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七届学术年会·科普教管专场

来源: 时间:2022-03-21 点击量:

320日上午8:30,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七届学术年会科普教管专场在602教室举行。刘长海老师、黄芳老师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2021级硕士生廖衡越主持,科教、教管的硕士生积极参会,汇报学生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第一位汇报人是21级教育管理专业的喻梦琪,报告题目是“德国‘女孩日——女孩前程日’及其对我国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相关活动的启示”。首先,喻梦琪同学向大家介绍了德国“女孩日——女孩前程日”的基本概况、鲜明特点及其显著成效。其次,她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和不足。最后,她联系相关理论,为我国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对策和建议。

第二位报告人是21级教育管理专业的向珏,报告题目为“PISA 2024科学素养评估框架特点及启示”。首先,向珏同学对OECD发布的教育文件《PISA 2024科学素养评估框架特点及启示》进行了梳理。其次,她基于梳理结果探索了最新发布的PISA 2024科学素养内涵特征。最后,她为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的设定和科学老师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第三位报告人是21级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的蔡伟,报告题目为“内容分析视域下生命科学类科普短视频创作的术与道——以哔哩哔哩‘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账号为例”。首先,蔡伟同学介绍了短视频的发展现状,详细描述了研究对象“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账号。其次,他运用Excel2016spss26.0对该账号发布的视频进行分析,讲解了科普短视频创作的“术”。最后,他还讲解了科普短视频创作的“道”,即科学精神、科学思维以及合适的价值观。

第四位报告人是21级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的彭银春,报告题目为“城乡小学生科学论证能力对比研究及启示”。首先,彭银春同学介绍了科学论证能力的内涵,即科学论证能力是一种基于已有资料,提出合理主张,同时考虑到来自他人的反论点并对此进行基于证据的反驳,最终不断完善自身主张的高阶思维能力。紧接着,她又谈到了科学论证能力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价值,科学论证能力作为科学素养的一个核心要素,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号召下,为了更好的促进教育均衡,就必须了解城乡小学之间的差距。最后,该研究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城乡六年级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水平及特点,通过统计分析比较他们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第五位报告人是21级教育管理专业的李邵阳,报告题目为“‘双减’政策下乡村小学内课后服务现状研究——基于对Z县两所小学师生的访谈”。李邵阳同学的汇报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研究发现以及改善乡村课后服务的建议。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双减政策的出台,加快了校内课后服务的实施,但农村学校本身存在教育经费有限、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后等情况,因此在实施课后服务中存在效果不明显或流于形式等问题。第二部分是研究方法,将访谈法与课堂观察法相结合。本研究共访谈了两所学校的13名教师和11名学生,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第三部分是研究发现,包括两个部分内容。其一是乡村小学校内课后服务现状。其二是当前乡村小学校内课后服务面临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改善课后服务的建议。一是要树立正确的课后服务意识,二是增加乡村学校课后服务资源,三是充实乡村学校课后服务师资力量,四是挖掘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特色。

五位同学报告结束后,台下同学积极提问交流,与会教师进行专业点评,并提出详细修改建议,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