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庆专题
拾光教科|| 君子成人之美,智者思虑长远——记我校创新教育与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赞助者屈向军校友的捐赠故事

来源: 时间:2020-10-17 点击量:


2020年春,我校《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公选课成功开课。2020年夏,批判性思维引入全国高考内容。一项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教师培训到学生培养、全方位、全过程引入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工作在全国拉开帷幕。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于提升国民思维、推动国家发展而言,其作用不可估量。而在这重大里程碑的背后,有一位不为人知的智者,他为推动我国批判性思维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亦是我校创新教育与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启动的五百万研究经费的捐赠者。他,就是我校知名校友、北京长安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屈向军先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午后,我有幸与研究中心创立的推动者,我校知名教授,启明学院副院长刘玉老师相见,她满怀激情地向我细细讲述了屈向军校友的故事,一段震撼人心的历史就这样在我眼前缓缓展开。

一、从天而降的五百万

刘玉老师是在2006年第一次听说“Critical thinking”的,而此时批判性思维在发达教育国家早已得到重要认可。何为“Critical thinking”?一个广为接受且比较简洁的定义是罗伯特·恩尼斯(Robert Ennis)所表述的:“批判性思维是合理的、反思的思维,其目的在于决定我们的信念和行动。”既然它可以帮助我们跳出个人局限与偏见,开放、灵活、公正、全面、深入、客观、理性的思考,辩证看待事物,审慎做出判断,那便应该成为我们探究世界、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刘玉老师由此产生极大兴趣,她兴奋地意识到,倘若把批判性思维引入到大学生的课堂教学中,那对我校的人才培养将极为有利。于是刘玉老师四处寻找对口的教师,最终于2008年请得旅居加拿大的董毓老师来校试讲,2009年启明学院Dian团队种子班正式开课,一路艰辛发展,至2011年终于在我校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批判性思维课程建设研讨会。而屈向军校友与“批判性思维”结缘,则是2016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六届教育研讨会上——这完全是件意料之外的事情。

毕业于我校经济学专业的屈向军校友,不仅是国内最早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的金融家之一,也是华科系投资人中业绩非常突出的成功人士,也鼎力支持创业红娘刘玉的公益事业。2016年8月,当刘玉老师作为批判性思维分指委秘书长赴京开会时,顺道以创业红娘身份拜访屈先生。不料屈先生得知刘玉老师要参加一个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会议时,竟非常感兴趣。他立即说道:“你们还有批判性思维的培训啊?那我愿意多出点培训费,想派两位投资经理去学习。”刘玉老师十分诧异,她问道:“你是一个离钱最近的金融家,你的投资经理也成天都跟钱打交道,而我们批判性思维是离钱最远的,你为什么会对批判性思维感兴趣呢?你们投资人跟这个好像没什么交集呀?”“怎么会没有交集呢?我们的投资经理其实最需要批判性思维,因为他对创业项目要能雾里看花,去伪存真。”屈先生认真地说道。

“雾里看花,去伪存真”,刘玉老师细细品味着这两个词,不由点了点头。是啊,批判性思维不仅仅局限于学术层面和教育层面,它也是人们观察世界的慧眼,是审视事件、解决问题的工具,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与其密切相关。恰巧首席教练董毓老师正计划写商务中的批判性思维,故而欣然答应屈先生的投资经理参训,刘玉老师也邀请屈校友参加年会开幕式。

屈先生参加教育界的批判性思维年会纯属巧合。谁会料到,一段传奇历史由此拉开帷幕。

刘玉老师清晰地记得,那日八月的太阳亮得耀眼。开幕式时她邀请屈先生参加合影,屈先生谦虚地连连摆手:“我不是这个行当的人呢”。讲到这里,刘玉老师笑了:“我当时就死拉着他,我说:‘你要留凭据到此一游嘛!’”于是屈先生低调的站到了人群后角。

图1 2016年8月19日,第6届全国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红圈处分别是屈向军先生和刘玉老师。

那日中午,屈先生没有留下就餐,刘玉老师便一路相送,就在那短短的前往停车位的路上,发生了一段历史性的对话。

屈:“你们下一步想做什么?”

刘:“我们想在全国推广批判性思维。但是呢,嗯······现在还是遇到很多困难。”

屈:“具体是什么困难呢?”

