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陈学飞:什么是好的教育研究

来源:jky 时间:2013-11-05 点击量:

     2013113日上午9点半,139期喻园教育讲坛在教科院705教室举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副院长陈学飞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什么是好的教育研究的报告。我院陈廷柱教授主持,郭卉副教授等出席聆听了本次讲座。

    首先,陈教授借鉴美国前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挨伦.拉格的观点引入主题。挨伦.拉格曾把美国的教育研究看作是一门“捉摸不定”的科学,美国学界甚至不把教育研究看作一门学科。陈教授表示认同这一观点,同时在此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教育研究究竟是什么?”通过追溯教育研究的起源,表明教育研究是哲学、心理学、教育经济学等诸学科的产物,教育研究没有单一的研究重点、公认的理论学说、统一的研究方法等等,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教育研究不是一门科学或学科,而是一个研究领域。如果一定要把它说成学科,那它也是一个散乱、庞大、多变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学科群。正因为如此,在教育领域,对于什么是研究,也存在着相当大的模糊性和混乱的状态,似乎什么人都能够谈教育、懂教育、批判教育和研究教育,也就出现了大量的伪教育专家和大堆学术垃圾,仅仅注重成果产出而忽视真正研究,很多学者练就一手写文章的本领,却不会做研究。

    陈教授直指,中国教育研究正面临着严重的价值危机,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学术垃圾产出的重大祸首是制度病垢,他以美国大学为例,美国一般性大学不会极力要求教师发文章,而是专心教学,培养学生,在研究型大学,教师才以科研为主。毕竟能做出原创性研究的人在人群中的比例是相当低的。而我国很多大学追捧形势,均想承担高校的三大职能,要求教师做科研,评职称,因而做出的学术成果质量可想而知。陈教授强调,出现这种研究乱象的根源在于学者并未真正理解何为研究。他指出,研究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即“求真”和“解惑”。什么是“求真”?“求真”是研究最本质的特点,是探求客观世界的“真相”,类似考古挖掘、医生诊病。而“解惑”指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解释客观世界“真相”的原因。陈教授以“信鸽如何回家”的研究过程为例阐述了研究的“解惑”的特点。之后,陈教授回答了什么是研究,“研究”就是“探究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或者说研究就是“人类认识和解释自然或社会现象的活动”。只有在探究教育真实状况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揭示其性质,认识其规律,才有可能预见其未来的发展及其结果。同时,他认为教育研究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研究除了各学科的专业技术和研究目的有区别外,而没有其他的本质上的区别,各个学科的研究都是为了追求真理、揭示规律。

    其次,陈教授阐述了好研究的六个基本构成要素。第一,提出了恰当的可研究的问题,或者“提出有意义并能通过实证来研究的问题”。好的研究问题至少包括以下几点:真问题,而不是假的问题;问题能概念化,或对问题概念的界定清晰明确,这是科学研究中最关键的一步,却是许多研究学者不够重视的一步;问题有价值,有助于发现新知识或填补现有知识的空白;能够进行研究、论证。第二,有比较完整的文献梳理。文献梳理一是要相对完整;二是与研究的问题紧密相关;第三,方法适当,或方法规范。目前,教育研究有许多方法,如定性、质性、文献、案例、比较等,研究者首当其冲学好研究方法,这样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对于个别研究者自创的方法,如宏观与微观的方法、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等都不属于研究方法,研究者需界定合乎规范的方法。第四,资料充实或论据充足。这是一项好研究的基础,不管研究什么问题,一定要尽可能的搜集与此问题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资料、数据。第五,适切的理论分析或理论建构。这是好研究的灵魂,理论是认识社会现象的工具,研究者应当重视理论在教育研究中的简化、分析、解释和预测的功能。第六,好的研究,应当公开发表。任何研究都是建立在有限的观察之上,只有公开发表,才有可能得到专业同行的检验。这种不断的、合作的、公开的学术批评是健康的科学事业的标志。陈教授指出,我国缺乏学术争鸣的环境,学术评审制度不完善,以至于那些潜在的好文章也淹没在大海之中。他极力倡导师生能对已有成果进行批判性反思。

    最后,陈教授阐述了好研究的两个价值,即增加知识的积累和影响教育实践。他认为,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认识世界,不在于改造世界。人类在对世界认识不清的情况下改造世界,犯下了不少错,而我们现在正在为犯下的错误承担后果。要认识世界,就需要发展出具有解释性的理论,他不主张学者在研究论文中的“政策建议”方面下工夫。大多数科学的长远目标是发展出能稳定地解释事物普遍现象的理论,科学知识的积累是通过增加、改善、甚至取代现存的理论而完成的。这应该成为每个教育研究者努力的方向。(刘水君 刘蓓)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