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题研究为突破口推进院校研究
——2007年全国院校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俊超
2007年8月13—14日,2007年全国院校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院校发展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以及青岛大学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70余所院校的100多位代表与会。此次研讨会通过主题报告会、分组讨论等方式,围绕“以专题研究为突破口推进院校研究”、“以案例研究为专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建立院校研究案例库”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为下一步院校研究在中国的深入开展明确方向、目标和任务。
一、院校研究已有成果与现存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院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献君教授在《巩固已有成果,努力推进院校研究》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华中科技大学2000年3月建立院校发展研究中心,着手开展院校研究;2003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发起并组织了全国首届院校研究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就怎样理解院校研究,如何开展院校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达成了初步共识,这次会议成为我国开展院校研究的标志。此后,2004年10月、2006年6月分别举办了两次院校研究国际研讨会,先后探讨“院校研究与现代大学管理”、“高校领导与战略”等问题。通过六年的努力,我国开展院校研究的局面已经打开,这主要表现在:通过借鉴美国及欧洲部分国家开展院校研究的经验,探索中国特色院校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院校研究的内涵、特征、主要内容以及开展院校研究的意义等,已经达成基本共识;开始开设院校研究课程,举办院校研究讲习班,编写院校研究教材,着手培养院校研究专业人员;部分高校已开展院校研究的专题研究,为学校领导提供决策咨询等等。以华中科技大学院校发展中心为例,该中心已为全国20多所高校做战略发展规划并提供管理咨询,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丛书4套(院校研究书系、院校研究译丛、新工具丛书、美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经典译丛)以及院校研究参考教材1部;在湖北省召开了3次研讨会,筹资30万元设立27个课题项目进行招标;此外,针对华中科技大学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开展基于数据分析的学校发展状况、教师聘任、学生组织特征等专题研究,撰写专题报告和学术论文10余篇。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重视并着手开展院校研究,院校研究也得到了教育部领导、高等教育学界及部分高等学校学校领导的认同和支持。
青岛大学党委书记徐建培教授以青岛大学作为案例,作了题为《实施战略管理,加快学校发展》的研究报告。他从青岛大学的发展规划编制、规划实施、规划评估、实施效果以及经验体会等方面,用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说明了青岛大学正是通过实施战略管理,实现了学校的深度融合和跨越式发展。这种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是一个从朦胧状态不断走向自觉的过程,也是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的院校研究过程。
在小组讨论中,很多院校代表都谈到随着办学自主权的落实、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以及院校合并、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本科教学评估等重点工作的开展,高校面临着很多复杂的、急需解决的问题,院校研究开始引起重视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甘南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张俊宗博士说,院校研究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一方面,它改变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思路,重视对实践问题的研究,开辟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新领域;另一方面,院校研究对很多处于金字塔底层的学校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它倡导的应用性研究和个性化研究,为这些学校提供了在高等教育领域表达话语的平台;华中农业大学在开展院校研究中制订了《院校研究科研课题管理办法》;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创办了《院校研究》内部刊物和网站,每期组织数篇文章供管理人员学习和讨论;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辽宁工业大学、长江大学、空军雷达学院、中华女子学院、重庆文理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部分高校也通过专题立项等方式开展院校研究,问题涉及学校战略规划、办学理念、国际合作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学科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师聘任、学生社团管理等方面。