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第一百一十一期

来源: 时间:2022-11-17 点击量:

1、《教育的情调》

作者:马克斯·范梅南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不是一本教育技巧指南,而是一段寻找教育情调的旅程。读者在这本书中能通过一个个教育小故事,看到真正的教育者应该有的样子——敏感而机智,知道什么对孩子合适、什么不合适,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关注孩子的独特之处,关注孩子的个体生活世界,懂得如何“看”孩子和“聆听”孩子。只有真正的教育者,才能读懂孩子的内心,把准教育的基调,让教育和成长变得更加美好而充盈。

2、《教育思想的花园:教育基本理论前沿讲座

作者:檀传宝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前沿”博士生专业课程系列讲座集锦,檀传宝教授担任主编,作者多为当代教育名家,亦有中青年教育学者,具体包括巴登尼玛、班建武、陈桂生、陈洪捷、丁邦平、丁道勇、杜亮、冯建生、黄向阳、金生鈜、康永久、刘铁芳、刘云杉、石中英、檀传宝、王曦影、项贤明、肖甦、于述胜、余清臣、郑新蓉、周作宇。全书共22篇文章,分为“教育学与教育的元研究”、“教育的现实问题与时代课题”、“教育学的历史、文化与比较思维”三部分,集中呈现了当代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核心和前沿问题,既具有教育理论的深度,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精彩纷呈,可谓名副其实的“教育思想的花园”。

3《做温暖的教育》

作者:陶妙如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教育不是急功近利的事业,而教育的对象大多却有些急功近利。怎样才能将这一矛盾智慧地化解呢?经过长久地思考、反复地感受,作者认为,教育智慧应该温柔、平和且能持久,于是作者感觉“温柔”这个词比较合适。自己温柔、别人感到温柔,这才是教育。

4、《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作者:刘儒德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教师是针对人类心灵的工作教师需要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本书正是秉持这一目标,对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学现象进行详细解析并提供切实有效的应对和辅导策略,为教师铺设了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桥梁。文中教育故事鲜活生动,心理效应切实可感,值得教师们细细研读。

5、《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内容简介: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读者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来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6、《童年的秘密》

作者:玛丽亚·蒙台梭利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内容简介: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在书中,蒙台梭利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开儿童成长奥秘的革命性观念。它让世人了解到,儿童具有丰富的潜能,但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应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而有些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成年人的忽视和压抑。因此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应是理解、尊重儿童,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儿童实现自身的潜能提供所需的帮助。

7、《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全球通史》开启了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史观囊括各个文明而写的世界史的先河。本书分八个部分,四十四个章节,主要讲述了世界历史的进化,世界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作者着眼于全球,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会、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欧亚大陆的原始文明、欧亚以外的世界、地区分割后的世界、西方崛起时的世界、西方占据优势时期的世界、1914年以来的现代世界等八大部分。上下册以1500年为界上册的主题是1500年以前,诸文明各自发展、间或碰撞的历史;下册的主题是1500年以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历史。

8、《中国节气:时间编织的二十四道锦笺》

作者:肖复兴

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二十四节气,让一年有了分明的四季让人生有了二十四番花信让一草一木有了和我们相互认知和彼此相通的感情。二十四节气,是时间编织起来的锦笺有了它们,我们庸常琐碎的日子,便有了独具的中国滋味和气息。二十四节气,中国古老文明的时间智慧”,是漫长农耕时代的田园牧歌。肖复兴的清朗文笔,赋予岁时节序浓郁的文学色彩。民俗乡情,涉笔成趣,盎然了时光。林帝浣的淡彩浓墨,描绘山川花鸟灵动的物我情长。寥寥水墨,灵动跳脱,惊艳了岁月。南腔北调,一笔一画,从天地万物的细节里,记录了光阴的故事这本文艺清新的节气书,让每一个朴素的日子,都颇具中国滋味和诗意。

