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研究生学术简报《学问点津》第4期

来源:fyg 时间:2010-04-14 点击量:

研究生学术简报《学问点津》第4期

学问点津

顾问:张应强 江洪洋 张俊超

主办:教科院研究生会学术部

编辑:叶阳青 冯加渔 庞慧 时艳芳

2010年 4月 1日 第4期

教育漫话

解读“精神贵族”

——代盼盼(教育学原理2009级硕士研究生)

最近读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书中论述“精神贵族”这一问题,篇幅虽少但很有启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何谓“精神贵族”?雅斯贝尔斯认为:“精神贵族是从各阶层中产生的,其本质特征是品德高尚、个体精神的永不衰竭和才华横溢,因此精神贵族只能是少数人。”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就是:“精神贵族”不同于社会贵族,没有社会地位、贫富的差别,只要是品德高尚,孜孜不倦地钻研学术、探求真理,拥有学术才能的人就是“精神贵族”,他们是社会的珍品。大学里的大师们自不必说,还有很多潜心致力于学术的学者、研究者,他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可敬的“精神贵族”。那我们硕士生群体算不算其中的成员呢?我想每一个进入硕士阶段的人,都怀有探求真理的美好憧憬,都想在学术的道路上留下自己坚实的脚步。我们都想成为“精神贵族”,而且我相信我们之中有很多人已经在学术道路上稳健地前行。

做一个“精神贵族”很难,需要耐得住孤独和寂寞,“经历艰苦的精神生活”,毫不懈怠地独立思考,不仅善于开动脑筋思考外在的客观世界,而且能静心反思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在学术的道路上,不畏艰难,敢于冒险,不怕出错。即使出错,也有勇气正视失败,承担后果。经过严格选拔而走到今天的我们,渴望在大学为我们提供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平台上,在自己为自己负责的前提下,努力挖掘自己的学术潜力,潜心钻研,经历艰辛的读书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研究者。

我们不要做精神的附庸。懒惰、散漫要从我们身上永远地消除,不要让安逸的贪念摧毁了我们的斗志。具有独立人格的我们已经能够独立自主,主动去探索自己的梦想之路,而无需等待别人给我们制定目标和计划。在如此短暂和宝贵的研究生阶段,我们要敢于经受艰苦的精神生活的历练,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建构一套属于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还要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态度。永远不要放弃努力,不要停止付出,要时时具有促使自己奋发向上的动机。只有在不断努力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的动机才会永不衰竭,灵感也可以产生动机,但它是不可预期的。所以,不要用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等待灵感的降临。

作为硕士生的我们,唯有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和思考,不断攀登学术高峰,才能成为真正的“精神贵族”。我认为硕士生目前的思维活动分为三个层次:其一,对已有研究成果(包括书籍、论文等)的自我理解;其二,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已有的研究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其三,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和精神升华。我想我们现在绝大部分人都在第一或第二个层次徘徊,不过我相信作为有志青年,我们会努力在学术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终有一天会结出丰硕的果实,成为真正的“精神贵族”。

∞∞∞∞∞∞∞∞∞∞∞∞∞∞∞∞∞∞∞∞∞∞∞∞∞∞∞∞∞∞∞∞∞∞∞∞∞∞∞∞∞∞∞∞∞

学问之道

不能用无知去研究未知

刘献君

关于大学与中学的区别,学者们有多种说法,例如,“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乃大师之谓也”;“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办大学就是要办一个氛围”……。提出“学术自由”、“研究与教学相统一”教育理念的德国洪堡,有其独到的见解。洪堡认为,与传授既成知识的中学不同,大学的特征在于将学问看作是没有解决的问题而不断进行研究。因此大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完全不同于中学,即大学的教师并不是因为学生而存在,教师和学生都是为学问而存在。在学问中尚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发现的原理、有些原理甚至永远也发现不了,因此,“不断地研究、追寻学问是大学必须坚持的原则。”大学不仅担负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承担创造学问的使命,研究与教学的统一应是大学的基本原则。教师和学生是学问交流的双方,处在相同的立场或位置上,自主、独立地从事学习或研究活动。大学教师已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教师,学生也不是被动的学习者。学生自主地从事研究活动,教师则对学生的研究给予指导、帮助。洪堡的以上论述主要是针对本科生而言。研究生,不论是博士生,还是硕士生,顾名思义,是通过研究而学习的学生,当然更离不开研究。