刘:“最大的困难就是缺钱,现在所有人都是义务奉献的志愿者。”

屈:“那你们需要多少钱?”此时,屈先生的司机已经将车缓缓开来。

刘玉老师略一思索:“总得要一百万吧。”

“一百万哪够啊!你们要做这么一件大事,一百万哪够!刘老师,你们仔细盘算一下,我愿意资助三百万。”说完,屈先生便上车离开了。

这突如其来的三百万,让刘玉老师大吃一惊,继而狂喜。屈先生的为人她很了解,绝不会开玩笑,言必信,行必果。她急忙赶回会场向董毓老师一行人等汇报,大家都非常高兴,于是商议在华中科技大学正式成立一个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中心需要主任,当刘玉老师向屈先生汇报候选人名单时,屈先生发现李培根院士竟赫然在列。他当即表态:“如果你们能请到根叔来做这个中心的主任,我再加200万!”——这便是五百万的由来。

刘玉老师一听兴奋不已,“我高兴坏了”。既然如此,那就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件事做成!于是刘玉老师到杨叔子院士家中当面详细汇报,并请教这个中心应该挂靠到哪个实体。杨叔子院士毫不犹豫地首选教科院,他认为教科院无论是做教育研究还是做师资培训都比较正宗的。如此,刘玉老师马上找到当时教科院的董晓林书记。董书记与她是老相识,听到这个消息也高兴得不得了——教科院在他任上还从没有接受过这么大数额的捐赠,也没有成立过这种研究中心。二人便一同去请李培根院士出山,一路颇为忐忑,着实担心李培根院士嫌庙太小不愿屈尊。未曾想李培根院士一听便欣然同意,他说:“这件工作很有意义。如果你们不嫌弃我外行,我愿意用实际行动支持你们!”就这样,筹建由屈向军校友赞助五百万的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便正式提上日程。

这是故事的序幕。


二、一波三折中艰难诞生的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

故事发生到这里,一切颇为顺利。谁都没有料到,诸多坎坷与挑战接踵而至;也没有料到,在赞助五百万之后,屈先生又为推动中心成立以及后续工作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迎面而来的第一个挑战,便是研究中心如何冠名的问题,对于要不要出现 “批判”二字几经波折。屈先生、李培根院士、刘玉老师、董毓老师等众多同仁都希望这个中心明确标有“批判性思维”,但学校出于大环境考虑,迟迟未能拍板。但其他诸如“创新教育”、“思维研究”、“审辨思维”等替代名称,亦不得大家认同。李培根院士表示,如果没有“批判性”三个字,那这主任不当也罢;学术委员会的专家们也表示,如果没有“批判”,那也不加盟。如此,这个事情便僵持了一年。

在这漫长的拉锯战中,刘玉老师几次打过退堂鼓。想到屈先生当初爽快答应研究中心不得以私人冠名,且五百万元一次打款到位,如今却陷于如此困境,刘玉老师很是沮丧。她对屈先生说:“我不干了,太难了!你干脆把钱收回去资助清华得了!”(当时清华管院也在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屈先生思考了整整两天,而后给刘玉老师发了很长一段语音。他说:“刘老师,我翻来覆去地想,钱,撤回去很容易,但是我心系母校,不愿支持他乡,还是希望把钱用于我们自己的学校。而且,咱们学校已经做了那么多超前性工作,后面再往下做,本就是顺理成章的,要是不延续就太可惜了。”他苦口婆心,再三开导刘玉老师:“刘老师您是推土机,是坦克,您有很强的执行力,可不能退啊!”并强调到:“刘老师,虽然你做创业红娘很有意义,做Dian团队也很有意义,但我认为做批判性思维的推广工作,其意义远超Dian团队和创业红娘!要深远得多!”刘玉老师感叹到:“屈总像是拿着枪顶到了我的后腰上,逼着我往前走啊!”

此外,屈先生还调动了诸多社会资源,并请校友企业家协会会长丁宏祥先生出面与校领导反复协调,最终商定名称为“创新教育与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

就这样,在屈向军校友的强力推动与李培根院士、刘玉老师及诸多同仁的坚决争取下,全国重点高校第一个“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于2017年7月正式成立了。

这是故事的前半部分。

图2 2017年10月29日,屈向军校友捐赠暨华中科技大学创新教育与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情景


三、多方合力推进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建设

虽然2017年7月研究中心历经坎坷终于得以成立,但直至2019年,进展都不够理想。屈先生的初心是希望在全校开课,帮助学生早日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受益终生。而此时中心尚未将教学工作真正落实,更多地停留在教师申报课题、写论文或出书上。看到批判性思维课程迟迟未能开设,屈先生非常着急,他极力督促母系经济学院的院长:“你们要带头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在得知经济学院已经开课之后,屈先生百忙之中悄悄亲临武汉“微服私访”,默默坐到了经济学院批判性思维的课堂上。在听完两节课后,他心情非常沉重。他郑重地向刘玉老师表示,虽然看到了主讲教师为上好此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但开课的数量和教师的热情如何持续保持,仍令人担忧。