9、《社会契约论》

作者:·雅克·卢梭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卢梭的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它探讨的是政治权利的原理,它的主旨是为人民民主主权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本书分为四卷:第一卷论述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契约,第二卷阐述主权及其权利,第三卷阐述政府及其运作形式,第四卷讨论几种社会组织。书中所提倡的民主理论很快风靡世界,不仅引发了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亦为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奠定了理论基础。本书第一次提出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思想,后者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

10、《中国教育简史》

作者:孙培青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以往常见的中国教育史教材与著作,其编写体例近乎中国传统编年体史书。本书出于激发读者质疑问难的研究兴趣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创新能力的目的,考虑改变编写思路,尝试一种从教育问题出发、以专题研究为形式的教育史编写方式。全书共展开论述9个专题,即宗旨、行政、学制、学校、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育德。这些专题大致反映学校工作的基本过程与主要方面,也体现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范畴。在每一专题之下,进而展开这一专题所表达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无到有、由古至今、因时而变的历程。

11.《教育的意义》

作者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新汉译世界高等教育名著丛书》是集中反映全球知名学者探讨高等教育思想及实践的大型丛书。辑收录了美国十二位著名大学校长的主要教育著作,是对美国历史上大学校长著作的系统译介。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学术中心从欧洲向美国转移的萌发时期。在这个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的转变,完成了以学术职业化为核心的“学术革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高等教育制度,从而开创了“美国教育史的新纪元”。在这个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过程中,集中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大学校长,他们开创了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独一无二的“巨人校长时代”。丛书辑集中展示了诸位校长对高校建设与规划方面的思考,内容涉及选课制度、学业排名、课程设置、本科教育、学者职责、教育目标以及大学使命等经典议题。以大学校长为代表的美国教育学者敏锐地把握住了当时的大众需求和教育趋势,于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大潮中冷静探索学术自由的边界、博雅教育的承继、职业教育的功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思考虽然带有当时的社会局限,但其背后所蕴藏的社会意识、问题意识对当下的中国教育改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同时,读者也能借此从教育的角度一窥当时美国复杂的社会现状和涌动的学术思潮

12.教育中的道德哲学》

作者:Robin Barrow

出版社: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教育中的道德哲学》解答了一个经常困扰师生的问题:如何将抽象的哲学理论与课堂实践相结合,从而充分发挥哲学对实践活动特别是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作者批判性地思考了时下流行的一些教育哲学观点,并就哲学是否该作为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及是否该将“教育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新分支展开了讨论。该书强调相对主义并不见得比主义更有说服力,因而倡导采取改良的功利主义立场。作者还在本书的后部分就如何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做了演示。

13.深度学习》

作者:钟启泉类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体例结构——引言/拥抱“哥白尼式的变革”。1/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2/深度学习的概念。3/认知发展与深度学习。4/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5/深度学习:超越传统教学的局限。6/深度学习:对话指导与反思指导。7/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课外作业。8/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教育评价。9/深度学习与学习责任转移模型。10/深度学习与教师成长。共计十章。另设附录/从“基础学力”到“核心素养”:日本的案例。结语/走向“深度学习”。主要观点——1.唯有当“知识”被置于具体的境脉之中才赋有意义,这种被链接起来的“知识”才能臻于深度理解。因此,不是单纯地积累学科的知识,而是要求重建因应境脉的“知识”——这就是“深度学习”的根本出发点。2.“深度学习”不是特定的教学方法,而是指学习者能动地参与“主体性”、“对话性”、“协同性”学习活动的总称。“深度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层出不穷,为“课堂转型”带来连绵不绝的动力源。3.关键词——深度学习;学习共同体;学习主人公。

14.个性化教育评价:设计与实施》

作者: 王俊山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内容简介:

书稿先后立项为静安区重点课题和上海市教育科研一般课题,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个性化教育评价的现实审视、个性化教育评价探索的过程概览、个性化教育评价的总体设计、个性化教育评价的整体实施、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评估、教师的个性化教育素养评估、学校的个性化教育管理评估、区域的个性化教育保障评估、个性化教育评价的反思展望。 基于静安区教育改革,书稿收录了许多与教育个性化评价有关的学校精彩案例,又通过个案访谈、全区调查、客观性资料等,使得书稿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都有较高的价值,是教育个性化评价方面的重点成果之一。

