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张应强教授:关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论认识

来源:hust1 时间:2013-04-20 点击量:

 

418,第125期喻园教育讲坛举行,张应强教授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关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论认识”的精彩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一个纲领性命题。但有几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将“中国特色”标签化,具体内容模糊;二是将“中国特色”作为不可改革、不能改革的“挡箭牌”或托辞;三是将“中国特色”泛化和庸俗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目标和任务,并将其作为教育领域十大改革试点内容之一。这一改革发展目标引发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到底什么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的“中国特色”与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是什么关系?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中国特色”来源于何处?为什么要强调现代大学制度的中国特色?强调“中国特色”与改革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是什么关系?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对现代大学制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张教授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是一个中国化概念,世界性问题。现代大学制度主要涉及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宏观方面主要涉及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与大学的关系;微观方面主要涉及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主要是大学内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要正确理解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必须明确以下几点:一是必须明确现代大学制度并非目前的、西方国家的大学制度;二是现代大学制度具有指向未来的理想特性;三是现代大学制度仍在发展与变化之中。当前,大学的外部制度和内部制度正在发生变化,外部制度表现为政府控制大学或者引导大学办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大学越来越通过适应和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要来获得社会资源和财政资源;内部制度表现为大学中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迅速分离,行政系统和行政权力逐渐强化,大学日益表现出行政权力主导的特点。

理解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还要认识到现代大学制度的特点。现代大学制度具有普适性与多样性两个特点。其中,普适性表现为大学本身是一个具有国际性和共同性质的机构,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世界性性格”;多样性表现为现代大学制度具有国别特色,大学制度是一国对自身高等教育体系和大学系统所做的一种制度安排,表现出鲜明的国别特色。张院长还进一步探讨了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内涵。他认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必须是主动适应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和改革发展的趋势的大学制度。主动选择和适应,既指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实特点的适应,也包括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发展趋势的适应,在某种意义上,主动适应也意味着超越和批判。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必须着力改革和调整大学与政府的关系,确立大学自治理念和相关法律制度;着力改革和完善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着力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处理好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此外,还要考虑如何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问题,其关键在于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于大力倡导学术自由并建立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体系。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