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论区域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产业链的构建

来源:admin 时间:2013-04-02 点击量:

论区域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产业链的构建

胡赤弟

[摘 要“学科—专业—产业链”是以一定的产业链为依托,以服务一定的产业链为目的,进而形成一系列相关学科、专业与产业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的联合体。学科—专业—产业链的构建是区域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有效载体,也是教育与经济、大学与企业合作的新模式,必将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产业层次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产业链;学科—专业—产业链

[作者简介] 胡赤弟,宁波大学区域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教育学博士 (浙江宁波 315211)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2009年第683-88

我国一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在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新探索中,产生了一些新经验,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模式,其中包括将区域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发展与地方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让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起来,实现学科、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目前我们应如何认识与构建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学科、专业与产业的相关性问题呢?对于目前已经出现的一些区域高等教育的实践模式,我们应如何在理论层面上做出适当的回应呢?

一、从产业链到学科—专业—产业链

根据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所谓产业链大致可以定义为,在产业集聚内形成的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集群和与这些企业集群相关联的资源与产品(服务)之间的衍生关系,以及由这一衍生关系链接的产品关系、供应关系、价值关系等。或者说,产业链即是以“一业为主”,由市场组织、政府机构和众多企业共生于集聚环境中相互依存、互为作用,不断衍生新的产品或服务、不断衍生和追加价值活动所构成的链式生产(服务)形式。产业链的关键是产品的“链接”和“衍生”,核心是“供应”过程中的“价值”增值。由此可以看出,产业链形成的表象是产业聚集,相关产业构成这一主导产业的上游产业或下游产业。

从历史视角看,在工业化初期,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主要是“中间产品”的供应链。随着产品的知识与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使产业链从单一的供应链到多向网络化拓展。波特从价值角度认为,一项产品或服务包括从概念开始,经过研发和生产的不同阶段,交付给最终消费者而获得价值的全过程。所以,所谓产业链,一般包括研发设计、生产、物流、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它表示在技术、管理、资本、市场、劳动力、自然资源、产品等要素组成的经济系统中,诸多企业共同完成一种产品或服务,从而相关独立活动的企业间建立以利益为纽带的联系。[2]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已经成为企业创新的经济要素。我们必须看到,产业链本身还是基于知识的产品链、供应链与价值链。知识的传播、创造、共享在产业链的整合、重组、提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因为知识是企业的重要经济要素,是连接企业之间并形成产业链的重要基础,从而促进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内在联合。如硅谷那样的产业园区实质上就是一种产业链,而笔者更愿意称之为学科—专业—产业链。学科—专业—产业链的产生是产业能级提升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有效载体。

一些地区政府十分重视并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区域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联动发展。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转型的经验表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根本动力源于科技进步,而任何科技进步的过程都离不开那些具有有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等学校。离开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创新,离开了相关学科与专业的发展,科技进步的速度将大打折扣。只有通过改革,在系统的层面上,通过制度化的运作,使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实现有效互动;只有在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学科、专业与产业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体化的学科—专业—产业链,区域高等教育才能有效地推动科技的创新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

高校里的学科、专业本身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链状关系。在传统高等教育体系中,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更多的是相互独立的或倾向于“封闭”。有时大学里即便存在一些彼此相关的学科或专业,也很难说哪个学科是哪个学科的上游学科或下游学科,专业也是如此。我们所谓的学科链、专业链是指在服务于一定产业链过程中形成的学科与专业群。它依附于一定的产业链或嵌入于传统产业链中,将相关的学科群、专业群“捆绑”到一定的产业链上,使它们三者成为一个具有实质含义的“三位一体”或“三重螺旋”的链状结构,即学科—专业—产业链。可见,虽然学科、专业本身不能构成独立的学科链、专业链,但是学科、专业可以为产业链中企业的生产与创新提供相应的智力、知识和技术层面的支持,而产业也可以为相应的学科、专业的发展提供相应人员、资金、场地等回馈,二者之间确定存在互动、双赢的关系。更为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学科—专业—产业链这一联动模式已经在一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中得到实践检验。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学科—专业—产业链是指,与一定产业链中诸多产业环节相对应的一系列的学科与专业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系,即以一定产业链为依托,以服务一定产业链为目的,进而形成的一系列相关学科、专业与产业链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相互联系的一种联合体。

