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我校批判性思维中心教学团队老师参加第十一届全国高校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研讨会

来源: 时间:2024-08-30 点击量:

7月5日-7月7日,第十一届全国高校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研讨会在上海如期举办。此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分指导委员会(筹)、华中科技大学创新教育与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简称“批判性思维中心”)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承办,复旦大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出版事业部协办。我校批判性思维中心教学团队吴曈勃教授、陈尚宾副教授和王小青副教授分别在主论坛和分论坛作报告。

吴曈勃教授在主论坛报告的主题为《批判性思维与本科生科研》。吴老师在报告中指出,科研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还能增强其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他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并针对本科生科研难点包括基础知识薄弱、训练不足、时间投入有限和导师意愿不强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在选拔本科生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吴老师特别强调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他介绍了课题组如何通过笔试和面试选拔具备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学生,以及如何将这些能力融入科研入门训练和科学论文写作中。吴老师还分享了课题组在科研入门、问题引领的研究过程以及科学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展示了学生在科研中的成效,包括发表的SCI论文和获得的国家级奖项。最后,吴老师提出了当前本科生科研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包括课程接受程度、时间投入与重要性认知、学习与科研的平衡、政策支持以及科研模式的可推广性等,并呼吁教育和科研界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完善的科研训练。

陈尚宾副教授在分论坛报告主题为《批判性思维与科研的金字塔象征》。陈老师在报告中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在科研和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并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实践和建议。陈老师提出,批判性思维是科研的第一推动力,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他通过需求金字塔、人才金字塔、数据金字塔和学习金字塔四个金字塔阐述了批判性思维与科研的共生关系,并分享了《定量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案例,展示了如何将批判性思维融入课程教学中。此外,陈老师透露正在准备出版的《批判性思维与科研》一书,旨在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实践指导。他还提议成立全国批判性思维教育联盟,以推广批判性思维教育,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王小青副教授在分论坛报告的主题为《小组学习法的实践应用及反思——以华中大<大学生批判性思维>为例》。该成果的合作者是教科院硕士生曹文君和黄洁。王老师在报告指出小组学习法作为一种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已被证明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王老师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小组学习法的五个基本要素:积极的相互依赖、个人责任感、促进性交互、社交技能和小组评价,这些都是确保小组学习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华中大的《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课程中,王老师采用了小班教学模式,并通过设置小组学习规则、实施轮值组长制度等措施,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王老师团队归纳提出了“流动红旗”小组学习法,这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不固定的小组构成和轮值组长制度,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王老师的报告不仅总结了小组学习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效,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提出,通过使用智慧教室、选择适宜的议题、持续反思教学等措施,可以进一步优化小组学习法的实施效果。

华中大批判性思维中心教学团队三位教师的报告受到与会同行的关注和认可,为十一届全国高校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研讨会增光添彩。此次中心资助教学团队成员异地参会,旨在鼓励老师们在我校批判性教学实践基础上转化为教学教学研究成果和科学研究成果,在每年的研讨会上发出华中大的声音,为我国批判性思维教育教学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范铭华供稿 王小青 艾敏校对)。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