科学研究就是要运用现有的理论,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从而发现规律和新的知识。但是,在研究中,往往出现“用无知去研究未知”的现象,不重视理论在研究中的作用。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例,有的研究停留在“随意性问题解决”,拍脑袋,仅仅是一般性经验总结。有的研究,为了增强“理论性”,搬来了一大堆理论,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仅仅将理论往那里一放,理论与发现问题没有关系,与分析问题没有关系,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理论具有解释力,其在研究中的作用主要表现:经验的产生对于理论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理论对经验具有先行激发作用;观察中渗透着理论,理论将成为经验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因此,理论对经验具有共时建构作用;理论审查经验的性质,作出评价,因此,理论对经验具有事后解释作用。在研究中,要经过反复比较思考,找到与解决问题适切的、具有解释力的理论,避免“用无知去研究未知”。

※※※※※※※※※※※※※※※※※※※※※※※※※※※※※※※※※※※※※※※※※※※※※

书山撷菁

书目西方哲学史

作者: (英)罗素 著

简介:要了解一点哲学,最简易的入门方法莫过于先读一部好的哲学史,概念、脉络、优劣历历在目。而罗素《西方哲学史》可以说最佳选择之一。由于罗素不是科班出身的哲学家,而是由一个科学家“半路出家”的,他的哲学不是从前辈哲学家那里学来的,而是他自己在搞科学时悟出来的,因此他对哲学的看法就没有科班出身的哲学家那样的学究气。因此这本书没有标准哲学史的晦涩,它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文辞优美,生动有趣。罗素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西方哲学史》是他获奖的代表作。因此它是一部既具有思想深度又具有文学才情的哲学史。

∞∞∞∞∞∞∞∞∞∞∞∞∞∞∞∞∞∞∞∞∞∞∞∞∞∞∞∞∞∞∞∞∞∞∞∞∞∞∞∞∞∞∞∞∞

学问百知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根据各自不同的立场和理论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看法。总体来看可分为两种:一是破坏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对“现代性”下的教育理论研究进行全面颠覆;二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则认为以往的教育思想尚有 合理性,尚未达到“终结”的地步,主张对过去的教育思想观点进行综合,提出一些创造性观点。

1、后现代主义思想对现行的教育研究方法进行了颠覆。受德里达解构哲学影响,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认为,传统的教育目的、教育措施、教育方法等一套东西,都是建立在普遍的、一般的逻辑中心主义基础上的,按解构哲学的推绎,这套东西是有问题的,教育研究应该寻找一种新的途径。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对传统教育文本中一些“不言自明”的“真理”性的叙述要加以质疑。他们认为这种“不言自明”的“真理”,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理论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2、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人”。这种教育目的往往是为了培养优势文化的支持者,强调教育具有一种“文化中立性”,以此来推演一套民主和平等的理念。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种“完人”教育提出质疑,并重新考虑了人的主体性。他们认为,教育仍可注重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但并不强求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目标也可以培养“片面发展”的人,即符合学生自己的特质和他生活中的特殊性的人。

3、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很强调要处理好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问题,在他们看来,主流文化所反映的一套东西是霸权意识形态的产物代表的仅仅是某一种阶层、某一身份地位的人。教育尤其要关注一些边缘群体或次要群体,“西方文化中心”、“美国文化中心”的论调是不合理的,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平等地思考问题。

4、后现代主义者尊重个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重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而,他们主张在教育过程中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破除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5、后现代主义者要求消解学科边界,直至最终取消学科本身。他们对以往以静态的方式反映无限多样的课程观非常不满,主张教师应和学生共同作为课程的开发者,以非线性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取全面的知识。他们认为,课程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载体,因而课程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发性和灵活性;课程目标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而是可以根据实际加以调整的;课程的组织不再囿于学科界限,而向跨学科和综合化发展;课程从强调累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

(本文由本报编辑根据网络内容整理而成)

☆☆☆☆☆☆☆☆☆☆☆☆☆☆☆☆☆☆☆☆☆☆☆☆☆☆☆☆☆☆☆☆☆☆☆☆☆☆☆☆☆☆☆☆☆

名家论学

现在不是钻进象牙塔里,空喊自己有权高高在上,置身于社会的问题与苦难之外的时候。时代要求我们大胆地相信:人经过努力可以改变世界,达到新的、更美好的境界。没有人能够仅凭闭目不看社会现实的做法,就可以割断自己同社会的联系。他必须永远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随时准备接受新鲜事物;他必须有勇气与能力去面对新的事实,解决新的问题。

——富兰克林罗斯福

∞∞∞∞∞∞∞∞∞∞∞∞∞∞∞∞∞∞∞∞∞∞∞∞∞∞∞∞∞∞∞∞∞∞∞∞∞∞∞∞∞∞∞∞∞

百家之言

大学气象

——岳涛(教科院2010年考研复试生)

