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张应强教授来我院学术交流

来源: 时间:2023-06-30 点击量:

2023年6月25日上午9点,张应强教授在教科院503教室对博士生和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讲座。本次学术讲座的主题是“教育研究方法、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主讲嘉宾是张应强教授。学术活动由朱新卓教授主持,李太平教授、李伟副教授参与座谈交流,教学所硕士和博士生积极参与学习研讨。

会议伊始,张应强教授介绍了他与华科大教科院的渊源关系以及自身的学术生涯。自20001月到202011月,张应强教授在华科大教科院工作了20余年的时间,见证了华科大教科院的发展,也在持续关注学院发展与人才培养问题。1984年,张应强教授本科毕业后在华中师范大学政教系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学位班,随后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做了一年半的访问学者。1994年在厦门大学跟随潘懋元先生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到南京师范大学攻读鲁洁教授的博士后,1999年到达华中科技大学,成为其学术生涯的起点。


随后,他从以下方面介绍了他对教育研究的理解与认识。

第一,教育研究的意义在于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从理论层面上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所有问题。但在众多研究问题中,我们要选择对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相较于实践者而言,作为理论研究者,我们更需要从理论和政策的视角展开我们的研究工作。

第二,教育研究要具有系统、历史和文化的视角。研究教育要有大历史观,即将教育看做是与各方面密切相关的因素,而非是孤立的单子。研究中国的教育问题不能脱离中国情境,不能脱离中国的教育体制机制和文化。唯有具有大历史观,才能更好的看清楚清楚一个事物的发展轨迹,从历史的宽度和深度透过表象看到问题本质。

第三,教育学要有自己的学术立体和话语体系。已有研究很少有中国的教育话语和理论,多是用西方学者的理论体系。在此问题上我们需要在已有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情境进行改造和理论创新。如陶行知,他认为美国的学习理论仅仅关注教师的教方面,为此提出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的理论。同样,对于大学与市场关系的讨论,现有研究多是基于大学—政府—市场的三角模型展开论证。但运用到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存在“准市场化”和“类市场化”两种模式。教育研究最大的创新就是提出自己的理论模型,创造“范畴”,并在科学层面提出解释“模型”。

第四,正确的使用实证研究方法。实证方法的使用要基于研究问题,应该是方法解决问题,而非方法决定问题。我们要意识到实证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不能仅仅是做方法的游戏,那样的研究问题并非是真问题。例如在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上,很多研究停留在发问卷和做访谈,而没有“净泡”在一定的教育场域之中,这样的研究显然是缺乏体验的,也很难产生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第五,教育学研究的知识基础应该广博一些。虽然很多言论批判教育学科是其他学科的从属学科,认为教育学学科没有自己的学科地位和意义。但是我们更需要认识到教育学本身是一个综合类和交叉类的学科。

在对话交流环节,教科院在读博士生韩海棠首先说明她的论文关注介入实践的教育学者发展问题,这其中涉及到教育学者的素养结构、责任与使命问题。为此,她请教张教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教育学者对于学科建设、社会发展有什么责任?应该具备哪些必要的素养与学术品性?如何建设中国特色教育学?对此问题张应强教授说明,建立中国自主的教育学知识体系,要结合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当下的时代背景来把握,张教授认为描述现象、解释现象都为了解决问题,是有必要且有价值的,但对于博士学位论文来说,止步于此其研究意义会大打折扣。他以《从类市场化治理到准市场化治理: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变革的方向》这篇文章为例,介绍了学术论文的写作思路,即应当以问题为导向,每个部分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各章节之间应紧密联系,承上启下,而不是彼此割裂。

随后李太平教授向在座学生介绍张应强教授对于学院发展的贡献,朱新卓教授对此次讲座做出总结,本次学术交流会在大家积极踊跃的学习热情中圆满结束。(石烨撰稿)2023.6.25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