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满生:从国际视角看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2008年9月7日上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周满生教授,为我院师带来了题为《从国际视角看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的讲座。讲座由院长张应强教授主持,全院师生积极参与,院报告厅院705室座无虚席。
周教授从国际视角看教育的发展与创新,首先谈到当今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我国未来发展与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为此,随着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发展,我国教育交流经历从封闭逐渐走向开放。接着,周教授结合自己参加各种国际会议、论坛及研讨会的经历,从左右国际关系发展的关键的五个核心因素的视角看教育发展与改革,即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大众传媒、非政府组织。这五个核心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影响了国际乃至国内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事务的发展。
从世界各国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研究来看,周教授总结了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五个核心因素:“重人才,重创新,重公平,重质量,重标准。”他讲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这五方面的关注各有侧重。由于我国东西发展差异极大,经济和教育发展极不平衡,所有国际组织关心的教育问题在中国都能找到对应点和现实案例。因此,各个国际组织,从OECD、G8、ASEM、APEC(发达国家更关注)到UNESCO、UNICEF、WB、ADB(发展中国家更关注)举办的各种国际会议和设立的各种教育项目都希望中国参与,希望中国承担更多的责任。
周教授认为基础教育领域的国际关注点是:注重培养21世纪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标准。在2008年6月,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的第四次APEC教育部长会议中,各经济体领导人一致认为21世纪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和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团队合作、自我管理和自学能力等。会议确定了APEC教育领域的四个优先重点领域:数学与科学教育、语言尤其是外语学习、职业和技术教育、信息通讯技术与教育体制改革。而后,周教授谈及托玛斯.佛里德曼的一本名为《世界是平的》的著作,介绍他的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观念,即通过推动教育制度改革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2、CQ+PQ>IQ,(C代表好奇,P代表激情)3、学会发掘信息而不是简单的记忆。4、开发主导创新的右脑,而不是以往强调的理性支配的左脑。因为左脑再发达也发达不过电脑。研究表明,创造力是多数人都拥有的潜能,通过教育对人才创造力的培养逐步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总结出了一套创造力培养的核心要素。接着,教授讲到国际教育界的重要政策问题——全纳教育。它作为实现全民教育的关键因素,是强调教育公平,重视弱势群体(处境不利群体、边缘群体、自然灾害受害者等)的入学平等和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同时,也是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教授进一步谈到,高等教育的国际关注点及对我国的启示、借鉴意义,即:竞争是长期的,关键是人才。各国的一流大学建设,不断加剧了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由此可见,国际高等教育的七个发展趋向的势不可挡:高等教育学生数量的扩展、高等教育提供的多样化、更多不同成分组成的学生群体、新的资金筹措方式、更重视绩效责任、新形式的机构治理、全球性的网络化流动与合作。接着,教授介绍了我们的竞争对手——印度的发展前景,分析了其人才发展优势及制约因素等。然后,通过对“博洛尼亚进程”(欧洲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代名词)对欧洲教育一体化进程的介绍,透析了竞争对手欧盟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政策和计划,并从中得到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最后,在深刻分析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等联合发布《迎接风暴》(《Rising above the Gathering Storm》)等几项研究报告的主旨、特点或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美国的教育发展进行了深刻认识。
最后,周教授总结道:“中国的教育是基础有余而创新缺乏,中国要完成构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就必须缔造更宽松的学习氛围,从根本改变代代人相传的“功名为本”的学习观和“以考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座后,师生予以热烈掌声感谢周教授的精彩报告,院长张应强鼓励全院师生更全面地了解国际教育研究现状,更深刻的理解和研究国内外教育政策,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出谋划策,做出贡献。
黄容霞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