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庆专题
拾光教科|| 良禽择木栖息之地

来源: 时间:2020-10-18 点击量:

古语有云:良禽择木,贤臣择主。既可以用来赞叹树木和明主,也可以形容“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这里,我就选择前者去注释,如果自己还算是个人才,那么也是因为华中大教科院是“良禽择木而栖”的地方,有些许关键的片段可以论证我的判断。

原本我未敢想过,我的教职生涯将从中国高教专业之高地——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开始。虽然博士期间发过几篇好的文章,拿过一些学术奖项,但弱点也不容忽略:一是文章发表数量没有明显优势,二是年龄刚好踩点——35周岁。如果能在一所质量不错的原211大学落脚,算是对得起这四年家人和自己的持续努力了,也对得起母校的牌子和导师的栽培。有一次在我和北大教人系主任沈文钦老师交流的时候,他突然来了一句:为什么不去冲击有着高教传统强势学科的华科呢?这个选项意外地种到我的心头。真的可以吗?没多久,我去美国加州参加四月份的CIES2019会议,要做个英文报告,那几天难得有机会停下脚步去投简历。听说两所师范大学直接在华人学者群里公开“招兵买马”,我也注意到华科教科院在加州也刚举行过一次海外人才招聘会,我倒吸一口凉气,但还是忍不住看了看学友发来的长期招聘通告。对研究论文数量没有明确的要求,只是大概提及年薪和子女教育的待遇,第一感觉在研究型大学里面还不错。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给办公室主任张江涛老师发了邮件参加应聘。

大概是五一过后,我就收到参加面试的邀请,但具体时间未定,真正定下来的时候,是两个月之后的事情,张老师说,来回车票、住宿费可以报销。听起来不错!不过,我当时有些犹豫是否要前往,一来,我的父母和孩子已经到了北京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准备和我度过未来一周的假期(太太要上班不能前往),是我对他们这四年的付出表示感激和感谢;二来,我也拿到一个不错的offer。如果我来参加面试,意味着父母和孩子将会有一天待在宾馆,如果我不去面试呢,似乎可能会失去挑战自我的机会,会不会让人觉得“怂”了?我含蓄地和张老师说,自己有些为难,因为7月3日是毕业典礼,如果7月4日去的话,就得一大早去火车站坐高铁近5个小时赶到武汉,然后下午面试一结束就赶火车坐高铁回北京,确保第二天能处理重要的事情即带家人游北京。张老师很快给我回复,说可以帮忙协调,下午到了学院让我休息片刻,就安排我在前面面试,来学院和离开学院都会安排专车接送。我立马肃然起敬,本身来回差旅费报销已经是少见的待遇了,目前为止,只有一所某985大学可以同样待遇,还可以为我想方设法地为我可能参加面试创造各种便利条件。于是,我委托王家齐师弟代为照顾家人,独自一人赶往江城赴约。

那天刚下过小雨,夏意凉了一片。我站在休息室往外看,梧桐树几乎“统治”了整个校园,难怪被称为“森林大学”。面试的过程颇具挑战性,15位高级职称的老师做评委,一些学者轮流提问,中高水平的难度,除个别问题自我感觉不是很满意,其他则自我感觉良好。面试完了,院校研究所的陈敏老师、雷洪德老师、魏署光老师与我交流了一会,因为大家的研究方向较为相似,还和我说了客气话,欢迎我加入教科院的大家庭。因为赶时间匆匆告别,我上了火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听说评委投票结果很好(后来听说似乎是全票通过),当晚就收到江涛老师的邮件,说学院通过了,让我填表,报学校审批。这种效率堪称神速,虽说等待这个面试时间是有点小曲折,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地快。不管是否选择,一位“青椒”的自信心再刷新高。

由于很快进入假期,校级评审只能是开学之后,最后评审结果出来已经是国庆之后。我整个假期处于一个offer和一个准offer之间的重度纠结之中,曾几度失眠。期间,每遇到一个问题,我就给江涛老师发电邮咨询,他每次都很快给我回复,实际上那是在暑假,按理来说,我不该打扰。到了9月份开学,另一所大学给了我两周时间做决定是否签合同。我特地预约院长陈廷柱老师面谈,他立马微信回复安排了具体见面时间,并表示要给我安排专车接送,我感到很不好意思,表示暂时还未给学院做出贡献,不敢接受此待遇。陈老师给我送了一个大大的拇指。我把我的实际情况当面告知陈老师,也表达了我的担忧。简言之,如果我把一个现成的offer婉拒,而另一个却最终没有得到学校审批,那么我将两手空空,重新开启找工作的生活。陈老师表示学院会尽力向学校表达对人才的紧迫需求,他觉得我的优势还是非常大的,因为投票结果非常好,但学校给出的最终结果如何的确不好说。我也关心幼儿园的情况,学院书记王小月老师特地和幼儿园联系,安排参观事宜。与此同时,我也与未来的同事,蔺亚琼老师联系,她详细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情况,分享了自己在学院近五年的体验和感受。我能感受到她对学院是比较满意的,学院的考核机制和其他兄弟学校相比要更宽松一些,并且研究的氛围比较自由,老师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安排研究方向。这是一个青年学者更为关注的“硬核因素”。

回到南京,我仍然在两个选择之间徘徊,但天平却有了明显的倾向。从未来同事的反馈,学院领导、人事对接人长期以来的务实、高效的风格,让我觉得华中大教科院也许应该成为我加盟的俱乐部。我最终还是没和一个板上钉钉的单位签下合同,而是冒了人生最大风险之一,等待学校一级最终的“判决”。实际上,我后来并没有和学院领导、同事提及的是,我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重新找工作。我知道自己仍然有选择余地。教科院是值得我冒风险的地方。当然,后来结果很不错,我和同一批的张青根兄成为少数被留下的幸运者。

我常常在反思这整个惊心动魄的决策过程,到底是什么吸引我愿意冒了这么大风险选择投靠具有四十年历史的教科院呢?是因为其高等教育学科在学术圈的已经有地位吗?是因为华中科技大学的综合排名吗?也许这两个因素都有,但更重要的是,经历四十年的建设,这里逐渐积淀形成自由的学术氛围,务实的领导风格,轻松的同事关系,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对外彰显自己的内在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源源不断地聚集于此,与前辈们一同建设一个更卓越、更伟大的教科院。

作者简介:王小青,男,江苏南通人,号“三青将军”,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讲师,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2019)、南京大学教育学硕士(2010)、兰州大学教育学学士(2007),北京大学“多元·本土·创新”教育学术沙龙联合创始人。研究兴趣:国际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和教育政策研究。曾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后从事学生辅导员、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教师、机关部门行政干事等工作(2010-2015),期间在江苏省教育厅社政处锻炼学习一年(2011-2012年),另外,南大研究生期间赴新疆伊犁师范大学支教半年负责心理学课程教学。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