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庆专题
拾光教科|| 等闲若得东风顾,不负春风不负卿——写在母院成立40周年之际

来源: 时间:2020-10-17 点击量:

十月金秋,享誉海内外的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迎来建院40年。作为其学生、校友和忠实的粉丝,我们衷心祝福母院生日快乐,事业兴旺!母院是聚力、助力我们成长的灯塔,有母院的庇护,我们迈向前方的脚步更加坚实。母院名师荟萃,学养深厚。一直以来我们得到了涂又光、文辅相、冯向东、刘献君、张应强、沈红、别敦荣、陈敏、张晓明、陈廷柱等多位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值得好好叙述的人确实很多,限于篇幅,仅与大家分享我们与导师冯向东先生的交往以及先生的为人、为学与为师。

一、先生之为人

让查永军终身难忘的事情是2004年第一次跨入荆楚大地,到华科大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初试。之前与冯向东先生素未谋面,当晚入住学校3号楼后,他诚惶诚恐地给冯老师打电话并自报家门,谁曾想,冯老师脱口而出:“你住哪个房间?我过来看你。”一位长者、当时的大学副校长对这样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的谦和态度,让他非常感动,先生对年轻人的提携与厚爱鼓舞了他。非常幸运,2005年春季学期他考取了华科大教科院。李从浩讲述了与查永军相似的经历,他在师姐的推荐下,战战兢兢地给素未谋面的冯老师打电话,他听到的是:“你好,我是冯向东。”身为华中科技大学博导和副校长的老师以李从浩从未接触过的接电话的方式震动了他,以至于他在工作中模仿冯老师接学生电话的方式。王骥和王鹏在毕业论文的“致谢”中均提到了先生的平易近人、平等待人。“他总是称呼我们这些学生为‘某某先生’,让大家受宠若惊。”先生希望学生能够平等地与他进行学术对话。白逸仙回忆说,刚开始与冯老师接触时,因为生怕自己问的问题太过浅薄或幼稚,总是羞于启齿,而冯老师总是不断鼓励她“要敢与老师对话”,她才一次次地鼓起勇气向老师请教。先生对一切问题都不存偏见,以独特的提问方式、深邃的思考方式,把学生带到一个很高的平台上思考问题。

入学后,经常聆听先生的教诲。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当时的师生互动方式就是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冯向东教授工作组”是2005年利用“校友录”建立起来的,由冯向东、陈敏、张晓明等老师,以及历届博士、硕士同学等师生共同参与组成的一个线上学习共同体。在该平台上,大家一起讨论特定主题,分享读书心得,上传有价值的材料,发布学术报告会信息等,当然,也少不了发布工作组成员的喜讯和小酌两杯的提醒。冯老师是工作组里“平等中的首席”,“首席”的担子最重,冯老师在承担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充分通过工作组这一平台,给我们及时提供学习书目、有价值的电子版阅读文献,引导大家阅读和讨论。多年的师生相处,先生之为人深得我们的钦佩和敬仰。先生为人谦和,待人真诚,总给人以安全感。张建林回忆说,学生到他办公室去,从来无需预约;学生打电话从来没有联系不上他的。冯老师从来就没有“指令”学生,而是“指导”“引导”学生。学生到他办公室去,他每一次都会给学生倒上一杯茶,耐心听学生慢慢谈,然后提几个关键性问题讨论。冯老师经常说:学生好不容易鼓足勇气找老师,老师就是要维护好学生的心愿,不要高高在上。在查永军的印象中,从与冯老师第一次见面至今,没有看到他对学生发过火、生过气。不是我们这些学生如何优秀,而是先生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当我们觉得学业进展比较慢,还没有开题或答辩时,先生总是给予更多的宽慰,他经常说“不急”“慢慢来”,他处变不惊的态度和处事风格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诚如李从浩所言,先生“出世”之态度鼓励、“入世”之进取的豁达无不让其沐浴其中,心生敬仰之情,行模仿之意。也才有蔡琼的“吾爱真理,吾尤爱吾师”的经典表白。

二、先生之为学

时至今日,先生笔耕不辍,阅读不息,持续思考。勤奋的老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先生曾说过,他要把以前耽搁的时间补起来,就得要付出双倍的努力。他的话对我们的促动很大,当我们想懈怠的时候,总会想到老师的这句话以及他静心阅读和循循善诱的画面。有一年的正月,查永军到冯老师家拜年,他家客厅茶几上放了好多本新书,在别人正利用正月串门访友甚至开怀畅饮之时,看到先生正在家静心阅读。正如冯老师自己所言,难得有这样的清净时间,在家看看书是最好的休息。读书、学习是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休息方式。先生要求我们读书,他自己率先垂范。在我们的印象中,先生是工科出身,却有着非常深厚的人文素养。