那天,屈先生第一次放了狠话。他对刘玉老师说:“从2017年到如今2019年,我的钱到学校已经两年了。这么长的时间了,我希望我的资金能够真正用在课程建设上,让学生受益,而不是做一些空对空的研究。如果再不能落实,我就要撤走经费了。”刘玉老师一听,非常着急,赶紧向教科院领导及李培根院士汇报情况,大家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李院士分析到,如果这门课要在全校开设,那么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都需参与,方能解决该课的学分、教室、师资、以及课酬待遇等问题。如此,必须要开一个多部门都到场的工作协调会议,且需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级别的领导在场。当时马建辉书记主管本科教学,而他又恰巧当过多年的启明学院常务副院长。2009年启明学院种子班第一次开课,以及自2011 年起连续三年在我校召开的全国会议,马书记都是亲历者,他非常支持批判性思维课程在全校开课。当听闻屈先生已经捐赠了五百万元,马书记非常兴奋,他表示:“为一门课投资五百万这是什么概念?如果拿十年来做课程建设,一年五十万作为激励,这门课一定能建成精品,不可能做不好!”

于是,在屈先生“微服私访”并言语激将之后,2019年7月18日,李培根院士、马建辉书记,以及教务、人事、财务、以及校友办等部门负责人集聚教科院开会,研讨如何将屈先生的这笔钱用好,把研究中心的工作做实。马书记干脆利落,当场进行工作部署:第一,今年秋季或明年春季即可向全校学生开课,师资不够就多人分工合上。第二,所有青年教师必须接受批判性思维岗前培训,以早日扩充师资队伍。一个月后的8月27日,青年教师批判性思维岗前培训便真的落实了。

图3 2019年7月18日晚,李培根院士、马建辉书记召集教务、人事、财务、校友办以及教科院等部门负责人在教科院开协调会,专题讨论如何具体落实批判性思维教学。

因秋季课表早已全部排定,九月份全校开启批判性思维课程已来不及,于是大家商议花半年时间组建一支教师队伍,每人负责一单元,以“折子戏”的方式开设全校公选课。《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课程》共八讲,其中教科院承包了五讲,由教科院陈建文教授担任课题组组长,准备2020年春季正式开课。

万万没想到,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将原有安排打乱,学生迟迟未能开学,课程只能改为线上进行。对于网课效果如何,大家都提心吊胆。不曾想,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好。网络授课使得教师声音更为响亮,PPT更为清晰,师生线上互动亦活泼、热烈。线上开课效果竟不亚于线下,这让每位老师都非常惊喜。

对于接下来的课程建设,刘玉老师充满信心,她说:“如今我可以下结论,批判性思维在全校开公选课没有任何问题,未来学校会进一步解决师资问题,有望成为全校必修课!”毫无疑问,批判性思维课程最终落地,是与屈先生的积极督促推动密不可分的。


四、走进基础教育改革的批判性思维教育

麦当劳里,小朋友们在无忧无虑地嬉笑着,刘玉老师眼含笑意,将同样发生于2019年的屈先生的另一个故事娓娓道来。

2019年7月,华科附小成功召开第四届全国基础教育批判性思维教育研讨会,批量展示的批判性教学法示范课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而这项成果,同样得益于屈先生的强力推动。

其实,在刘玉老师的积极推动下,华科附小早在2014年就率先开设了批判性思维课程,安排全校教师接受批判性思维培训,将批判性思维引入每一门课,并编撰了小学版的批判性思维教材。这种小学阶段即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大胆尝试,在全国独此一家。尽管华科附小是先吃螃蟹的开路者,但始终非常低调,“养在深闺无人识”。当屈先生看到华科附小的批判性思维教材,得知基础教育也开始引入批判性思维时,便立即与中国人大《中国高考报告》编委会执行主编徐尚昆教授讲述华科附小案例,并于2018年底,亲自陪同《中国高考报告》编委会“九大山人”中的五位编委专程来汉,冒着凛冽寒风观摩了华科附小将批判性思维引入语文、数学和体育课的现场教学,大家一致认为华科附小这种全科全员式的批判性思维教育是非常好的典型,支持华科附小尽快承办全国基础教育批判性思维年会。

图4 2018年12月5日,屈向军先生陪同《中国高考报告》五位编委,冒着刺骨寒风现场观摩华科附小体育课如何引入批判性思维。

在屈先生的大力推动下,华中科技大学创新教育与批判性研究中心参与了《中国高考报告》蓝皮书的撰写工作,力求通过蓝皮书的呼吁,把批判性思维融入中国高考指挥棒。2019年1月,《中国高考报告》(2019年版)正式出版,其中“高考改革中的创新与批判性思维”一章就有我校研究中心陈建文教授执笔的文字。2019年7月,我校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全国基础教育批判性思维教育研讨会,学校党委书记邵新宇院士亲自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屈向军先生也亲自参会,并饱含深情地作了大会发言,对中国批判性思维教育充满期望。研讨会也特邀《中国高考报告蓝皮书》编委会执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的徐尚昆教授做了《高考综合改革中的创新与批判性思维》大会报告。

