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研究者的实践走向
——在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中实现学校改进
2007年10月19—20日,两岸四地“学校改进与伙伴协作”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新视野”论坛第七次会议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会议是以“学校改进与伙伴合作”为主题的系列研讨会。我院教师刘长海博士和硕士生张振良参加了会议。会后,刘博士就有关会议精神和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大家进行交流,做了“大学教育研究者的实践走向”为主题的讲座。讲座于12月13日下午2:15在我院705举行,我院副院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张应强教授主持会议。
刘长海博士的讲座包括三个部分:会议概况,会议主题和资料梳理与心得体会。他首先就会议的概况和会议的主题进行了简单介绍,本次参会者包括来自两岸四地的学者和学校代表。大量代表来自与大学教育研究者建立伙伴协作关系的实验学校,包括“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理解教育与自然分材教学”实验学校、高中阶段伙伴协作实验学校以及来自香港优质学校改进计划的学校代表。而且主分场论文集收录19篇文章,香港、澳门、台湾代表5篇,华东师大成员8篇,外稿6篇,分别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会议的主题是学校改进与伙伴协作。
在刘长海博士讲他的心得体会之前,张振良同学简单的汇报了他那个分会场的情况。他参加的是由华东师范大学金忠明教授主持的“理解教育与自然教育”分会场。张同学主要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熊川武先生的国家“十·五”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自然分材教育”进行了讲解,并提到了在进行这种伙伴合作时面临的冲突和矛盾。
刘博士首先讲的是伙伴协作的内涵:大学教育研究者(团体或个人)进入中小学校,与校长、教师共同面对学校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亲密合作,努力改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创造社会满意的教育。并注重强调了其中的“进入”、,“共同”、“ 具体”、“ 亲密”、“ 努力改善”这些词,并深刻阐释了它们的含义。接着他用伙伴合作与系统讲授、专题讲座和课题指导等合作形式进行了比较,来突出伙伴合作有切合学校需要、得到一线认同、有共同愿景、可靠等优点,并指出了研究者活动范围的相对局限等问题。但总的说来,在教育改革形式化背景下,伙伴协作提供了研究者“细细解剖一个麻雀”的机会,使研究者可以在真实的教育场景中寻求理论知识和实践智慧的良性互动,摸索适合学校实际的教育改进道路。然后他还结合香港、澳门、台湾、大陆东部、西部、中部地区谈了伙伴合作的实践状况,并通过基础教育和香港优质学校学校改进计划对伙伴合作进行了个案分析。在谈到伙伴协作过程中的研究者发展时,刘博士认为合作的过程是一个双赢的过程,而且分析了研究者在伙伴协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冲突 ,比如说:角色挑战、能力挑战、话语冲突、知识冲突、价值观冲突等,这要引起教育研究者的注意和思考。最后他谈到了伙伴协作的支撑体系,内在支撑体系包括大学教育研究者的务实作风、中小学校的改革热忱、合作机制的有效建构,外在支撑体系包括经费方面的支撑、政府合理作用的发挥以及舆论力量的介入等。刘博士说出他的体会: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者注重于对现实中的教育问题提出理论上的解决策略,不太注重理论指导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的问题。伙伴合作这一思路有利于研究者把理论和实践联系得更紧密,在实践中检验和改进理论,以促进学校的发展,这对于我国大学教育研究者的实践走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讲座结束时,张应强教授对伙伴合作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这对于推进伙伴合作的深入发展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张教授还强调大家有时间一定要多来听听讲座,因为每一堂讲座老师都是精心准备了的,讲的都是一些前沿的问题,来听对于开阔大家的学术视眼,启迪大家的思维是很有帮助的,希望大家把握好听讲座这种学习的好机会,在我院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黄容霞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