15.社会认知:从大脑到文化》

作者:[]苏珊·菲斯克,[]谢利·泰勒类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内容简介:

我们如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如何产生、维持和调整对他人的态度?如何对事件进行因果解释?如何被他人影响或影响他人?这些认知过程又如何受动机、情感和情境的影响?这些问题不仅从科学探究的意义上非常有趣,更重要的是对这些问题的日常理解本身就是我们社会交往过程的构成性部分。自20世纪50年代“认知革命”以来,科学家对人类心智“黑箱”的理解已有了很大进展。结合脑科学和文化研究的*证据,本书试图系统地解析人们如何加工*重要的认知对象——自我、他人以及社会情境。认知视角的优势在于它不满足于对现象的描述,它还试图发现“何以如此”的机制。本书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誉为社会认知领域的经典著作,是想了解这一领域的学生和科学研究者必不可少的专业向导。两位作者苏珊·菲斯克和谢利·泰勒是当代*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

16.《教学的自识与反思》

作者:徐继存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从教师主体的维度探讨了教学现实运作的基本问题,阐明了教学理解的价值立场,论证了教学的价值自觉之于教学改革的意义,揭示了教学生活的精神内涵,提出了教学实践改进的思路和建议。本书分为教学的基本理解、教学的现实运行、教学生活的追求、教学制度的建设等四大部分,是作者在批判地吸收既有教学论研究成果基础上的独立思考,也是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的系统总结。

17.《美国的学院与美国公众》

作者: 格兰维尔· 斯坦利· 霍尔 著 , 乔治· 埃弗雷特· 帕特里奇 主编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为美国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霍尔的学生、同事帕特里奇对霍尔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所做的收录汇编。较之霍尔的其他著作,本书对霍尔论著中的主要论点进行了追溯整理与系统提炼,将霍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进行了更富逻辑性的梳理,并注重体现霍尔教育心理学思想中哲学与教育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梳理霍尔教育心理学理论主要线索的同时,还探察其哲学观是如何应用在教育问题之中的。正文分四个部分:部分探讨教育理论的哲学、生物学及心理学基础;第二部分阐释教育的一般原则及其在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智力训练等领域的应用;第三部分具体讨论教育的一般原则在学校教育系统各层级与具体教育问题中的应用;第四部分则对宗教教育、女性教育及种族教育等特殊问题进行论述。书末还附有霍尔的两篇论文,以反映其对大学管理问题的思考以及对大学中的儿童研究问题的洞察与展望。

18.《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威廉·雷尼·哈珀 著 高玲 译

 版 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芝加哥大学首任校长兼布拉德利大学首任校长威廉·雷尼·哈珀的演讲集。书中涉及的内容广泛,既探讨了美国东、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也对学校的管理、小型学院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可以说,这本书是对美国20世纪初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的前沿性思考。


19.《美国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作者:王晨,张斌贤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美国教育的传统与变革》通过对美国教育思想观念的变迁与影响,美国政治和社会框架发展及其与教育的联系,美国教育机构发展的典型案例,美国典型教育人物的思言行经历,以及美国教育学科和学术的发展历程等主题,对美国教育在近四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传统和面临社会变化时所激发的变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美国教育发展的内在机制,探索美国教育制度和机构不断进步的历史规律,以更好地理解和建设中国的教育事业

20.《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十年回顾和展望》

 :王燕春 等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市中小学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大型实证研究的成果。本研究历经十余年,调研近20万名学生,从学业成绩、均衡公平性和相关因素等方面挖掘数据,构建多层面复杂因素分析模型,纵向分析各学科教学质量发展趋势及现状,确立基于标准和教育培养目标的教学质量评价观,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以及对未来教育教学质量的展望。


上一篇:第一百一十二期
下一篇:第一百一十期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1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