引子

“大学气象”这个词是我来华中大复试那一天忽然在脑际闪现的,到现在还没有认真去揣摩它的意思,但愿是我第一个用到这个词吧!姑且边写边想了。那天我背着微微沉重的行李来到华中大,新屋熊站下车后,便从南三门那里拾路而进。南三门口有两行自行车,虽然看上去不是那么光鲜,但是整整齐齐如两队卫兵般陈列。刚好路边有一辆自行车因失衡而倒地,当我还在犹豫要不要扶起它时,从旁边路过的一位女生已经顺手把它扶了起来,然后静静地离开。华科的风气真好!我由衷地赞叹。

这是我第一次来华中大,一切都很新鲜,充满着好奇与神往。接着往前走,便看见一条笔直的大路直通纵深,道两旁的法国梧桐参天而立;还有各色教学楼,虽然看起来已有些年代了,但是丝毫不显得陈旧,反而增添了几分庄严与厚重。再前行是运动场,看着足球场上的身姿矫健呼喊呵叱,还有篮球场上的挥汗如雨腾挪跳跃,一个词语忽然在心间油然升起——大学气象!

——这便是我要讲到的大学气象。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或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气者,风气也,气质也,气势也;象者,形象也,映象也。综合一下,那么我对“大学气象”的理解是,它是一种大学风貌的综合体现,尤其指那种庄严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失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学存在状态。形象的来讲,便是一所大学给人的第一感受是“一看便知道是大学”或者“这正是我们想象中的大学”甚至“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好的大学!”——《岳阳楼记》中范文正公写道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如用“气象万千”来形容一所囊括大典包容百家充满生机的大学的话,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不同的学府都有其各自与众不同的气象,如北大的历史悠久兼容并蓄,清华的贯穿中西自强厚德,华科的严谨活泼厚重务真,厦大的风光秀丽追求卓越……再说到国外的话,如德国大学的严谨务实,美国大学的热烈奔放,英国大学的古韵依依,法国大学的包罗万象,如此众多,难以尽述。但总的来说,一所没有自己独特魅力和气象的大学,是不可以被称之为大学的,正是一种大学气象,构成一所大学的灵魂,成为她传承文明,永葆生机的薪火。

大学气象是一种大学理念的结果和外在反应。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校训,这是这种气象最基本的表现;而一所大学的发展,定然要依赖于一个好的大学理念。大学理念是人们对于大学本身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在这种理性认识的前提下,理想的追求必然形成一种精神动力,指引着学校想着某个理想的境界前进。久而久之,这种无形的理念便会体现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在整个大学的言行行止上。有什么样的大学理念,就会有与之相应的什么样的大学气象。想当年德国洪堡之创大学,正是因为其独树一帜的大学理念,成就了不朽的大学神话。这种理念,让柏林大学气象万千,蜚声世界。

大学气象是一所学府长期的文化底蕴的沉淀。这是一种不自觉的文化惯性,大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作为一个小的社会,必然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会使得融入这个集体的每一个成员在生活学习中潜移默化,而且不断传承,不断发展。许多大学都会有引以为傲的优良传统,这是一个文化存在,在这种文化存在下的个人必然已融入这种文化为荣,并在融入这种文化的同时找到归宿感。大学,就在每个人寻求自己的归宿感而奋发努力中得到生命。

大学气象是一方水土养育之下的独特的人文气息。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与文化有些相似性,但又不尽然。笔者强调“水土”的养育,更为了突出一种自然环境在人文环境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比如说中国北方的人豪爽,南方的人细腻,这多少与人们所生长的地理自然环境相关。不同的大学,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分布,校园格局的形成,校园建筑的风格,都会影响到这种气象。因为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是在感性认识中形成的,“观乎气而形乎象。”在大学整体印象的形成中,这些物质文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北大的未名湖,武大的樱花园,它们已经成为一种独特大学文化的符号;大气的校园结构,气势如虹的校园建筑,无形中会增添一个人的气概……昨天我在武大玩的时候,面对如织的游人,朋友告诉我,“我一眼就能看出是校内人还是校外人!”深以为然。

大学气象是一种环境下自然能形成的“力场”。它是一种文化认同的标志,是一种向心力的源泉。就以我那天看到的女生主动扶倒地自行车的景象一样,当所有人都将做好事看成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的时候,这种力量正在形成。所有的人将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他的大学,那么这种合力的效果是惊人的。它会让你感受到一种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一种引以为自豪的情怀。每个人都在这个大力场中,自由但不散漫,而且就在这种氛围中熔炼锻造,脱胎换骨。

一所大学需要有大学气象,更需要有自己独特的大学气象。这是一所大学生机与活力的标志,是所有大学的灵魂。中国医学讲究望闻问切,观其气而望其象。我想,这是不是可以作为诊断一所大学是否健康发展的手段?

