可分析的。组成创新能力的要素有探知性,坚持性,想象力,合作和学科性。对于全球化人才的培养,黄教授提出,全球化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学校为单位和以专业学院为单位两个方面推行。在综合性大学主要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在学科特色突出的学校则以专业学院为单位开展。
    由于我国教育课程模式曾经受到前苏联的专业教育和美国的通识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主要以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课程为主的课程模式。如何顺应国际趋势特别是形成自己的课程模式?黄教授认为首先可以在制度层面进行改革在高中教育阶段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贯通,本科教育以通识教育为支点,形成职业型专业教育和学术型专业教育,研究生教育阶段开设专业学位课程和学术学位课程。转变为了职业型专业教育,学术型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为主体的本科教育模式。但是由于这三种课程模式单独一种都有其不足,难以完全满足现在社会与个人的教育需求,所以试图综合各种课程模式的能力本位教育出现了,这种课程模式能够满足市场变化、职业发展、人格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如何培养具有创造能力以及全球化视野的大学生是大学课程开发面临的主要挑战,如何借鉴国外的课程模式,特别是目前欧洲和欧美实施的能力本位教育能否成为取代其他模式值得关注和研究,采取不同的办学思想、实施相应的课程模式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最后,黄教授提出了关于大学课程模式改革的几点个人思考:吸收包括学生在内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课程开发;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和全校课程文化;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从课程内容教授到强调学习成果的转变。大学课程模式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难点问题,黄教授从历史和比较的视角梳理了三大课程模式,并提出了大学课程模式改革和变化趋势,与会者均表示受益匪浅。(尹婷婷 刘蓓)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