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重视并着手开展院校研究,一支院校研究的专业队伍开始涌现,院校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改进学校管理实践、推动学校发展的作用,但与会代表也普遍反映,院校研究推进的难度还是比较大,面临着来自观念、制度和技术几个层面的问题,院校研究在总体上还呈现出一定的模糊性、分散性和初级性;中国特色院校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探索还有待深入;部分高等学校领导和高教研究人员对开展院校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识有待加强;很多院校的实践比理论走得快,理论研究尚处于自发状态,自觉开展院校的高等学校还不够广泛。所以,下一步如何深入推进院校研究,会议就“以专题研究为突破口”、“以案例研究为专题研究主要方法”、“建立院校案例库”等中心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二、以专题研究为深入开展院校研究的突破口,以案例研究为专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为什么以专题研究为深入开展院校研究的突破口,刘献君教授在报告中举出了几大原因:1、院校研究开展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而专题研究易于展开,容易见到成效,也能获得学校领导的认同和支持。2、专题研究是院校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院校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如院校日常管理中的专题研究、院校管理中新的重大问题研究、院校战略管理研究等。3、通过开展专题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掌握院校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从而锻炼、培养院校研究队伍。刘献君针对科学研究中的四个基本要素——问题、资料、理论、方法,指出目前专题研究中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问题偏大、资料偏虚、理论偏多、方法偏乱。因此,要抓住这四个要素,并努力去解决研究中容易出现的关键问题,院校研究才可以往前跨进一大步。很多代表在讨论中也认为,专题研究是一类类问题的汇集,各院校包括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研究人员都要从自身面临的实际管理问题中进行提炼,形成专题,院校研究人员的研究要让领导感兴趣,做出对管理决策有参考价值的东西。有代表希望院校研究会能在搜集整理关键问题的基础上,列出一个专题指导目录。
如何进行专题研究呢?华中科技大学院校发展研究中心余东升副教授在题为《院校研究中的案例研究》的报告中提出,加强案例研究,是推进专题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他从两个典型的案例研究出发,通过解释“什么是案例和案例研究”、“案例研究的价值”、“案例研究中的四个要素”等问题生动而详实地阐述了“如何做案例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又对“如何撰写案例研究报告”进行了说明。余东升指出,院校研究旨在为高校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而案例研究作为院校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具有特殊的价值,是管理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手段:首先,案例研究可以为认识、理解高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提供帮助;其次,一个成功的案例,可以成为三个“代表”(代表案例所研究的学校;代表有着类似问题的学校;代表所有的学校);再次,案例研究具有高度情境化、启发性和拓展性的认识,针对性明确,这样可以使得管理更加有效,更具有科学性;最后,案例是一种艺术性的整体呈现。管理本身具有艺术性,案例对管理工作则具有启发性。
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副院长别敦荣教授根据自己给多所院校做战略规划的实际研究经验,以中国民航大学和山西太原大学的发展战略规划为案例,具体阐述了院校研究中进行高校战略研究的必要性、专业性和艰巨性。指出院校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一系列的专题研究,专题研究首先要围绕学校的发展决策进行,为学校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周光礼教授以他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访学经历,谈到北美等高校的院校研究始于对“校史”的研究,在北美,各院校都非常注重案例的积累。他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开设的博士课程《院校研究与战略规划》为例,说明其课程就是通过讲述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三个社区学院的战略发展规划这样五个案例来进行的。
北京大学郭建如副教授认为,案例研究是提升院校研究专业性的一个重要结合点。他谈及北京大学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在联合培养高级教育行政管理方向的博士研究生(EdD)的过程中,面临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师资问题。现有的师资来自两个群体,一类是有着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背景的专家,他们主要用这些基础学科的理论去研究教育问题,把教育领域看作一种应用领域;另一个群体就是教育实践专家,主要是一些高校高级管理人员。这两个群体构成是长期计策,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院校研究应该如何定位?既要区别于实践工作者,又要区别于理论研究者,如果定位得不好,就很容易滑向基础研究的简单运用或者普通的工作研究。要保持院校研究的特色,在培养院校研究人员时就必须强调院校研究的专业性,要形成专业意识、专业流程,具备专业手段,而案例研究可以说是提升其专业性的一个重要的结合点。所以对EdD的培养,他们也是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方式,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升理论,以此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管理人员。
