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李培根:大学发展之阶段说(一)

来源:fyg 时间:2007-04-28 点击量:

李培根:大学发展之阶段说(一)

427晚上730,我校校长李培根在研究生活动中心给在职博士生做了一场题为《大学发展之阶段说》的系列讲座。本场为讲座上半讲,下半讲将于次日同一时间举行。

李校长首先指出,大学就是在不断的传承与调整或传承与变革中前进和发展的。盖茨在 《未来时速》中谈到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注重质量的时代,90年代注重再设计,而21世纪则是一个注重速度的时代。因此,大学就必须回应变革的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本次系列讲座共分五大部分,包括理论基础、 历史与案例、 高校常见的阶段转换、 案例——华中科技大学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上半讲为前三部分的内容。

发展阶段论的理论基础包括与时俱进、 运动变化、 否定之否定、 自组织与自适应、 个性与多样性与知止。其中,大学的多样性表现在每一所大学都有个性,而并非只是类型,学科重点、文化等;个性不鲜明的大学不是好大学;同时,个性也是发展的,个性的关键在于选择,这又充分体现了大学管理者的水平。关于知止,阶段本身就意味着有止,止意味阶段,止意味稳定,止意味策略,止意味现实,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在历史与案例环节,李校长以英、德、美为例,探讨了17-18世纪英国大学的衰败,德国大学和美国大学各自发展的几个阶段。并旁征博引,用古今中外各个大学的案例为证,让在场学员真实感受到了大学发展的脉搏。在谈及美国当代教育家克尔的现代大学观时,他指出,一方面,大学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工具有责任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致力于知识探索。把那些自己能够做好、而别的社会机构不能做好至少不能象大学做得那样好的社会责任承担起来。

最后,李校长重点分析了高校常见的阶段转换。他认为,阶段转换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分化、选择、转型。分化既分为水平分化、资源分化、定位分化、特色分化、生态繁荣,又可分为主动分化和被动分化。而选择包括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价值观等理念选择;类型选择;优秀或卓越选择及管理模式选择。转型则分为变革性的阶段转换,以及超稳定情势下、外界巨大压力下或无所适从情势下的阶段转换。

大学阶段的特性主要为长程性与短程性、显性与隐性、嵌套性、模糊性、平稳性、因人性、因时性、因地性。阶段转换的主要内容包括理念转换、重点选择、制度演化、结构调整、 学科重构、关系重构、氛围构建、外向拓展。而在关系重构中,要注意若干重大的关系或矛盾:快速发展与调整巩固的关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人治与法治的关系;教学与研究的关系;前沿与应用的关系。此外,他还突出强调了氛围建构要注重大学精神。而在他看来,我国很多大学都是缺乏大学精神的,大学坚持自己的价值观,特别是在与学校利益冲突的时候,而中国大学有很多向特权妥协的情况。大学精神要提倡大爱,深入到广大干部、教师、与学生中去;体现在日常的行动中。要体现协调行动,即方针既定,上下一心。要体现奋斗拼搏。

谈及大学阶段转换的途径或要素,他认为,主要可以通过强有力的驾驭核心、外向型发展、学术心脏地带、多渠道的经费来源以及形成文化来实现阶段理想转换。

(周娅撰稿)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