二、学科—专业—产业链的成因分析

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绝不可能是自发完成的,而应是多个利益相关主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就目前而言,与学科—专业—产业链形成相关的利益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市场与大学。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既需要政府的宏观规划,也需要市场的正确引导,更离不开大学的积极参与。只有在政府、市场与大学的共同作用下,一个灵活、高效的学科—专业—产业链才能建立起来。

1.政府规划

在我国,地方政府是发展区域经济的责任主体。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地方政府越来越把高等教育放在了突出的位置,甚至把它作为经济发展和科技、人才资源要素的重要保障。在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地方政府一直是制度创新的重要来源。与经济体制改革一样,今天一些地方政府正在成为区域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推动者。《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以省统筹的高等教育体制的确立,三级办学体制激发了各级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尤其是在一些沿海开放城市,市级人民政府通过举办市属高等院校,参与当地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管理,引导调整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正在不断提高。

地方政府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与地方政府的作用和影响分不开。以宁波为例,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率先提出了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发展战略。为了实现这一发展战略,又进一步启动了“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计划。通过实施这一建设计划,将产生一批学科—专业—产业链,以适应宁波传统优势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在构建区域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产业链的过程中,政府的规划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定地方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及产业的空间布局结构;二是确立区域内高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三是建立对高校学科、专业服务产业、企业发展的引导机制;四是建立有利于学科、专业、产业链形成的有效载体;五是建立促进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利益共同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科—专业—产业链作为产业链的一种延伸,既是产业链内涵的扩展,也是学科、专业更好地发挥为社会服务职能的一种制度创新。

2.市场主导

当前,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不断强化,大学生就业压力和能力缺失反映出市场机制正在“倒逼”传统办学模式。引入市场机制,适应社会需要,开展适度竞争正逐步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在招生、师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产业与企业等领域,市场机制日益发挥主导作用。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等办学资源出现了大跨度的整合。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就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教学资源与产业资源实现联合的一种有效方式。所以,笔者认为,如果说政府对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发挥引导作用,那么,市场机制对于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将起到主导作用。

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离不开市场的主导,离开了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政府的“有形之手”很难发挥作用。首先,市场经济体制是学科—专业—产业链形成的重要制度环境。一方面,没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就不可能有产业链的形成,没有产业链的形成也就谈不上学科—专业—产业链。另一方面,没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就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就很难直接面向产业发展的前沿,主动与地方产业结构相匹配。其次,在学科—专业—产业链形成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通过规划只能提供比较宏观层面的制度架构,比如产业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等。要使这些宏观制度真正运转起来,必须依靠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而不可能靠政府的红头文件。再次,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而在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中,产业界不是慈善机构,大学与产业界之所以要合作,需要的是双赢,而不是一方的利益让渡给另一方。在这种情况下,单纯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也不现实。政府所能提供的只能是启动资金以及部分日常运营的费用。一个学科—专业—产业链要想可持续地运转下去,必须依靠市场的力量,利用市场机制建立起安全可靠的投融资体制以及合适的资本运作模式;必须依靠市场竞争,保证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只有这样,学科—专业—产业链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学、政府与产业界才能够实现多赢。

3.大学主体

众所周知,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高等学校长期缺乏自主权,学校习惯于按文件办学,学科、专业设置均以国家颁行的“学科专业目录”为准,各校学科、专业之间互相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十分严重,大学缺乏特色、“千校一面”,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市场机制难以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最终导致高等教育效率低下。大学是高等教育面向社会真正的办学实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必须提高运用市场机制的能力,特别是要学会竞争和善于竞争地运用资源,要学会与各类市场主体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学科—专业—产业链是大学与企业、产业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有效途径。

有了政府的规划、市场的主导,并不能确保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具体的大学身上。只有大学本身切实转变了办学观念,更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与科研取向,确立主动服务的办学理念,大学才能在学科—专业—产业链的构建中发挥主体作用。学科—专业—产业链的构建,其目的就在于打破大学与产业的边界,从而既能使大学通过为产业服务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也可以使产业通过学科、专业的支撑得到更快的提升。在这一大学与产业互动发展的过程中,大学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积极的调整。首先,地方大学必须更新学科、专业设置。区域高等教育中的学科、专业必须以应用型为主,与地方产业结构相匹配,能够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地方大学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其人才培养类型无疑应以职业性为主,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再次,在科研取向方面,地方高校应结合地方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以应用为主的合作研究或合同科研。

