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研究生学术简报《学问点津》第9期

来源:jky 时间:2010-09-13 点击量:

研究生学术简报《学问点津》第9期
学问点津
顾问:张应强  江洪洋  张俊超
主办:教科院研究生会学术部
编辑:叶阳青 冯加渔 庞慧 时艳芳
2010年 9月 1日    第9期
   
教育漫话
我的研一生活:在迷茫中明朗
                      ——屈艳美(课程与教学论2009级硕士研究生)
“我居然研二了!”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连圣人都有这种感慨,更何况我这渺小的沧海一粟呢?回想自己的研一生活,用“迷茫”来形容再好不过了。——迷茫自己应该学习什么,学的这些东西到底是否有用;迷茫自己以后去向何方,未来在哪里;迷茫读研到底是否物有所值;……
研究生的学习和本科区别是很大的。本科上课的时候带着眼睛和耳朵就可以了,如果觉得没劲呢,还可以带着课外书和零食去;研究生就不一样了,光带着眼睛和耳朵还不行,必须要带着脑袋。刚开始上课的时候真是不适应,几个人围着一张桌子,关于某个问题每个人必须得发表意见,可是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什么意见,我觉得别人说的“不错”、“挺好”、“很好”(老师说这是废话中的废话,呵呵),为什么还要鸡蛋里挑骨头呢?不过看看我的同学,我觉得他们好自信好有想法,敢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意见,并且立场极其坚定。感觉自己书看得真是太少,所以也没什么自信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了。
刚开学那几周,每次上课我都是插科打诨混日子过。不过有一次上课被老师批了一顿之后,我开始清醒了。大概情形就是我的作业上出现了政治试卷答题时运用过的百试不爽、金科玉律式的话语。因为我大学学的是政治专业,这些教条随口来两句还是可以的,只是我不知道,这是搞学问一大忌!可能老师当时的感觉就是我中毒太深,所以激动地运用了比较直接的批评方式。我当时觉得很委屈的呀,又不是我的错!后来想想,以前别人那么教我是别人的错,但是我就那样相信那就是我的错了!这件事情之后我牢牢地记住了一个道理——忠于原著。所以后来我就开始喜欢看原著了,慢慢地感觉到其实我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的,上课也不用太紧张了,反正说出自己看书时候的想法就行了,突然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明朗了很多。
到研一下学期,课少了,我就利用课余时间读教育原著,看着看着觉得问题又出来了:感觉自己老是纠结于别人的话语之中,去寻找别人的瑕疵。这好像也没有什么意义。我又不是批评家,我应该做一个建设者!不过我知道做一个建设者是需要很多年功力的积累才能厚积而薄发,所以我又迷茫了!我又开始寻找我应有的学习方式,又开始迷茫所学的这些东西是否有用。难道这就是哲学上的量变与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吗?循环往复,永无止尽。也许吧,行走在路上的人总是会经常迷路的。
除了学习也还会有别的迷茫,别的不满意与抱怨,可能是源于没来之前太高的期望值吧。图书馆里总是那么多人抢座位,貌似那个图书管理员好像还很鄙视经常去那里学习的人;学校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过了一个又来一个,骑车还得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新买的车子自己还没混眼熟结果被小偷顺手牵羊了;寝室里的桌子凳子光怪陆离的,估计比我们资历还老哩,尤其是那床,都可以唱摇篮曲了……
不过细细地想想,学校还是比外面好啊,这里多安静,学习氛围多浓,夏天太阳再大去哪里都有树荫,所以,平心而论,这里还是很不错的,是我喜爱的。                                                     
 
【编者按】
在迷茫中明朗,这就是作者研一生活的切身感受,也是众多研究生新生的真实写照。其实迷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麻木,可怕的是盲目;其实迷茫是思考的一种状态,只要会思考的人都会有迷茫,也只有会思考的人才会有迷茫。智者的迷茫是一种酝酿,从迷茫中感受、反思、顿悟,最终拨开云雾,迎来一片明朗的晴空。我们的教育不是要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同一种人,同样,我们的生活状态亦可万千,或忙碌不堪,或轻松自如,或激扬澎湃,或平静如水……无论何种,都不妨适时“迷茫”:我究竟需要怎样的研究生学习生活?
 