千般寂寞缘无聊

——张平军(高等教育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

“寂寞”这种潜藏于心底的感触不知何时已经悄悄抢占了流行的前沿。一句“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似乎给了寂寞以法律和道德上的合法地位,人们的衣食住行也因此变了质,成了寂寞。于是人们也就为自己的无聊寻找到了寂寞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殊不知,千般寂寞缘无聊,正是无聊给了寂寞以可乘之机。

无聊,这个寂寞的罪魁祸首在大学生中间有着其独特的内涵,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在生活中三种独特的感受即:不知所重、不知所往、不明所以。

所谓不知所重就是迷失了生活的重心。残酷的现实以及脆弱的心灵令大学生对责任望而却步。他们拼命逃避生命中那些不能承受之重,却不想陷入了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轻。于是恋人在“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悔恨中反思自己为了逃避责任而提出的“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借口;学生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喟叹中检讨自己为了躲避学习而坚持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毕竟有些责任是我们存在的前提,丢掉了这些我们的心就会被时间掏空,填上无穷的空虚和无聊,而寂寞也就尾随而来。

所谓不知所往就是迷失了生活的方向和理想。现实的扑朔迷离让我们在旅途中迷失了方向,而那些指引我们前进的理想也早已被我们的灵活和怠惰驱逐殆尽。对于困难和挑战的畏惧使我们宁愿在一个个岔道口徘徊不前,我们放弃了百折不挠的认真和穷尽可能的思考而任凭无聊蒙上我们的双眼将我们引向满是寂寞的国度。

所谓不明所以就是不了解当下行为的意义。二战时期德军做了一个独特的实验。在盟军进攻柏林的前夕,德军将一批犹太人押到满是废墟的城市中心,让他们白天把废墟搬到城市的一侧,晚上把废墟搬到城市的另一侧,而不准他们接近任何人或者彼此交谈,如是几天之后大批犹太人自杀了。犹太人的死不是对劳累的忍无可忍而是对其行为的不明所以。现实的变化无端让原本就不坚定的我们更加迷惑不解,我们虽不会以死亡来结束疑惑,却也常常选择无所事事以为解脱。而这无所事事恰是无聊为我们设置的寂寞枷锁,它在我们悠然自得的时候悄然而至,在我们醒悟前将我们的心灵紧紧缚住,任凭我们怎么努力也难以挣脱。

然而由不知所重、不知所往和不明所以的无聊而构成的寂寞并不是无解方程,只要我们找到生活的重心,勇于承担责任,用坚定不移的认真去践行理想我们就可以挣脱寂寞的束缚而找回自己的天地。

﹡﹡﹡﹡﹡﹡﹡﹡﹡﹡﹡﹡﹡﹡﹡﹡﹡﹡﹡﹡﹡﹡﹡﹡﹡﹡﹡﹡﹡﹡﹡﹡﹡﹡﹡﹡﹡﹡﹡﹡﹡﹡﹡﹡﹡

学 思 物 语

在我长大的二十年里,老是被人教导着。父母老师和电影电视一直喋喋不休的告诉你说这是对的,那是错的,这是真的,那是假的。可是很多情况下,他们说的标准并不准确。我厌烦了从别人那里听到什么,我想自己去寻找,寻找判断的标准,寻找事物的真相,哪怕寻找的路上铺满荆棘,我也愿意去体验,这是属于我自己的真正的体验。首先做自己,不管别人的眼光。

对于学问的追求也是如此,走出别人规定的框架,用自己的体验去验证学问。 ——于晓敏(课程与教学论2009硕士研究生)

学无止境。这是一句古老的箴言。学习应该是我们生命中没有终点的一件事情。大学生活让我从高中紧张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虽然超越了高考的压抑,却带来了短暂的迷茫。经过及时的调整,我知道学习是要靠自己的,因此我继续我的学习,并使它成为我的一种快乐。研究生生活使我加深了对自习(自己学习、自动学习)的意义的理解,学习主要还是靠自己,更加放松的环境其实是更加紧张的,因为越是放松的环境就越是要靠自己的意志和坚持才能追求上进。当我离开校园以后,我想我还是会继续学习,不管是不是有别于学校的学习方式。知识是学不尽的。我有时候觉得沐浴在夕阳的余辉中拿着一本书,并沉浸在书中忘记了身边的一切,真的是一种享受。这是我的感受,也和同我一样还在追求知识的同学共勉。
——田甜高等教育学2009硕士研究生)

教书育人,这是所有人对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所持有的共同的观念。教书育人关键还是在育人,在提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今天,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关键是在品德的高尚。一个人品德的高低决定了将来他对社会的贡献的大小与正负。因此,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其思想品德的培养,使他先成人,后成才。

对于即将步入社会从事教育事业的研究生来说,德育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抓好专业知识技能,还应该重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拥有高尚的人格品质,是对教育工作者最起码的要求。只有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我们才能为人师表,引导更多的人走向成功,走向高尚。

——李行国(现代教育技术2009硕士研究生)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