三、学科—专业—产业链的运行

学科—专业—产业链是区域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一个重要纽带。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过程,既是一个政府主导下的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政府、大学与产业界相互沟通、协商、博弈与互动的过程。从学科—专业—产业链的运行看,需要组织载体、制度保障和治理模式的支持。

1.组织载体

学科—专业—产业链是通过嵌入方式形成的,如把学科、专业嵌入到产业链中,或把产业链嵌入到大学的学科、专业之中。如宁波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而启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就是把产业链嵌入到大学专业、学科的一种典型模式。又比如,在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建设中,学校与企业共同规划,与上汽、大众和汽车城形成互补,校企共享。同济大学购置设备时与世界著名厂商建设联合实验室,为国内汽车研发平台预设“国际接口”,把专业、学科嵌入到了产业链之中。

这种以嵌入方式组织的学科—专业—产业链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必须依托于相应的大学,并由大学、政府与产业界三方共同建设。但是,在具体形式上则表现出多样性特点。就目前而言,学科—专业—产业链的组织载体,包括大学科技园、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校内外合作教育基地等,甚至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学科—专业—产业链集群。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坚持依托上海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的办学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构建了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创新了产学合作的教育模式,即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办学模式。

2.制度保障

如果说组织载体为学科—专业—产业链的运行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平台的话,那么,相应的规章制度就是其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游戏规则”。制度将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科—专业—产业链的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激励机制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科—专业—产业链运行过程中所要涉及的制度问题非常多。根据制度本身的层次性,可以将学科—专业—产业链运行过程中要涉及到的制度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宏观层面的制度,比如在学科—专业—产业链运行中涉及到的相关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直接关系到学科—专业—产业链存在的合法性,并为中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制度的制定确立了大的框架。二是中观层面的制度,比如人事制度、融投资制度、评估制度等。这些制度直接规范着具体的学科—专业—产业链在一定组织载体上的运行。三是微观层面的制度,比如教学管理制度、科研制度、人才培养制度等。这些操作性的制度以相应的宏观制度、中观制度为基础,深入到学科—专业—产业链组织载体的内部,是具体的“游戏规则”。

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非常不易,但形成之后的学科—专业—产业链要确保能够长时间、高效率的良性运转就更为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必须进行制度层面的创新,必须依靠创新的制度为学科—专业—产业链的良性运转提供可靠保障。

3.治理模式

随着产业链的变化或者学科、专业发展的变化,学科—专业—产业链必然发生变化。在这一变化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新的学科—专业—产业链产生,也必然会有旧的学科—专业—产业链消亡。为了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必须建立相应的治理模式。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治理模式本身也是一种管理的制度,不过这种制度与前面讲到的保障学科—专业—产业链运行的制度不一样,这种制度的目的不在于直接规范学科—专业—产业链的运行,而在于为大学、政府、产业界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协商的机制。通过这个机制,可以确保学科—专业—产业链具有灵活性与可持续性,与此同时,也可以保障学科—专业—产业链本身的新陈代谢。

目前,在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学科—专业—产业链初露端倪,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个新生事物。尽管目前不少高校对于学科—专业—产业链的组织载体与制度保障问题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学科—专业—产业链本身的治理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更没有发展出有效的治理模式。我们认为,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以下几种治理模式值得考虑。

一是成立学科—专业—产业链评估与设置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大学、政府以及产业界的代表共同组成,定期对现有的学科—专业—产业链进行评估,并对申请设立新的学科—专业—产业链进行审核。二是由政府出面,组织大学校长与企业家年度高峰论坛。通过这一论坛可以对过去一年已有学科—专业—产业链的运行情况做出评估,也可以商讨新的学科—专业—产业链的设立。三是由大学成立学科—专业—产业链发展与研究委员会。该委员会主要由相关学科、专业的带头人以及产业界的负责人参加。职能在于通过大学与产业界的相互合作,加强关于学科—专业—产业链研究工作,保障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四、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工作的不断深入,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开展校企合作的一种新模式,学科—专业—产业链必将受到关注,尽管还是起步阶段,甚至还在自发状态,但实践中仍不乏成功经验。基于对学科—专业—产业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笔者提出构建学科—专业—产业链建设的几点思考。