∞∞∞∞∞∞∞∞∞∞∞∞∞∞∞∞∞∞∞∞∞∞∞∞∞∞∞∞∞∞∞∞∞∞∞∞∞∞∞∞∞∞∞∞∞
 
学问之道
读书学习谁也替代不了
刘献君
有一年的春节(大年初一),我在办公室读书。中间休息时,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树木、花草,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世界上很多事情别人都可以代替,但读书学习,谁也替代不了,你读了就有收获,不读就没有收获。”后来细想,的确如此。在这个世界上,金钱,父母可以留下;文章、讲稿,甚至书,可以请人代写;课,可以请人代授;生小孩,还可以请人代孕……不管你官有多高,财富有多丰,都必须自己去读书,谁也替代不了。进入大学,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环境,一种氛围,但读书学习还得靠我们自己。
在大学里,不论校长、教授、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是读书人。怎样看待读书,如何读好书,是大家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以期引起我们共同的思考。
读书学习是一种历史责任。历史的创造、传承靠文化、知识和读书学习。温家宝总理说:“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读书可以创造知识,马克思读了1500多种书,写了100多本笔记,才写出了《资本论》,《资本论》正在改变着世界。我们的科学研究成果、教学研究成果、学位论文都是在大量读书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读书是传承知识的主要渠道。通过阅读经典,我们可以感受生命的常态,掌握生活中不断实践、永远不会忘记的东西;通过阅读史籍,我们可以去经历自己生命中不曾经历的事;通过阅读诗赋,我们可以感受生命的内涵、生命的均衡……
读书的目的在有无之间。读书肯定要有目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国家富强而读书,为改变命运而读书,为做好研究课题而读书,为完成学位论文而读书……因此,要有规划、计划、安排。但不能读每一本书都盯着具体“目的”。我们在生活中还要认识自己,丰富自己,提高境界,需要广泛涉猎哲学、文学,读经典名著。即便是以完成某项任务为目的,也不能只读相关的书。在这方面,我有切身体会。例如我们正在做一个高等教育理念方面的课题,有关理念方面的书、文章读了不少,很难读出新意。这时,将这方面的书放下,读一些历史、经济、哲学方面论文、书籍,再来看理念,就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因此,读书的目的应在有、无之间。
可学与不可学。有些东西是可学的,有些东西是不可学的。先谈“不可学”。天赋的东西是不可学的。人是有天赋的,人与人之间的天赋有差异,我们不可以去学别人的天赋,而是要发现自己身上的优势潜能。气质不可学。气质带有先天倾向性,与人的神经类型有关,是最先生成的、较稳定的人格结构部分,别人的气质不可学。当然,不好的东西也不可学。可学的东西是知识、能力、智慧、品德等。
读书是一种享受。人生链条包括生存、发展、享用。享用、享受有物质、精神两个方面,读书是一种精神享受。“读书可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培根)“读一本好的书,就象和一群高尚的人对话。”(歌德)读书可以增长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形成新观点,足以使人激动;读书可以发现美、感受美、产生美,足以令人感动。读书是一道风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常态,一种人生态度。
当然,读书需要努力、刻苦,需要付出,也是一种“苦差事”。学校为我们读书提供了良好的读书环境,我们应该努力地读书,读出人生,读出成就,读出论文,读出乐趣,读出幸福,读出友谊。
※※※※※※※※※※※※※※※※※※※※※※※※※※※※※※※※※※※※※※※※※※※※※
 
书山撷菁
书目:《生命与教育》
作者:冯建军       出 版 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简介:在这个技术宰制一切的时代中,教育封闭了通向灵魂的大门,对生命的异化和遮蔽使其迷失了方向,越来越远离生命的原点。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的到来,呼唤教育回归生命的本真。
     本书基于对生命与教育本体关系的理性思索,探讨了教育的生命本质和生命化教育的理念、特点,构建了生命化教育的体系,书写了有“人”的生命教育学。它让人们重新审思教育的过去,向着生命的未来行进。
     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教育的本真,引导教育的实践: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显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
☆☆☆☆☆☆☆☆☆☆☆☆☆☆☆☆☆☆☆☆☆☆☆☆☆☆☆☆☆☆☆☆☆☆☆☆☆☆☆☆☆☆☆☆☆
 
格言精粹
正确的教育是我们幸福的晚年,不好的教育是我们将来的苦痛、辛酸,是我们对其他的人和整个国家的罪过。                                              
——马卡连柯
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德)马丁•路德
 