图5 2019年7月6日,人民大学徐尚昆副教授在第四届全国基础教育批判性思维教育研讨会作“高考综合改革中的创新与批判性思维”的大会发言

讲到这里,刘玉老师非常自豪。她说,当2019年1月拿到《中国高考报告》蓝皮书时,她还以为这只是一群有识之士的激情呼吁,距离高考试题改革还很遥远。万万没想到,2020年的高考竟然就全面引入批判性思维元素,教育部组织的高中语文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也强调需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引入——华科附小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建设竟然直接影响了中国高考指挥棒!展望未来,刘玉老师激情澎湃:“未来批判性思维教育必将全面引入到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中。这是一项改造国民思维,提升国民素质的伟大工程!”屈先生所言的“意义深远”,在此彰显了!

刘玉老师由衷感叹:“说句实在话,如果今年高考没有引入批判性思维,我至今还无法理解‘意义深远’。不就是咱们学校为学生多开了一门课,老师们多了一个教学法吗?”而当今年高考改革之后,她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屈先生所说的“意义深远”。批判性思维要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刘玉老师在讲述中多次感慨,万万没想到研究中心成立的最大作用,竟是直接影响了高考的指挥棒。从第一次听闻“Critical thinking”,到研究中心的艰难建立,再到全校批判性思维课程正式开课,直至高考纳入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开始引领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刘玉老师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见证人。

从2016年至今,屈向军校友始终全心全力、全方位推动我校批判性思维建设工程。他的高瞻远瞩、他那强大的魄力与执行力令刘玉老师深深折服,亦感动了无数人。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在访谈接近尾声时,刘玉老师动情地说道:

“没有屈向军校友的操心,我们走不到今天的高度。我深深地感谢他!屈校友的故事,何止是捐赠二字!我认为,他的历史地位,他的推动工作,那是丰功伟绩!一定要写!一定要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没有他,就没有我校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的成立,也没有落到实处的两大举措:面向全校开设批判性思维公选课,青年教师批判性思维岗前培训。对于中国教育引入批判性思维,他是最强力的推手之一,是一个有特殊贡献的人!屈校友的情怀,他的格局,他的高度,他的慷慨,他的推动力,真是太强太强了!把这一段历史记录下来,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啊!”


五、后记

那个午后,坐在麦当劳的窗边,听着刘玉老师的细细讲述,我几度哽咽,亦几度心潮澎湃,久久不能自已。初次感到泪至眼眶时,我还很是诧异,不懂自己为何如此。在后来的几个小时中我慢慢明白,我是被屈先生实实在在地感动到了、震撼到了。随着泪水汹涌而上的,是极大的震撼,极大的敬意与崇拜。而这种情绪,在我后来键入此文以及向别人讲述的过程中亦多次涌上心头,每每感慨万千。

屈先生本是世人眼中离钱最近的金融家、投资人,却成为推动中国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强有力的推手之一。君子成人之美,屈先生作为商界的投资者,在我校批判性思维建设上却完全不求回报,只因他看到了这项事业的深远意义,于是亲力亲为、全心全力的参与推动这项教育界的伟大变革。其目光之长远,其大格局、大智慧、大慈悲,其家国责任感之浓烈,实在令人震撼!

刘玉老师一再感叹屈先生居功至伟,赞扬屈先生为人多么低调谦逊。可是,我分明看到,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坚韧、务实,都是那么的伟大啊!一切源于2006年的那声“Critical thinking”,于是刘玉老师让批判性思维建设在中国萌芽。纵使她一再感慨如果没有屈先生,华科批判性思维教育发展不到如今的水平,可是,刘玉老师同样是其中的灵魂人物啊!倘若没有刘玉老师的引领,华科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就不会从零发端,从一个人的寻觅到整合全国的教育同仁;从小小的课程教学研讨会,到如今享誉全国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年会;从研究中心的艰难成立到全校公选课的成功推行;从华科到华科附小,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让大力发展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理念走进华科,又走出华科,直至影响全国高考改革,变成一件影响全国教育、提升国民思维的大事件!

屈向军先生、杨叔子院士、李培根院士、董毓老师、刘玉老师······这些伟大的开创者与推行者们,每一位都该被历史铭记。而一个个里程碑的建立,更是得益于一直以来为批判性思维事业建设发展默默付出的每一位工作者!是这些来自学界、教育界、政界、商界的先行者们筚路蓝缕,用强大的魄力、浓烈的社会责任感、真挚的教育情怀合力促成了这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务实而低调的伟大的先行者们,实乃我辈学习之楷模,应当被每一位教科院学子所深深铭记,更应用一生去追随!


稿件来源 | 刘玉教授口述,教科院2019级硕士生盛小桐记录并撰写,刘玉教授和陈建文教授修改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