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刘献君:大学理念的转变与创新

来源:fyg 时间:2008-10-24 点击量:

1023下午230,我院刘献君教授为师生作了题为《大学理念的转变与创新》的学术报告。报告在院705室举行,由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江洪洋主持,全院师生积极参与,座无虚席。

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江洪洋指出,为积极响应校党委提倡的“学校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将学术报告与此次纪念活动相结合,更好的推动我院的改革、规划和发展。为此,刘献君教授根据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学理念的变化,凭着多年自己的教育感悟,畅谈关于大学理念转变与创新的三大观点。第一,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学理念的转变和创新。第二,大学理念的转变任重道远。第三,探索引领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体系。

报告初,刘教授指出,理念、制度、教师、资源和文化是办好大学的五个基本要素。其中,理念和制度最为重要。教育理念是人们对于教育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形成的观念体系。高等教育领域包括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大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理念。大学的理念具有适应性、前瞻性和超越性的特征。

报告中,刘教授着重探讨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学理念的转变与创新。他根据自己工作、研究实践中的体会,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化、国际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理念的十大转变与创新。包括:1、知识教育到素质教育。知识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学问的高低,强调学生接受与理解。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结合。2、科学教育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这一转变不仅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还是学术界对教育真谛的深刻领悟。3、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到产、学、研三足鼎立。这一转变是由于高等教育必须与社会政治经济相协调,知识经济要求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的人才。4、政府办学到大学依法自主办学。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对大学拥有所有权、举办权,大学按政府规定办事。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法明确大学法人地位,并赋予大学办学自主权。5、行政管理到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大学开始重视学术管理,为此,成立学术委员会和教授会。6、模式办学到特色办学。计划经济时期,大学按一个模式办学。而今,各大高校根据各自特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近些年的本科教育评估更是推动大学总结和发展自己的办学特色。7、学生“上管改”到教师是学校的办学主体。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学科建设依靠教师;大学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主要靠教师;大学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其实现也要依靠教师。在当今的教师聘任制中,教师和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8、管理大学到经营大学。计划经济时期,大学没有效率、效益观念,管好资金就行。而市场经济下,经营大学,即按市场的运作方式,注重社会需求的导向作用,依靠大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一大趋势。9、大学管理到大学治理。大学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决策需在利益相关者中协调。大学治理,即大学内外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重大事务决策大结构和过程,成为大学的决策趋势。10、从管理育人到文化育人。过去重视政治教育、管理教育,转变为重视文化的作用,提倡以文化育人,大力发展校园文化,注重大学文化研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大学理念的转变有目共睹。然而,在刘教授看来,大学理念的转变仍然任重道远。第一,有的理念仍没有引起重视。比如学术自由和自由教育理念,由于认识和理解方面的原因,理论界、实践界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第二,有的理念停留在学界,大学实践中没有体现。如大学治理,认识中没有大分歧,学界文章不少,但实践不足。第三,有的理念虽然开始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但不彻底。如依法自主办学等。第四,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呼唤新的大学理念。在涉及探索引领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体系观点时,刘教授认为要构建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同时要探索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服务型、教学型各类大学的办学理念。

最后,在刘教授的启发下,师生踊跃讨论,各抒己见。江书记指出,讨论体现了民主和务实作风,希望师生们擅于总结经验,规划未来,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胡善姣/报道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