教育视点
叶澜教授谈读书
                 ——摘自《为“生命 •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
多读书,尽可能地接触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是我对学生的基础性要求,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局限于本专业的书籍,视野不宽,这势必会阻碍他们的专业发展。但并不是说,书读得越多越好。与我过去成长的环境有所不同,如今的年轻学子有着异常丰富的书籍资源。我的一些酷爱读书的研究生容易犯两个毛病:一是喜欢赶时髦,喜欢追学术之星,今天流行海德格尔,就读海德格尔,明天来了哈贝马斯,就读哈贝马斯,成了学术上的“ 追星族”;二是容易陷入到哲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语境中不能自拔,忘了自己的专业身份。
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一方面,不要以阅读的广度取代了思考的深度;另一方面, 要牢牢扎根于教育学的“家园”,不要做学术上的浮萍和墙头草。对于教育研究者而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所有的阅读与思考都会有助于教育学研究,但还不是教育学研究。不能把别的学科的研究结论简单移植过来,把其他学科的命题作大前提,通过演绎得出教育学结论的做法是可行的,有时甚至让人感到是深奥的,但也极有可能是无用的、危险的。
就我自己的体会来说,做教育学的学问,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但也许正是其难,就具有挑战性、具有在做学问中提升自我的可能,何况,中国的教育学太需要一批矢志不移的人。古人做学问,讲究先求乎其大,要有大志向,大气象。对于教育和教育研究来说,就是要体现在智慧、爱心和境界之上。
我理解的对大智慧的追求,有一个从“ 知” 到“ 慧”的过程,智慧的获得首先来源于对知识的兴趣甚至惊异,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未知的东西在诱惑我们去探、去试。我时常感到,头脑里的问题,就像许多钩子,可以把信息钩住,进入我的思索圈。我为之激动、欢欣或者焦虑,为之调动我所有的生命能量去试图解决它们。以“知”为基础, 还要发展到“ 慧” 。对教师而言,要有教育智慧对于教育研究者而言,在对学科的认识、思想方法、方法论和实践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有大智慧,它体现为对事理、世态的一种洞察力,一种穿透力和透视力,以及善于融会贯通,进而实现“原创”的能力。由“知”到“慧”必经体悟、整合和升华的过程。所谓大爱心,有价值的因素在里面。核心还在于“生命”二字,要有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有一种人类情怀, 知识分子的胸怀,它们的背后是一种文化精神,教育研究者需要把教育与人类、民族、国家的进步与发展联系起来。
大境界的获得,首先要有一种“历史意识”作为底蕴,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着明晰的观照贯通,为此,要有自觉的沟通意识,在不同的学科之间、在不同的学术立场、基本追求之间沟通。对于教育研究者来说,还要学会与中小学的师生沟通、对话,寻找他们能够接受的话语方式、合作方式。大境界的表现之一就是要努力去做“上天入地”之事。
﹡﹡﹡﹡﹡﹡﹡﹡﹡﹡﹡﹡﹡﹡﹡﹡﹡﹡﹡﹡﹡﹡﹡﹡﹡﹡﹡﹡﹡﹡﹡﹡﹡﹡﹡﹡﹡﹡﹡﹡﹡﹡﹡﹡﹡
 
环球教育
均衡教育在日本
日本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公立中小学实行免费教育,教育质量优良,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就近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费也由国库负担。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后,97%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习,给国民提供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所以在日本义务教育阶段一般不存在择校的社会热点问题。
  日本教育较为均衡发展,首先是政府保证了充足的义务教育经费。日本的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总收入的比率居于世界前列,近年来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有所下降,但也保持在4%左右,人均教育经费达1203美元,仍是世界上最高的。校舍的建设费用由国家、都道府县和町村三三开,即使在边远地区、落后的乡村,各校教育条件、教育设施都达到了规范化。特殊教育方面,除设立了盲人学校、聋哑学校、保险学校外,在一般学校还设置了特殊班级。
  日本教学管理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各学校教育的内容都根据文部省制定的学习指导要领决定。为了保证各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的相对均衡,日本的教育法规规定:一个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不得超过5年。另外,日本重视校长的经历,一般到50岁左右,才有可能出任校长。校长任期2年,连任者,需在校际之间轮换。通过政府机构对教师和校长轮换调整,既保证了各中小学师资力量、教育管理和教学水平的相对均衡性,又有利于各校办学经验的交流。
  日本的中小学教师都由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并拥有教师资格,公立学校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学校教职人员的费用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各出一半,教师的工资逐年增加。在“培养学生获得基本学力”的理念下,以培养更多的“能够引领二十一世纪的科技英才”为目标,日本的中小学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强调“生存教育”和协调性教育。另外,日本学校里没有各种奥林匹克班。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日本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拨款比例有很大不同。学校采取了按家长收入情况收取费用的方式,即高收入家庭须缴纳较高的学费,低收入家庭,缴纳较低的学费,经济困难的家庭,可申请减免费。这也体现出一种教育平等的精神。
  