华南师范大学赵敏教授根据自己教学和科研的体会把案例分为教学型案例和研究型案例。她认为教学型案例一般是为阐清某种理论服务的,可以修改且比较简洁,带有某种验证性;而研究型案例一定要完整,要忠实于事实本身,是为了发展某种理论。
北方投资集团的刘 女士说,他们集团现已办有四所独立学院和两所高职院校,2005年成立院校研究所以来,主要工作就是以专题研究为突破口,如后勤管理、学生培养方案、教学评估制度、财务与决算等专题,然后以案例的形式进行研究,这样可以把问题完整而形象地呈现出来,促使有关领导思考解决。因为有效,所以目前这种方式已成为其较为固定的模式。她希望这些案例能被收入院校研究案例库,给其他有着类似问题的院校以启发和借鉴。
很多代表都提出,院校研究中的案例研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一方面注重提出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并拿出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又能在此基础上发展理论,是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得非常好的一种方法。此外,它可以为创建中国特色的院校研究理论和方法积累丰富的经验和材料。还有代表指出,案例研究在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有着较成熟的经验,应该积极借鉴。
三、建立院校研究案例库的可行性、操作性
会议代表一致认可建立院校研究案例库的必要性。首先,案例库的建立,可以让学校看到自身发展的轨迹,为管理层提供直接的咨询;其次,建立案例库,有助于把院校研究领域发展为一个基础的、稳定的研究方向;再次,建立案例库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不同类型高校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参照系,通过这个信息平台相互借鉴交流,推进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李爱民博士说,他们学校正在大力从事院校研究,非常重视数据的收集、整理,正在逐步建立校内基本运行数据库。北京大学郭建如博士谈到,北大教育学院已经拨款60万元,进行政策案例库和高校教育管理案例库的建设。华中科技大学院校发展研究中心也投资25万元建立了院校发展研究信息网站,陆续介绍和发布一些典型案例,供大家研究参考。
对于如何建立院校研究案例库,与会代表也各抒己见。中华女子学院郭冬生博士提出了自己的疑虑,即很多研究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参考价值,但是不知道如何在保证其客观性的同时又关照其保密性和隐私性等问题。广东白云学院的刘剑锋副院长认为,院校研究信息资源的收集很重要,应重视以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为中心的信息资源的采集、反馈和运用。辽宁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凡奇教授提出,建立案例库一定要制定一个入选的标准,要注重其程序、方法、标准化等问题,案例应该是典型有代表性的,案例库的呈现应该是动态的。甘南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张俊宗博士提出,建立案例库需要一个权威的主持人,他是联系上级管理部门和指导下面具体研究人员的纽带;另外在建立的过程中,应积极借鉴国外和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成熟学科的相关经验。
很多与会代表还谈到当前院校研究专业人员的素质和培养问题。空军雷达学院李小平教授认为当前院校研究人员与管理决策人员的分离、研究资料和研究人员分家,是制约院校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如何将两者靠拢、让院校研究人员进入学校决策的组织体系是关键;辽宁工业大学凡奇教授提出是否能借鉴信息行业的作法,在目前专业的高水平研究人员欠缺的情况下,采取“外包”的形式,组建一个虚拟网络团队来研究和解决一些院校的实际问题;有代表提出应在现有的高校管理人员中培养专业的院校研究人员,这些人能发现问题但又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经验丰富但缺乏科学方法的训练;有的代表非常希望能参加一些院校研究专题的培训班或是读到有关院校研究的书籍,以便能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院校研究。一些担任院校重要领导岗位的与会代表表示,通过学习和了解院校研究,他们感到自己有责任担任起兼职研究员的角色,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提出问题,然后去研究,去实践。
总之,大家认为这次会议是一次转折性会议,中国院校研究从最开始探讨“什么是院校研究”到这次研讨“以专题研究为突破口的院校研究的理论、方法、分析框架和技术”,标志着中国的院校研究开始向广度和纵深度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今后院校研究的开展指定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代表们希望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能继续发挥带头作用,加大院校研究在全国的宣传普及力度,促进高等教育学科的繁荣,同时让更多的院校从中受益,有力地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健康科学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