1.立足学科、专业与产业,建立产业需求的引导机制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必须建立一种引导机制,用来及时反映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各种要求,从而引导高等教育作出相应的变革。所谓产业需求引导机制是指,能把产业或企业对人才、技术等方面需求的有关信息迅速反映到高校中来,并及时调整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和服务社会工作的一种方式和方法。例如,宁波市根据经济体制转轨、发展模式转换和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通过建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以此为载体把产业和企业的需求与高校的学科和专业对接起来。这些基地是针对宁波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而设置,其中包括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机电模具、IT产业、旅游会展、文化服务、港口物流、经管经贸、金融保险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立足学科、专业与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科、专业与产业之间建立起服务链。又如,浙江林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中,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围绕若干产业组建学科群,形成学科产业链,服务社会。[3]

2.立足教学、科研与服务,构建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教学、科研和服务是高校学术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在目前管理工作中被人为肢解了。在不合理的工作量考核制度下,传统的教师角色开始出现分化与冲突,大学教师倾向于科研,由于忙于科学研究而无暇顾及教学,一些教师甚至把教学当做科研工作的负担,教学作为教师基本使命的责任意识开始淡化。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包括科研和社会服务,都不能忽视人才培养问题。立足教学、科研与服务,构建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是学科—专业—产业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功能。教师从事学术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知识、综合知识、应用知识和传授知识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全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发现知识、综合知识、应用知识与传授知识都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这说明,育人不仅仅是教学的职能,同时在科研与社会服务中得到了体现。宁波市在构建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中,把人才培养环节嵌入到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中,构建起了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每个基地一般包括2个学科,每个学科一般下设3个方向;包括5个专业,每个专业一般下设3个专业方向;须有两家市级以上骨干企业合作建设,企业必须具有相关的在研项目,且在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委派兼职教师和联合开展科研等产学研合作方面有显著成绩。以人才培养为主线,整合涉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方面的资源,构建起基地内外互动的立体式育人体系,进而有力地保障了人才培养在高校三大职能中的主体地位。

3.立足学校、企业和社会,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体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产学研合作参与方的链接纽带是政府的行政指令,学校、企业通过政府指令性计划开展产学合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逐步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政府指令退出产学合作领域,原有的合作机制失去合理性基础,产学合作机制亟待创新。在市场体制下,高校与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既有自身独特的利益,又有一些共同关注的利益,它们由此形成了一个利益相关者共同体。学科—专业—产业链建设要促进高校、企业和社会形成利益相关者共同体。学科—专业—产业链要充分尊重学校、企业的自主权,借鉴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在自愿结合的基础上,设计激励相容制度,使学校与企业都按自利的规则行为行动,但又使追求利益的行为正好与产学合作实现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而这一制度通过签订合作契约来实现,校企关系从过去的“拉郎配”到现在的“利益共同体”。校校之间、校企之间打破合作壁垒,整合与优化资源。例如,校校之间共建相关学科与专业,共享师资、课程与实验实施。校企之间共建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开展“订单式”培养。一方面,学校利用社会资源节省办学成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企业利用学校资源节省新员工的用人成本,并可利用合作学校的实验室资源与技术测试资源开展产品研发,节约研发成本,从而使校企合作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刘尔思.关于产业链理论的再探索[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3).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39-43.

[3]陈敬佑.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大学[N].中国教育报,2007-11-28.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Specialty-Industry Chain in Regional Higher Education

Hu Chidi

Abstract:Discipline-specialty-industry chain is a union of interaction and interrelation between a series of related disciplines, specialties and industries chains formed with the backing of certain industries chains and the objective of serving certain industries chains.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specialty-industry chain is the effective carrier for regional higher education to serve the economic society, as well as the new mod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economy,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which is boun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ushing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society and upgrading the industrial level.

Key words:reg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dustry chain, discipline-specialty-industry chain

Author:Hu Chidi, professor and Ped·D. of Regional Higher Educational Research Center, Ningbo University(Ningbo 31521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