学问百知
什么是教育叙事?
简单地说,叙事就是讲述故事。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而且这也并非其全部内涵。在叙事中还包蕴着丰富的潜能。也正因此,叙事不但是人类社会存在以来就一直有的活动之一,而且还被看作人们“认识世界、社会和个人的基本方式”。
叙事研究是近几年颇受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研究方法之一,而教育叙事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叙事(education narrative)可以理解为一种研究方式,也可以理解成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作为行动研究成果表述形式的教育叙事,既指叙述主体在研究过程中用叙事的方法所做的某些简短的记录,也指叙述主体在研究中采用叙事方法呈现的研究成果。“教育叙事研究是从质的研究出发,相对以往所谓科学化的研究而言,强调与人类经验的联系,并以叙事来描述人们的经验、行为以及作为群体和个体的生活方式。”
教育叙事是表达人们在教育生活实践中所获得的教育经验、体验、知识和意义的有效方式,教育叙事研究就是探究如何才能准确表达和诠释教育经验、教育意义。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因而教育叙事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叙述的故事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师的主观想像。它十分重视教师个人的处境和地位,尤其肯定教师的个人生活史和个人生活实践的重要意义。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
第二,叙述的故事中包含有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教育叙事研究特别关注教师的亲身经历,不仅把教师自己置于事件的场景之中,而且注重对个人或学生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合理说明。
第三,叙述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
教育叙事尤其是教师所写的教育叙事,陈述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也包括教师本人撰写的个人传记、个人经验总结等各类文本。这些“故事”样式的实践记录是具体的、情景性的,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教师的经验世界,是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教师自己叙述教育教学故事,既不是为了检验某种已有的教育理论,也不是为了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更不是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叙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衍生阅读:
A.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
B.林德全.论教育叙事[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C.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1—13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09
~~~~~~~~~~~~~~~~~~~~~~~~~~~~~~~~~~~~~~~~~~~~~
 学 思 物 语
高逸峰最近火了,一个破产的千万富翁,一个年方三十、却在一夜之间头发全白的七尺男儿,在上海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用他的亲身经历,用他的心告诉我们:人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这不仅让我想起了姬十三在《关于记忆的记忆》中说过的一句话:“活得合情合理是生命的一个重要准则,哪怕生活本身很荒谬。”没错,生活是庸常而琐碎的。但是对于生活,愚者起恨,智者生悦。那什么是愚者,什么是智者呢?心理学情绪的智能ABC理论告诉我们,一件事情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对事件本身的看法。做一个智者吧,用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相信生活定能更加精彩。
——张乐英(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蓦然回首,才发现人活着是一种心情。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想想,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不管亲情、友情、爱情,能永远珍惜就是好心情。记得有一个经典短信这样写着: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想要得到的一定要努力;累了把心靠岸;选择了就不要后悔;苦了才懂得满足;痛了才享受生活;伤了才明白坚强;总有起风的清晨;总有绚烂的黄昏;总有流星的夜晚。如果你在生活中有些不如意,要相信自己不会一直处于人生的低谷期,总有一天能冲破重重云层,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只要拂去阴霾,就能亮出朗朗晴空。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对人生最好的珍惜。可能我们曾有这样的体验:有时无论我们多么意气风发,无论我们多么足智多谋,无论我们花费了多大的心血,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会过得很茫然,渐渐就丧失了斗志,忘却了最初的梦想,就会走上弯路,枉费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误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正如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一句名言:“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了。”诚然,迷茫与困惑谁都会经历,恐惧与逃避谁都曾经有过,但不要把迷茫与困惑当作可以自我放弃、甘于平庸的借口,更不要成为自怨自艾、祭奠失意的苦酒。 如果能在迷途中越早找到方向,越早走出困惑,就越容易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就、创造精彩。
——刘伟伟(高等教育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
 
2010年的暑假已经过去,我的虎年也走过了一半,时间消逝得飞快,回首过去,依依不舍,也曾问过自己得到什么,失去过什么,时间不停地向前走着,而我依旧很平静、安静地生活,这就是内心的一种平衡吧。很崇尚马克思提出的矛盾理论,我们不仅仅要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矛盾,更要知道矛盾是会转化的,虽然它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但我们可以选择改变,选择快乐,选择我们希望的生活,只要在我们的能力之内。
喜欢有一点酷,又有一点傲;有一点随意,又有一点拘谨;有一点冷静,又有一点温柔;有一点羞怯,又有一点大胆,随心所欲,本真自然,最终达到一种平衡。我们生活的周围并不只是充满着白色和黑色,还有一条灰色的漫长地带,非黑即白的思想不可有,我们都在寻找着,寻找生活平衡的落脚点。每个人的理想追求不同,平衡点也各异。记得母亲给我说过一句话:“既然上帝创造了人,就会让人活下来不至于被饿死”。又曾看过一句话,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生由不得自己,而活下去就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每天给自己一个理由,好好的生活,我们要爱自己,才有能力去爱别人。在无法坚持的时候,要告诫自己的选择是忠于内心的,要记住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导。愿我们在华科生活愉快,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朱宁(心理健康与教育2009级硕士研究生)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