王应密、左兵回忆说,每年先生都会根据学生的关注点和薄弱环节多次举行学术讲座,每次讲座都可以说是一次“学术盛宴”,大家在享受“盛宴”的同时也不得不为先生那睿智的思想和严密的逻辑体系所折服。先生是个认真的人,每次讲座都精心准备数日,讲座后还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力争把每位学生都能引到探究学问的“高点”,而不落俗套。

欧阳文、王建平回忆说,在先生的引导下,或习读著作经典,或研讨治学方法,或交流研究思想,谆谆教诲,殷殷期望。其敏锐深刻的思考,广博开放的视野,合理推展的想象,不断引领我们探询学术之殿堂,窥伺其真谛。李金奇、张波说,先生所强调的要从问题入手,与经典对话,训练学术研究方法对青年学人的学术成长至关重要且终身受益。陈秀兰回忆说,先生的十余次专题讲座,让她接触到阐释学、后结构主义等后现代思潮,以及“主体间性”、“生活世界”、“结构化”等后现代话语,让她开始审视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并不断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

三、先生之为师

冯老师对青年学人的扶持和厚爱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无论是他直接指导的学生还是其他老师指导的学生,只要来访,冯老师都来者不拒,精心指导。就我们这些冯老师直接指导的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每当遇到困惑、困难时,都会和先生电话联系约定一个时间进行交流,因为在2007年前先生还承担着学校的行政工作。2007年之后,先生得以全身心在学院指导学生和开展研究工作。我们与先生的每一次交流都收获满满,有选题的触动、思路的明晰、论证的调整,抑或原有设想的否定,在交流中,先生对我们没有批评、没有直接的否决我们原有的想法,他总是在循循善诱中让我们感受他的理解、态度和建议。

许宏回忆说,每当她在博士论文想不清楚或写不下去求助冯老师时,老师总是安慰与鼓励她,叫她不要着急;每当她有所心得时,老师总是及时反馈他的看法,或者说“还没有抓住”、或者说“可以”。

王骥回忆说,冯老师即使担任了繁重的行政工作,也从来不忘给予学生学业上的指导,不管学生何时去办公室或者是以发邮件的形式请教他学术问题,冯老师总是第一时间答复。王骥仍记得有一次,他在给冯老师发了一封邮件之后,冯老师的回答是,“我马上要去香港开会了,回来之后就答复你”。金鑫在回忆中提到,她的论文初稿出来以后,小到标点符号,大到论文结构,冯老师逐字逐句推敲,反复进行修改。刘振华回忆说,在她论文修改期间,也正是导师身体状况欠佳的时候,但是导师依然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对论文进行了字斟句酌的修改,细致到文中的每一个标点。于海琴回忆说,论文探索过程中,因知识结构的欠缺,激情几度被扫荡得一败涂地,每次交流,冯老师的一两个提问,几句话、甚至几个字的提示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就像是灯塔,远远地,高高地,一次次将她重新引上马背。尤其令人起敬的是,当她以外行人的眼光,对共识、常识起疑时,冯老师没有用不屑、现成答案封杀,他耐心倾听并进一步解读,使她的思路逐渐明朗。这样一个反反复复的指导过程,冯老师付出了很大的耐心,他的开放与包容体现出一个智者的胸怀和睿智。

2007年以后,先生在教科院办公,每周固定时间在办公室开门接待来访交流,来访者络绎不绝,学生们以及校内外学人常常利用这样的机会与先生进行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先生对来访者、交流者总友善接待、微笑交流,循循善诱。

毕业后,我们都和导师保持着较多的联系,先生总是有针对性地为我们准备讲座。先生经常说,“你们希望听什么,我来准备。”作为受惠者,我们很感激老师。好多次,冯老师将精心准备的首次讲座内容的讲给我们听,毕业这么多年,还能这样近距离地分享老师的思想,面对面地向老师请教,实在是人生的幸事。

李明忠的说法代表着我们的共同心声,“远而观之,导师温文尔雅、儒者之风令人景仰;近而交之,导师敏锐的学术眼光、独特的分析视角以及对问题把握力度之透彻令人钦佩;相交久矣,导师严谨治学的为学风范、以身作则的为师之道以及至诚至善的为人之道,堪称经师人师,‘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思绪便油然而生”。

等闲若得东风顾,不负春风不负卿。作为学生,我们得到了导师、母校的“东风”眷顾,我们将铭记恩情,不负韶华,不负老师,不负母校,奋力前行。

作者简介“冯向东教授工作组”学生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